振興宮歷史

    因為太和人務農,所以早期家家戶戶都會拜土地公,但是都只有在家裡立神像祭拜,有一次土地公附身在一位乩童身上,指示村民建廟,才在現今振興宮下方建立土地公廟,可是第一座土地公廟只是由三面大石版加屋頂所建成的簡陋小廟,過不久後,因為道路要拓寬,而第一座土地公廟擋到拓寬的路,所以當地居民又請一位地理師尋找一個適合建地的廟,大概在現今振興宮的上方建立第二座廟,當時是由杉木所建成,但是第二座廟經過一段時日後開始漏雨,經土地公指示後才又再建一座土地公廟,也就是現在的振興宮的位置,而因為道路修建原因,振興宮又開始了第四次的遷移,這次遷移到「公田」,可是廟地遷移到公田後,村民生活過的並不安穩,且有村民發現振興宮第三次遷移的廟地晚上都會有燈火飛來飛去,後來請了一位風水師來幫忙看廟地,風水師看了之後立刻寫下「半天飛壁,壁中飛燈火」,且當時土地公也托夢要回到原來的廟地,也因此在民國87年開始動工興建新廟,在民國90114日入廟,也就是現在大家所看到振興宮的樣貌。

振興宮在每年農曆的11日〈過年〉、22日〈土地公生日〉、715日〈中元普渡〉都會舉行規模較大的拜拜,所以想看熱鬧的朋友可以這時候過來,不會讓你失望喔!

            
圖為振興宮,具有巍峨莊嚴的建築,同時也保護著太和村民。 圖為振興宮遠景,振興宮剛好座落在厓壁之上,正符合了「半天飛壁」的詩籤。 圖為振興宮的廟誌,說明了振興宮的建廟由來。
圖為振興宮第一次廟地,不過因為路途已被野草掩沒,無法上去,遠遠看去,雲霧飄渺,更增添其神秘感。 圖為振興宮第二次廟地,此地位在公田,現在已經有建造房子。 圖為振興宮第四次廟地,此地也是在公田,目前此地還保留拆除後的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