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公園步道][不動明王寺與其石窟][北投溫泉博物館][立農公園][地熱谷][軍艦岩][復興公園][貴子坑][龍鳳谷][關渡]

不動明王寺與其石窟20050503_12.jpg

        不動明王寺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範圍內,也就是北投區幽雅路杏林巷內,一般所稱的鐘鼓峒山一帶,該山亦稱不動山,日治時期稱為天星山。該地區羅列了三十多座大大小小的寺、廟、庵、堂等,充滿了宗教色彩。相傳在昭和時期該地一處有瀑布(即現稱的「不動瀑布」)的所在,有一條巨蟒盤據,經常吞噬人畜,且出沒無常所以一直無法除去,於是當時日人回到日本接引不動明王一尊在此供奉,並開鑿石窟及搭建拜庭,從此巨蟒為不動明王所鎮伏,不再危害生靈。

         該寺簡單樸素,首先是寺本體,即石窟洞部份。不動明王寺是該地區唯一的石窟寺廟,供奉不動明王也是唯一的。石窟的特色是面積小(高度與深度均約一公尺半,寬度約一公尺)且無裝飾(石窟為一石壁向內鑿入之半圓拱門式窟,僅在內壁施以洗石子。三尊不動明王分置於向內漸高的三級階上。再來是拜庭,拜庭的頂棚是木造的歇山頂式,是日治時期即有的建築,頂上敷有石綿板,在簡樸中另有一番淨雅與親切的味道。第三則是汲水棚,是簡單的四垂脊斜頂,其餘建築式樣與拜庭類似,從日治時期照片觀之,亦是日治時期即有的建築。而最後是汲水槽,是一座開口較底邊大的長方形石材製品,底座由另一塊長方形厚石板墊櫬,山泉常年以水管導入水槽。水槽上面刻著陰刻的楷書,以柳體的結構書寫發起人「杉山恆次郎」;世話人:小川銀藏、金重傳一、杉山久子---等四人名字,另一邊則刻「奉納」兩字。

石燈座:洞窟門口有兩座,高約二公尺,右側有半月型鏤空,左邊的一座則是日型鏤空,均以不規則石塊雕鑿組成,頗有自然的古拙。這對石燈應是襲自日本神社入口的設施而來,亦是日治時期日式寺院的特色。

護法神碑:共有兩座,一座是「大蛇明神」碑,另一座是「青龍明神」碑,分立在「不動瀑布」的兩旁。在本土的文化中,為某神或某仙所鎮伏的奇靈異獸,並不會被誅殺,反而是會轉化為神仙之座騎或擔任護法常伴左右,不動明王所收服的巨蟒,亦是如此。據該地信徒稱:不動明王寺旁的「大蛇明神」碑中的「大蛇明神」,就是上述相傳中為不動明王所收服的巨蟒,擔任護法後的尊稱,該碑建於昭和十四年(1939年)。而另一種傳說則是當時山中有兩條巨蟒,一條是白色的;另一條則是青色的。白巨蟒轉成護法後稱「大蛇明神」,青色的巨蟒則轉任「青龍明神」,該碑正面陰刻金字「南無妙法蓮華經青龍明神」,由此推斷應是日人妙法蓮華宗一派的信徒,建造供奉的。該碑建於昭和八年五月吉日(1933年,刻記於該碑左面),早「大蛇明神」碑六年。該碑所刻字體是變體的行書,字形誇張的轉折及拉得過長的筆劃,近似畫符手法,頗有趣味。

日式石碑短柱:共有兩座樣式相同的日式具有頂蓋的石碑,右邊刻有「靜岡縣盤田郡中泉町堀志能」字體古樸可愛,充滿東洋風格。左邊則刻有「昭和拾五年五月建止」。

        不動明王寺拜庭內共有三塊橫匾,最有特色的是一塊以黑底金字刻寫藏文的匾,其內容音譯是:「嗡沾乍嘛羅卡納哞瀰噶耶巴」是菩薩的真言。這座很有特色的日式寺廟,富有濃濃的日式色彩,值得您來參觀!

本頁圖片來源: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25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