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閩地區的漢民族,除了金門、馬祖外,多數是近幾百年來從大陸陸續來台開墾、定居,很多習俗深受中原文化影響,喪葬習俗亦不例外。墳墓是從漢代堆土為墳開始,才逐漸有了建築及設施,如建祠堂、立碑、石刻等。

台灣的墳墓建築大約在民國60年代定型,平面上大致可以分為葫蘆形、橢圓形及長方形三種。從立體來看,台灣南部多為土饅頭型,前方立石碑。北部則多半用石頭或磚建成椅背形〈靠山〉。

墓地建築受葬法的影響,一般土葬為棺柩上緣與供桌等高,另有吞、吐、浮、沉等不同葬法,且火化土葬及二次葬亦不相同。常見墓地建築形式包括有墓龜〈墓丘、墓塚〉、墓案、墓碑、墓肩〈墓耳〉、墓桌〈供桌〉、曲手〈墓手〉、

墓埕、后土〈土地公、福神〉、金爐等,有錢人的墓還有墓案外環。墓丘最早以土封之,近代演變成封土後植草,或者直接用三合土封住。另外,墓案也有改變,最早的墓案是鞏固外圍之用,後來漸漸抬高成為靠山,再演變成前靠與後靠。

在八里發現的墳墓也有建築及工法的不同。如清朝乾隆到道光年間的墓碑是三片石片組成墓碑及墓肩,墓肩上有花草、螭虎的石雕;咸豐、同治年間則將墓肩的圖案省去;光緒至近代,則為一體成型,同時在墓碑上有上金漆或紅漆,樣式也更為花俏。早期多是用石頭堆砌,日治時代出現了紅磚材料,洗石子。民國80年代後期,墓地受到習俗、環境及經濟的影響,形式上的變化更大,如外型上增加了貼瓷磚、貼磁板、泥塑彩繪,甚至用到剪黏,題字不再依照『生老病死苦』等等。

早期八里的墓多是採用觀音山石,抬高的墓案有靠山的形式及意涵。

近代的墓已逐漸傾向家族墓厝,墓厝又稱為半陽宅,在造型上有更多的變化,也更加華麗。同時讓墓葬從平面走入立體,至於是敬祖、彰顯家世或是適應環境,是一項值得探討的心理問題。

     

萬善同是祭拜無主孤魂的墓,常見的形式是墓厝。

長方形浮葬的墓是適應地形加上時代潮流的一種演變。

日治時期的墓,是用洗石子的工法建築。

 

方形浮葬的家族墓厝,打破傳統,也看出人類適應環境的智慧。

 

墓的設計以圓形為主是為了排水,讓屍體可以順利腐化。

 

這是典型同安墓的做法,墓肩部分有鞏固墓碑及擋土排水的作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