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計劃要素

*研究計劃要素*

從事網界博覽會專題研究計劃如何有助學校教學和課程需求 ?

討論中∼∼
討論中

  過去的學校教育是閉門造車。由於資訊科技發達,現今學校教育是多元化、國際化。

  我們這群七年級生,不盲目的追求流行,嘗試走入傳統,重新認識我們的文化。現今社會,傳統的中國技藝已漸漸失傳、甚至消失,如何傳承中國傳統藝術之美是我們此次專題研究的最大課題。

  我們身處於資訊膨脹的時代,E化儼然已成為一種趨勢。如何使用科技技術來呈現中國傳統藝術,讓傳統的原始氣息在文明科技社會中綻放出更耀眼的光芒。製作專題研究的過程,學習課程協助方面著實發揮小功用,但並沒有一門課程是可以讓我們從摸索中獲得學習經驗的,自動自發的學習,是未來教育的重點。

  傳統文化的傳承,是每個人都可以的,我們利用了網路的無遠弗屆和資訊科技,讓大家知道傳統文化並不是這麼遙不可及,例如傳統的磚雕文化,早期是常見的家中裝飾品、祈福的象徵,現在,我們也可以做到,即便是簡單的線條、簡短的文字,都足以讓傳統文化,再度綻放光芒。

 

你們使用那些資訊科技來完成你們網界博覽會專題研究計劃 ?

 
資訊科技

 

工具清單 用途
手機 聯絡人員、聯繫相關單位
錄音筆 輕巧方便提供本次收錄對話用
掃描器 負責掃描各式書面圖片資料
燒錄機 整理資料及資料備份
數位相機 捕捉每一秒的的精采畫面
單眼相機 代替數位相機不足之處
桌上型電腦 打相關資料、做網頁
數位攝影機 採訪時用來攝影的工具
行動隨身碟 互相方便傳遞攜帶資料檔案
   
軟體清單 用途
PhotoImpact、Illusrator 畫icon、人物及製作網頁需要的圖案
Photoshop、 PhotoEditor 修改圖片、相片讓其更美觀
Microsoft Word、記事本 記錄、編寫網頁內容、設計構架
Microsoft Flash 製作動畫
Dreamweaver、FrontPage 製作網頁的軟體
Ulead Gif Animator 修改及製作GIF圖片檔
Internet Explore 上網搜尋資料的瀏覽器
ACDSee 5.0 觀看拍攝的相片
Goldwave、Cool2000 音源剪接軟體
會聲會影、友立拍拍燒 修改、剪接影片
  
  
  上述的工具,是促進我們做好網頁的得力幫手。很多軟體我們都是第一次接觸,製作的過程中,我們藉由這些軟、硬體摸索他們的強大功能,讓我們學到許多資訊新知,也學會了不同軟體的整合技巧。  
 

 

我們學到了些什麼技巧?我們實習過那些團隊合作理念?

 「中國有句話說:「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一個完美的專題網頁作品必須靠每個成員發揮個人專長並能協調、溝通,才能展現最好的成果。

文書組:
  負責從各處網羅需要的資料,例如網站資料、圖書館書籍及陳老師提供的資料及不定期的採訪……等,詢問資料的正確性以及豐富性,最後進行的工作則是資料整合。如何將搜集的資料以客觀的角度彙整成為一篇充實完整的文章,字詞的撰寫及用法,是文書組重要的任務。

活動組:
  出勤是他們的代名詞,大大小小的活動經由 E_mail 發出通告,活動組同學就得出動進行採訪,如社區人員、展區承辦人、參與活動、頒獎活動、舉辦活動……等。活動組除了紀錄採訪內容及攝影存證,並進行採訪資料的初步撰寫,以利文書組的後續工作。

美工組:
  負責製作網頁版型、選單、色系、風格,這一項是呈現網頁的重點。經過無次討論、參閱國內、外網站以及參考網頁編輯相關美編書籍,決定出我們的網頁風格。網頁整體架構規劃完工後,開始繪製選單1製作隊員的Q版畫像、動畫設計相關物件的繪製及照片的處理、合成。

網頁組:
  負責網站架構規劃、編撰網頁語法、網頁編輯、網頁特效及動畫設計……等。不同主題的網頁呈現方式,必須由所有成員和老師進行開會討論。此外,處理借閱的影片及自行拍攝的影片、音訊剪接編輯也是網頁組的工作。

  整個專題網頁製作過程,我們深深體會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指導老師及隊長負責策劃進度、規劃架構協助各小組解決問題,資料的彙整是否偏離主題、文辭的修改、風格的設計、技術相關問題答覆……等也是極需關切的問題。分工是成功的基礎,唯有「團結一致」做起研究來就能事半功倍,這樣的處事態度,是我們成功的先決條件。

分工有效率
分工有效率
楊沛霖製作網頁!!
楊沛霖製作網頁
集體討論!!
集體討論

 

如何扮演「大使」的角色?

 
  「大使」這名字,對我們來說,負擔好像大了些,不如說我們是小小研究員,似乎比較貼切。

  這次的專題研究,花了將近半年的時間,不論刮風下雨,我們像是研究室裡的研究員,時時刻刻觀察一切動靜,深怕我們遺漏了什麼!很慶幸的,採訪中常得到一些意外資訊,良好的記錄習慣,讓我們沒有錯失任何機會。我們會在採訪前彼此以電話或 E_mail 受訪人聯絡,事前的約定讓我們節省了許多做白工的時間。

  採訪會先條列出問題並做演練,我們採訪的主題大多是藝術推廣相關問題,許多採訪對象都對我們產生了諸多疑問,直到說明網頁製作的流程及計畫後,才得以順利進行採訪。群眾得知我們正為中國傳統藝術文化而努力並將我們的故鄉推展到國際舞台,也都會為我們加油與打氣。有了大眾的支持與打氣,促使我們更加確定目標、大步邁進。

辛苦的大家!!
辛苦的大家

 

對我們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與衝擊?

 
  陳逢顯老師身為「下城里」社區的一份子,二十五年來鑽研著毫芒雕刻,這項技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學成,並且需要美學為底,想要傳承這項傳統的中國技藝並不是件易事。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接觸到磚文化,發覺這項藝術文化可以普及化,不需艱深的美學基礎,激發陳老師想要將台灣400年的磚文化傳承下去。
  從推廣磚文化開始,陳老師就扮演著為服務地方社群的角色,例如:開設暑期磚雕學習班、辦理百人磚雕、千人磚雕以及萬人磚雕……等活動,都是陳老師向地方行政機構爭取經費補助,這一切都只是為了傳承文化。

  在製作專題研究中,我們看到陳老師為地方文化傳承所做的一切,讓我們更懂得珍惜中國傳統文化之美,也對毫芒雕刻和磚雕文化有更深層的了解。其實,每個人都可以為文化傳承盡一份心力,讓我們為陳老師加油;也為「毫芒雕刻」及「磚雕」文化加油!
老師展現作品
老師展現作品

 

尊重智慧財產權與引用說明

 
  這次的專題製作過程中,我們除了參考網路資料外,大部分資料皆由陳逢顯老師與地方民眾提供,實地採訪也是主要資料來源。陳逢顯老師所提供的照片及詩詞,也是經過陳老師的同意。網頁內容會強調資料僅供參考,如需引用請與原著作者聯繫。製作網頁時,我們就留意到所有彙整的資料是否涉及版權問題,即便是採訪時,也都會鄭重問一下採訪對象,是否同意我們將資料刊登於網頁上。智慧財產權是創作里努力的結晶,自然不可擅自取用。

 

發現、教訓和驚奇

 
以驚嘆之聲拉開序幕:  

  「哇!好小喔!」、「真不可思議!」的驚嘆聲充滿整個「陳逢顯毫芒雕刻博物館」,陳老師致力毫芒雕刻二十五年的成果不容小覷,一聲聲的驚嘆及滿懷的好奇,讓我們一頭栽進「磚牛角尖 ─ 手藝人陳逢顯」的專題式網頁製作。

毫芒雕刻的神奇!!
毫芒雕刻的神奇
以堅持之念持續推動:  

  中國傳統藝術文化已漸漸失傳,對於初次接觸這項技藝的我們,真有遺珠之憾,悔恨之餘,以堅持至終的態度表明我們對文化傳承的心意。無形中,我們也和陳逢顯老師從事毫芒雕「滴水穿石」的信念不謀而合。

  藉由此專題網頁的完成,並透過網際網路的力量,將中國傳統文化再度呈現出來,讓更多的台灣人對這些文化能有更深層的認知,並能共同關懷、傳承中國傳統文化。藉由網際網路的無遠弗屆,期許我們能將傳統「毫芒雕刻」及「磚雕」文化的光采,散播到世界的每個角落。

努力學習中∼∼
努力學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