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 製作小組 專題報告
 
古蹟解說 導覽指導 回主畫面
  賞林園是不是常常被一些專有名詞所困擾呢?這裡提供一個打開古建築門道的鑰匙,對林本源園邸有興趣的古建築愛好者,提供一些基本知識,使大家在欣賞時,更容易登堂入室,讓我們一起走進台灣古建築豐富的堂奧吧!
【林本源園邸常見名詞】

【書屋】園林中供讀書及藏書的地方。
【樓】園林中多層式主體建築,底層為較厚重的磚石所建造。
【閣】園林中多層式主體建築,底層多為木結構,四周設有迴廊,並安裝隔扇門窗。
【水榭】園林中蓋於水池中或緊靠水池的建築,稱為水榭。可以觀賞倒影,也可以在夜間欣賞水中的月亮。
【簃】樓閣邊的小屋叫簃,在園林中,剛好與主景的樓閣有主從對比的效果,香玉簃就是賞花小屋。
【亭】有頂無牆的小型建築物叫亭,為了讓人休息及觀景之用,有各種形狀的變化。
【迴廊】又叫遊廊,園林中具有視覺引導作用的有頂通道,藉由其上下及左右轉折,可以讓遊園者觀賞園中不同的景致。
【隱居橋】就是拱橋,在台灣也叫做隱龜橋,「隱龜」是閩南語駝背的意思,方鑑齋旁的水池邊可以見到。
【假山】配置於園林中,以石塊疊砌或灰泥塑造的山景,這是中國傳統園林將自然融入的表現。
【花椅】又叫花台,放置於園林建築前,形狀就像石椅的高低花架,有的本身具有精緻的雕刻。
【漏窗】又叫花窗,牆上雕琢花格子的窗,有通風與遮掩的作用,多用於庭園,林家花園中有蝴蝶形等多種圖形的漏窗。
【花牆】就是雲牆,園林中高低錯落,及配以各種圖案漏窗的隔牆,除了具有分隔空間的作用,本身也是園林景觀的點綴。
【聖旨碑】牌坊中央的石坊上刻有「聖旨」二字的石板,意即立坊是需要由地方官之推薦,並經過北京中央禮部奏報皇帝之核准才可建立的。
【理水】特指園林中水景的處理手法,常見的手法有集中與分散兩種形式,集中者水面開闊,給人一種疏朗感,同時可以有遊船的活動,榕蔭大池就是如此。

【以下部份則是參考】《傳統建築基本名詞》

洪希賢 三重埔文史學會

臺基部份:

  • 石磉:柱子下方型石。
  • 柱珠:即柱礎。
  • 地牛:牆體下方石條,有對稱雙腿。
  • 櫃檯腳:牆腳下方之櫃型石座,作用與地牛同。
  • 門枕石:置於門框下前方,又稱乞丐椅。
  • 石鼓:置於中門門柱前亦稱抱鼓石。
  • 門檻:門下方之石條。
  • 門楣:門上方之石條。

屋身部份:

  • 石堵(垛):牆上之石塊,分為頂堵、身堵、腰堵、裙堵、櫃檯腳(地牛)五部份。
  • 石牽:牆上腰部之橫砌石條。
  • 水車堵:屋檐下方或牆垛上方,水平凸出之橫帶。
  • 墀頭:廊牆頂端之線腳及裝飾品。
  • 四點金柱:正殿中央主要之四根柱子。
  • 付(副)點柱:四點金柱前後之柱子。
  • 撻腳:八角型石窗四偶之三角形石垛。
  • 山牆:建築物之側牆。
  • 檐廊(步口):屋身外有屋頂之廊道部份。
  • 門印:門楣上凸出之兩個雕刻物。
  • 刀掛籤:門楣上門印裡面之部位。

屋架部份:

  • 通樑:前後點金柱之間的樑(前後方向)。
  • 壽樑:左右金柱之間的樑(左右方向)。
  • 桁木:屋頂下的樑。
  • 脊(脊檁)(楹仔):中央最上方之桁木。
  • 雞舌:最上層斗拱與脊桁相接之間的長型構件。
  • 瓜柱(童柱):在通樑上頂住屋頂之短柱子。
  • 瓜筒:將瓜柱彫成瓜狀。
  • 獅座:樑上之獅子。
  • 員光:通樑下之雕花板。
  • 雀替:位於樑柱交點亦稱(托木)(插角)(綽幕)。
  •   吊桶(垂花):懸在樑下之柱子。
  • 斗拱:柱頭或樑上由方型木與肘型木組合之構造。
  • 藻井(結網):室內屋頂下的斗拱組合。
  • 彎枋:門楣上方呈彎曲型的枋木。

屋頂部分:

  • 四垂頂:四面均有屋頂的形式。
  • 西施脊:主脊上再加一層屋脊。
  • 燕尾脊:正脊兩端作成燕尾式之屋脊。
  • 垂脊(規帶):屋坡兩側下垂之屋脊。
  • 馬背(鵝頭):正脊與垂脊交接凸起之處。
  • 牌頭:垂脊下方之假山。
  • 鳥踏:山牆外磚砌凸出之水平線條。
  • 檐板:屋檐下之扁長型木板。

  面在林本源園邸中可以見到的其他古蹟名詞整理自
   《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李乾朗,遠流, 2003

  • 開間【面闊】
    傳統建築平面的基本單位,指四根柱子所圍成的矩型空間,通常以開間數來形容建築物的正面寬度。
  • 落【進】
    臺灣稱合院式布局縱深方向與正身平行的橫列房屋為「落」,如三落大厝。
  • 半月池   【門口塘   風水塘】
    屋前之半月形水池,具有消暑、防禦、防火的實用功能。
  • 護龍   【橫屋 護室 護厝 室仔 櫸頭 廂房 伸手 間仔】
    住宅中位於正身左右、與正身垂直之長條房屋,常常左右各一,互相對稱。
  • 過水廊   【騎馬廊 過水亭】
    指連繫正廳與護龍,或各護龍之間的廊道,有時像一座亭子,下可通水,上可遮雨。
  • 地坪 【鋪面】
    鋪以石條或磚的地面,通常庭院鋪石,室內鋪磚。磚石之下鋪一層沙 , 使地面平坦,且可防裂。
  • 牆壁
    台灣古建築物的牆常做上中下的分段,猶如人的頭身腳。
  • 門頭垛【門頭堵】
    門楣上方的橫垛,可題門額或掛匾,並常以花鳥題材或文字來裝飾。
  • 規壁【山牆 鵝頭 馬背 圓仔頭 歸壁 大規壁】
    建築物左右兩側上端像山形的牆壁,其形狀有金木水火土五行之象徵意義,近年被稱為馬背。
  • 鵝頭墬【脊墬】
    位於規壁山尖處的裝飾,多以螭虎銜磬牌及摺巾為題材。
  • 鳥踏
    在山牆外面以磚砌成凸出的水平線條。

  • 為直立支撐建築物之材。
  • 金柱
    一組棟架中,居於中央的一對柱子,是建築室內最主要的柱子。
  • 四點金柱
    指一座建築室內中央最主要的四根柱子。此為最主要之結構體 , 包括前金柱與後金柱各一對
  • 柱株
    指柱子下方露出於地面之礎石,是隔絕木柱與地面的接觸的構件。
  • 鼓珠
    鼓形的石柱珠。
  • 吊筒【垂花 花籃 吊籃 吊柱 垂蓮柱】
    一種不落地的柱子,兼有構造及裝飾之雙重作用。
  • 豎材
    為封閉吊筒外側的卯口。
  • 瓜柱
    在屋架結構中,騎在樑上只頂住屋頂,但不落地的短柱子。

  • 架在柱上的橫木,宋《營造法式》稱為「袱」。
  • 壽樑【牽樑】
    兩柱間之連通材,即橫枋。
  • 通樑【木載】
    連通四點金柱前後的樑材,從上而下有大通、二通、三通之分。
  • 束隨【花板 束巾】
    跟隨在束木下的雕花構材,其作用與束木相同,同時有填補樑架空隙之功能。  
  • 看隨【花板】
    在束隨之下的雕花材,可增加華麗之感,隨是緊附之意。
  • 員光 【圓光 圓光枋 通隨 通巾 木載垂
    在較短的樑下的長形木構件,可施雕,其功能為穩定樑柱,保持樑柱交角成 九十 度而不變形。
  • 雀替【插角
    為置於柱與樑交角處,用來強化節點、使之不變化的木塊,多為繁密之木雕,題材有鳥獸花草和魚。
  • 斗拱
    中國建築特有的木結構,以方型木塊的斗及長形木條的拱組成,多分布在柱頭及樑枋上。抖與栱合用時可以承受屋頂,並將重量傳至樑柱。
  • 門窗
    木門窗屬於小木作,相對於大木作而言,門窗的用料較細小,但其技法繁多。
  • 板門 [ 枋門 ]
    即整片的木板門,背後以數根橫木固定,叫門閂。因其製作堅固耐用,外門或側門多用。
  • 月門 [ 月洞門 ]
    圓型的門洞,常在圍牆或庭園上,象徵圓滿。
  • 門額
    指門楣上所懸掛的匾額,也有固定式做法,就是在門上牆頭以灰泥朔出佳句。
  • 門楣 [ 過路 八仙楣 ]
    門上方之橫條,可延長覆於左右窗之上。
  • 格扇
    又稱為隔扇、格門,中國江南則稱為長窗,是一種較為講究、精緻且具有分隔作用的門窗扇,其細部作法通常上下分為四段,首部為頂板,次為格心,中為腰板,下為裙版四部分,乃是將人體的意象放在形式之中。通常可視建築開間的大小,以四扇、六扇或八扇來做組合。格扇門是對內開的,遇有婚喪嫁娶大事時,可將之取下,使整個空間具有流暢性。
  • 屋頂
  • 屋頂在台灣古建築中是很重要的部份,除了遮日擋雨的功能,還兼具等級地位的標誌。
  • 西施脊
    是脊上加脊而成,脊肚加寬,因此可裝飾花鳥走獸人物等裝飾物,民間認為更美觀,故名西施。
  • 西施縫
    西施脊是由脊上加脊而成,在兩脊之間留數個小洞,可減低風壓及重量。
  • 燕尾【燕尾仔 翹脊 翹鵝】
    正脊兩方翹起有如弓,脊端成燕尾分岔狀裝飾,傳統上約定成俗認為廟宇、官署和舉人之官宅才能作翹脊燕尾。
  • 吐水【落水 散水口】
    屋簷做出鯉魚或首狀裝飾物,張口以排雨水,台基下也可見之,古代亦雅稱為散水,林家榕蔭大池也有蛙形及龍首形吐水口。
  • 俯瓦 【叩瓦】
    即鋪瓦時凹槽面的瓦朝下稱作俯瓦。
  • 仰瓦 【笑瓦】
    即鋪瓦時凹槽面的瓦朝上者。
  • 筒瓦 【瓦筒】
    竹筒型的瓦,多用於較正式的建築。福建漳泉因海風強大,民間都用筒瓦取代板瓦,使屋頂較重。
  • 瓦當 【瑞珠】
    屋簷端點的瓦片,呈圓形,具有擋住瓦片及裝飾作用,上面有圖案,例如漢代瓦當常見「長樂」、「未央」字形裝飾,台灣之瓦當則常見蓮花圖案。
  • 滴水 【垂朱 雨簾 瓦口 披肩瓦 瓦簾】
    兩個瓦當之間的三角形瓦件,雨水由此處落下。
  • 裝飾技術題材
    台灣古建築的裝飾動機,源自於象徵、祈願、辟邪、表彰與審美等價值判斷。漢人移民的裝飾可上承自中國數千年古老的傳統。漢人建築依使用者的社會地位或神格高低,裝飾題材有所分別,除了自然的鳥獸蟲魚及人物,更有想像中創造出來的靈獸與神怪。螭虎可說是台灣古建築最普遍的題材。
  • 螭虎   【雌虎   螭龍   ?   龍】
    屬於龍生九子之一,牠其實是一種介於想像與實存的動物,螭虎與饕餮相似,性貪吃,最後將自己吞下去。
  • 鹿
    為吉祥之物,因與「祿」同音,中國吉祥圖案採同音者甚多,如蝙蝠 ( 福 ) 、魚 ( 餘 ) 等。

  • 為長壽瑞禽,古人認為他們有通天之本領,而鶴的羽毛美麗被視為天上的使者,與鳳凰之有祥瑞之靈氣。鶴亦寓為官清廉,林家花園來青閣天花有鶴的作品。
  • 蝙蝠
    為吉祥之物,除了蝠與福同音外,傳說夜出能識鬼魅藏身之所,故隨鍾馗捉鬼除魔。其飾於台灣古建築上非常普遍,常見於圓窗之四角稱「四福」,取諧音「賜福」意;或與壽字配成「五福捧壽」或「福壽雙全」的吉祥圖案。

  • 蟹有甲殼,故取登科甲之意,北港朝天宮及新竹城隍廟三川殿有蟹狀之斗抱,林家三落大厝亦有蟹的作雕作品。
  •   書卷 【卷書】
    以書卷造型作為建築的裝飾圖案,展開的書卷,兩邊卷成筒狀,並有摺曲,中央可題字或彩畫。門額的形式也常見書卷形,牆上的窗子也可以書卷形作框。林本源庭園裡有多種書卷牆。
  • 雕刻
    台灣古建築雕刻以木雕、石雕與磚刻為主,所以術語大同小異。通常指對材料的加工方法與深淺程度。
  • 鑿花
    通常指木匠在某些構件上雕出花草人物圖案,所用的工具為寬窄不一的鑿子。
  • 安金【貼金】
    狹義而言,將很薄的金箔黏貼在已上過膠油的木板表面;廣義而言,尚包括擂金畫。在彩畫重要部位貼上金箔,是使彩畫更精美的一種技巧,林本源庭園來青閣有擂金畫作品。施作時先在木作或實作表面塗膠油,等其將乾之際,再貼上大小約一吋見方的金箔,每片之間有一點重疊。木雕如果裡外全面安金,稱為「不見紅」。台灣多用「庫金」,成分約百分之九十八含金,另含有銀、銅成分。

  蹟導覽工作,是一件非常有趣又有成就的事,雖然事前的準備需花費許多時間,但獲得的樂趣是無法形容的,只有深入其這個領域中才能體會。每當您導覽完畢,看到大家欽佩的讚賞時,那種成就感更是無法比擬的。在此由衷的歡迎各位共襄盛舉,加入此一大家庭,為保存先人資產,傳承文化而努力吧!

  本校也有古蹟小小解說員的培訓,以下參考資料對導覽訓練有很大幫助,整理自
──《導覽經驗談》洪希賢老師,三重埔文史學會。

【導覽解說員應具備的基本條件】:

對歷史文物的興趣
  中華民族具備悠久的歷史,其豐富的文化資產讓我們足以自豪。因此充分的興趣,是解說員應備基本動力,由此您即可進入豐富的文物資產讓你眼花撩亂、欲罷不能,可以從以下幾各方面著手:

a. 人文歷史 b. 地方傳奇 c. 地方俚語 d. 古地名 e. 宗教文化 f. 名人逸事 g. 民間信仰 h. 相關事項a. 地方文史 b. 宗教神祇 c. 地質演變 d. 社區部落的開發史 e 專業知識 f 其他

具有研究熱忱 
   如前所述,中華文化資產之博大淵深,令人眼花撩亂,當您涉入其領域後將發覺如此多的美麗文物吸引著您,因此具有研究熱忱,才能讓你源源不斷的吸收貫通、增加知識,讓您於導覽中更得心應手。

基本傳統建築知識
  台灣古建築於百年來並未受重視,近年來才因鄉土意識抬頭,開始漸受重視,然而傳統建築乃一門深奧學問,各部門又有許多專有之名詞與功能,因此傳統建築專業知識,乃是必備的基本條件之一。

● 依建築史分:

  a. 荷西時期 b. 明鄭時期 c. 清朝時期 d. 日治時期 e. 民國時期

●依建築型態分:

  a. 西洋式 b. 東洋式 c. 閩南式 d. 北方式 e. 客家式 f. 其他

● 依建築材料分:

  • 木材:(福杉、檜木、樟木、花梨、紫檀、黑檀)
  • 石材:(青斗石、泉州石、紅礱石、觀音石、花崗岩)
  • 石、磚砌法
  • 交趾陶
  • 泥塑
  • 剪黏

● 依佈局分:

  A.前殿、三川殿  B.正殿 C. 後殿 D.護室  E.一條龍 F.三合院  G.四合院  

  H.鐘、鼓、樓 樓 I.閣軒亭堂榭書屋等

●依部位分: 

 A.房頂   B棟架 C. 牆身 D.斗拱 E.柱子 F.欄杆 G.台基門窗 H.雀替牌樓、假山 
  I.馬背、瓦鎮 J.匾額  K.石獅、抱鼓石、門枕 L.對聯  
  M.彩繪(旋子彩畫、包巾、擂金畫) N.神龕 O.供桌 P.其他

具有傳承的使命感
  具備以上基本條件後,最重要的是要有傳承的使命感,這種無形無私的力量,才能讓你有熱忱與動力,繼續研究、推動文史工作,無怨無悔的付出。

【導覽前的準備工作】:

自我的充實:

  • 創造年代:
  • 歷史背景:
  • 地理位置:
  • 宗教派別:
  • 建築特色:
  • 典藏文物:
  • 人文史觀:
  • 其他補充資料:

實地的調查:

  • 人文歷史
  • 建築格局、特色
  • 彩繪雕刻
  • 楹聯、書法
  • 匾額
  • 導覽動線
  • 文物
  • 其他

導覽稿之編寫:
  依預定之動線、格局、位置,將調查蒐集的資料,全部予以編寫成導覽稿,越口語化,越詳細越好。

實地的演練與修正:
  將所寫之導覽稿實地演練,找出有疑慮、錯誤的地方,並予以更正。

熟背導覽稿,製作資料夾:
  將修正過已正確的導覽稿背熟,並予以融會貫通後,自己製作一份解說補助資料夾,以便解說導覽時使用。

【導覽注意事項】:

導覽對象的區別:

a. 學生 b. 本科系學生 c. 老師 d. 文史工作者 e. 社會人士

導覽時間的控制

事先與參觀者溝通,確定時間,以盡量不超過時間為最佳。

導覽範圍的確定:

可先詢問所需,再按其內容予以調整確定。

導覽的內容分類:

a. 建築  b. 彩繪  c. 雕刻  d. 神像  e. 文物 f. 神話  g. 吉祥圖騰

導覽技巧的運用:

  • 態度必須和藹可親,不吝告訴所知。
  • 聲調必須有力清晰,可藉助小蜜蜂或擴音器(導覽人數以二十五人左右為最佳)。
  • 不確定的答案絕不告知,以免誤導
  • (若有不明之處,可查明後再告知)。
  • 對參觀者之指正,決不動怒,並適時予以化解。
  • 隨時注意參觀者的情緒改變。
  • 隨時採取互動式導覽。
  • 適時修正導覽內容。
  • 隨時注意動線之安全性。

主要參考書籍:

傳統建築手冊 林會承 藝術家
傳統建築入門 李乾朗 文建會
台灣建築閱覽 李乾朗 玉山社
台灣建築史 李乾朗 雄獅美術
台灣傳統建築匠藝 李乾朗 燕樓古建築
其他有關書籍:如開發史、彩繪、雕刻、吉祥圖案、動植物等。

【結論】:

  祖先留給我們那麼多的資產而我們卻經常渾然不覺。例如以往對廟宇,只知是拜拜的地方,對園林,覺得只是一座花園,研究之後,我們會發現傳統建築不論在建築風格、彩繪、雕刻、布局等方面的藝術表現,都那麼具有豐富的內涵和趣味,立即就會覺得有多花心思,多了解的必要。

剛開始導覽時,有時會感覺有些心虛,不敢擲地有聲的解說,常有挫折感。所以必須有系統的整理和閱讀相關資料,以充實內涵、增加導覽功力,有一天,我們都會是一個成功的導覽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