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 製作小組 專題報告
 
中國園林 欣賞角度 造景手法 回主畫面

【漸入佳境】

  統園林通常都是刻意不讓人「一覽無遺」。因為園林山水若是一眼就看透,也就趣味盡失,韻味無存了。因此有限地使用障景,便是園林設計者的巧妙心思。

  例如在林本源園邸入口,一開始便導引遊客走過一道長巷,形成了一種期待心理,走到盡頭,柳暗花明的感受便極為鮮明。此外,遊客在園內行進的動線,也往往受到迴廊、牆、橋的導引,曲曲折折,由汲古書屋到方鑑齋到來青閣;由觀稼樓到榕蔭大池、由定靜堂至香玉簃等等的行進路線,都有引人入勝的層次變化感。

入口長巷讓遊客有柳暗花明的感受。
橫虹臥月橋下的行道狹小陰暗與月洞外的明亮產生強烈的對比。

【小中見大】

  如何在這塊方寸之地遊賞,卻又能產生「宇宙無限」的感覺呢?在此就必須善用「對比」以及「烘托」等造景手法。如大小、遠近,或明暗的對比,都能讓遊客產生空間廣闊的錯覺。

  例如在林園橫虹臥月橋下的行道狹小陰暗與月洞外的明亮產生強烈的對比。在所有水景旁邊都一定會有的假山,有嶺有峰、有谷有壑,更有迂迴攀爬用的小道,由於距離上產生的視覺感,便能產生由小見大的感受。

【步移景異】

  在林園之中,路線是自然曲折、高低起伏的。有時候必須過橋,有時候則必須穿越花木,眼中所見到的景觀,往往不是能直線抵達的。此時應該徐步緩行,走走停停,隨時駐足,不宜過於匆忙,周圍的景色也會隨之產生明顯的變化。

  有時你會發現從建築物的窗框中,剛好能發現一幅構圖絕佳的圖畫風景,例如在方鑑齋的兩柱之間,恰好可以將對面的戲亭框為一幅完整的景色;站在定靜堂庭院的兩側花牆的洞門,你也會發現圓形的洞門剛好框取了一個平衡感極佳的景色。這些都是造景者的巧思。

定靜堂庭院的兩側花牆的洞門,框取平衡感極佳的景色。
登上來青閣與觀稼樓,朝北可見到淡水河以及觀音山的景色。

【得景無拘遠近】

  思就是將大自然的山光水色、名勝的佛寺塔影都可以「借景」來融合在園林建築中,成為園林的景色之一。例如登上來青閣與觀稼樓,朝北均可見到淡水河以及觀音山的景色,天際線成為登高的景觀之一,和近處的園林、稍遠處的農忙耕耘,交織成獨特的景觀。

  由於都市開發,人口過於擁擠,現在傳統的園林已經很難從圍牆外的大自然借到好風景了,往往看到的都是高樓大廈。

【多樣與統一】

  園建築常各有不同功能,卻又有著統一的整體。

  例如林家為了追求居住的生活享受,並且希望利用精緻的園林建築來招待官家或生意往來的巨賈,因此園邸中的主體便是以招待賓客為主的定靜堂。由定靜堂兩旁延伸而出的景象,則分別為榕蔭大池、月波水榭、觀稼樓、來青閣、乃至於方鑑齋。在多種建築的樣式變化中可以找到規律,因此多樣中有統一,林本源園邸的各處景點都可以各自獨立,但又與周遭的其他景點產生關連。

以招待賓客為主的定靜堂兩旁延伸出其他景象。
圖為林園遊子參觀小人國時所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