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明寺位在大溪鎮員林里大漢溪旁,是大溪鎮中最為古老的禪寺,也是仿唐氏的三合院建築,其中佔地約兩、三甲。建寺於清道光三十年(西元一八五○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之久;民國廿六年改名為齋明寺,現為內政部評定之三級古蹟。

       起初當地農民李阿甲發願皈依三寶,遠至南海普陀山法雨寺出家,法號性悅,受戒完畢後返臺,擇地建築草奄名"福份宮",靜修度眾,擔任第一代住持,供奉著由南海請回的觀世音菩薩佛像。並於同治十二年以磚瓦重建改齋明堂;十八年建萃露塔,塔共分為兩層,上供奉著西方三聖,有左右鐘鼓樓,下為納骨堂,安放亡靈二千多位。

       目前正殿供奉觀世音菩薩,左側為目連尊者,右側為地藏王菩薩其住持為聖嚴法師,聖嚴法師在民國88年兼任第七任住持之後就倡導不燒香的朝拜方式,根據寺裡擔任義工的師姐說明,法師是屬於環保和尚,希望來這裡的名眾可以了解失成為真,於是,習俗並不是最重要的,朝拜也不一定要燒香正殿前的日式宮燈庭園有著盛開的櫻花及茶花,而齋明寺的後花園也有許多花蟲鳥樹,偶爾還會見到大冠鷲,一棵長滿樹瘤的榕樹造型奇特,這裡古樹參天指稱一個美麗的小生態;東西廂房起落有致的磚瓦,為熟悉的傳統屋脊,勾起思古之幽情,遠觀近望皆美景。

     寺後的華靈塔之"靈塔斜陽"為大溪八景之一,改建後的華靈塔高三層。寺旁一條石板道可直抵大漢溪口,曲徑通幽,風景十分秀麗,亦為大溪八景之"崁津歸帆",若徜徉其中,當真為一大享受。

    寺內保存影印宋版,磧砂藏經全部,為目前本省所僅有之一部,磧砂藏經為宋元年間三代聖尼相繼斷臂化緣募款,歷時九十一年才結束其木刻版本工程,寺內尚存有國內外高僧名士、墨寶多件,如 嚴總統於四十六年二月一日蒞臨此地賜"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之墨寶, 蔣公於二十五年前曾微服巡視,直入廚房方被發現,並賜香油錢,可見該寺在佛教中之地位。

 

  

地址:桃園縣大溪鎮光明里齋明街1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