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固•撒耘講達固湖灣(加禮宛)事件

選單 >>
訪談日誌
訪談實錄

 

緒論


維持一個族,不是只有血統,還要有組織。就像國家除了領土以外,還要有武力。要講奇萊族,要從「加禮宛事件」開始談,在加禮宛事件前後,奇萊族有很大的轉變,這個事件是奇萊族發展的轉捩點。

西元1878年9月5日~9月8日(或說為7月26日至7月29日),四天的時間,讓奇萊族在9月8日後正式走入歷史。因此奇萊族才需要復興,今天是2004年11月22日,奇萊族尚未醒來。

 
加禮宛事件發生背景


在加禮宛事件發生時,奇萊平原有如小中東,族群很多,宗教、語言、生活習慣,人生觀都不同,很容易起衝突,再加上許多民族由此登陸。因此易有衝突、糾紛與戰爭。相對的也有貿易行為。奇萊族人從哪裡來,目前有很多種說法,由東、西、南、北遷入的說法都有。李來旺校長認為由西部海岸來的可能較大。可能400年前左右,明鄭時期登陸後,約100年間來到奇萊平原。

奇萊族每八年一次的成年禮。都會沿部落外圍種一圈刺竹,累積很多年後刺竹的半徑長達200公尺,因此外族想要攻進Sakizaya部落是很難的。奇萊族部落當時有兩個取水口,部落內所有的人都由取水口進出,因為通道很隱密,所以外族很難知道。

當時奇萊平原附近的除了Sakizayaj外,還有北方的太魯閣族和住在加里宛的噶瑪蘭族,七腳川溪源頭的七腳川族,還有住在目前東昌的里漏、薄薄、拿刀難三大社的阿美族

 

 
加禮宛事件


當時事件的主角是奇萊人、噶瑪蘭人和漢人。配角是里漏、薄薄和Nadawlan,以及木
瓜蕃,七腳川人則是觀眾,奇萊人和七腳川人最兇。開墾時常為了搶土地和水源起衝突,水利是漢人的專利,他們常將水堵起來,不讓別族用,因此常常發生衝突。此時漢人的人數已超過一千人,因此衝突和糾紛就愈演愈烈。

 
加禮宛事件發生的原因


清兵的撫番計畫由南向北打,準備和奇萊人打仗,另一支軍隊由台北開來,在1878年五、六月會合,由孫姓將軍負責指揮,第一個討伐的就是剽悍的奇萊族和噶瑪蘭。清兵一開始就被刺竹林阻擋,攻不進來,後來改由取水口攻進(據說是木瓜蕃告訴漢人的),還是不成功,因為取水口太小,進去時很容易就被堵在入口的奇萊勇士殺掉。清兵最後改用火攻,放火燒掉刺竹林後,終於打進來,連續打了四天後,總頭目孤木得(Komud Pazik)決定投降。

清兵將他在現在慈濟醫院那裡處死,綁在茄冬樹上凌遲,孤木得的太太則被用茄冬樹幹劈開作成人肉夾心餅乾,活活夾死。清兵還叫薄薄、拿刀難、七腳川、里漏社都要來看,以收殺雞儆猴之效。

從此原住民族不敢作亂,噶瑪蘭遷到豐濱鄉新社一帶,奇萊族則有的自行遷移,有的被迫遷社。之後再經由山線和海線,往南遷移,最遠的到達池上、關山一帶。

如果大家還想知道更詳細的歷史,可以上網搜尋十六股的開發,或參考行政院原委會編輯的「加禮宛事件」,裡面有更詳細的說明。

 
什麼叫凌遲


滿清的死刑分三種,1.魚鱗剮 2.腰斬 3.砍頭,其中砍頭是最乾脆的,再來是腰斬,犯人不會馬上死亡,明朝的方孝儒就是用自己的血在地上寫了三個半個「篡」字才死亡,而最重、最殘酷的就是魚鱗剮,也就是凌遲,將犯人身上緊緊罩上漁網,讓肌肉從網中擠出,然後用刀依網紋一片片慢慢切下來,如果犯人在1000刀以內死亡,劊子手必須被判刑,而且行刑時間至少要三小時以上,務必要讓犯人得到最大的痛苦,因此Komid•Pazik的犧牲也讓奇萊族難以忘懷。

 

大家專心的聽督固說明
督固•撒耘解說「加里宛事件」
(劉星辰繪)
督固是帝瓦伊•撒耘的兒子
奇萊平原小中東(一)(巫謹竹繪) 原漢爭奪水資源(羅亦林繪) 火燒刺竹林(林俊廷繪)
督固•撒耘說故事(田恬繪)
原漢爭奪水資源(巫謹羽繪)
火燒刺竹林(林佩蓉繪)
Yijep行刑圖(蘇湘雲繪)
Yijep行刑圖(林佩蓉繪)
Yijep行刑圖(方姿廷繪)
奇萊平原小中東地形圖(二)
(巫謹竹繪)
清兵攻打奇萊刺竹林
(張德威繪)
Komid•Pazik
在茄冬樹上被凌遲
(張雅舜繪)
Komid•Pazik
在茄冬樹上被凌遲
(蔡佩珊繪)

 

(訪談記錄整理:許婷惟、劉星辰、羅亦林、巫謹竹、林俊廷、張德威)

選單 >>
訪談日誌
訪談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