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社與忠烈祠關係的決裂

桃園神社興建於1938年(昭和13年),坐落在桃園市郊區的虎頭山山麓,與桃園市只有一水之隔,神社的四周皆為大樹所圍繞。這樣一座建築物,岑寂在山上的一角中,直到1985年(民國74年)因改建徵圖才受到社會的矚目。

桃園神社被「改裝」成桃園忠烈祠的內容包括:將原先的三座鳥居拆除一座,並移除鳥居的上梁,使鳥居看起來像是國民政府的雙十字符號,同時在中門前的鳥居還被寫上「民族正氣」、「忠魂照日月」、「烈氣薄雲霄」等字樣;手洗舍與社務所的屋簷分別披掛上「三民主義統一中國」與「中華民國萬萬歲」等字樣;一座銅馬被移走,在其基座上立著「效法革命先烈」、「完成復國大業」的石碑,只剩另一座銅馬還聳立著;拜殿上高掛著「義勇忠精」的匾額;本殿內原本供奉的是日本神祇北白川宮、明治天皇、造化三神與豐受大神的神位,現已改為供奉鄭成功、劉銘傳與吉星文將軍的畫像,同時還有一座鄭成功的雕像。

除了桃園神社外,還有一些忠烈祠遺留下來的部分「改裝」內容:花蓮縣忠烈祠的銅馬馬鞍上,原本的日式家徽圖案被改成12道光芒;彰化縣(員林)的忠烈祠是台灣最早改建成忠烈祠的案例,鳥居被直接蓋上中國式的琉璃瓦式屋頂。

這些「改裝」方式的重點在於去除日本意識過於濃厚的符徵,改為或轉換為國民政府的符徵,並加上大量的標語與口號。最後,除去原本所祭祀的日本神祇,改為祭祀中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再者由於鄭成功曾擊敗荷蘭人收復台灣並主張反清復明,與國民政府結束日本殖民統治以及主張反攻大陸的意識不謀而合,也成為該類忠烈祠的主祀對象。

大多數的忠烈祠在尚未改建之前,都如同桃園忠烈祠一般,以「改裝」神社做為臨時性的忠烈祠祭祀地點。而最後只剩下桃園忠烈祠這一座「改裝」的案例被遺留下來,其餘的神社都難逃拆除或改建的命運,僅剩下斷垣殘壁淹沒在荒野之中。

神社與忠烈祠原本分屬於不同國家、不同社會與不同文化下所形成的祭祀場所,應該各自獨立而互不隸屬,但是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日本殖民政權與國民政府一個在前、一個在後的統治著台灣,讓這兩個互不相干的歷史建築撞在一起,自此展開一道新的分支,使權力與權力間的鬥爭在「改裝」的過程中呈現出來。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