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 |
明治 29 年 |
|
台北縣-擺接堡下轄 35 庄。 |
|
1897 |
明治 30 年 |
|
台北縣-新莊辦物署-擺接堡下轄 12 區。 |
漳和、中坑、南勢角、龜崙蘭溪州四區
1. 漳和區 :漳和、永和、枋寮、瓦 、廟仔尾、山腳。 2. 中坑區 :中坑、四十張、員山仔、外員山、牛埔、灰 。 3. 南勢角區 :南勢角、秀朗、譚漧、頂南勢角、外南勢角、橫路鹿寮、下秀朗、頂秀朗、虎吼口、挖仔。 4. 龜崙蘭溪州 :下溪州、頂溪州。 |
1898 |
明治 31 年 |
【寺廟】竟南宮建廟。 |
台北縣-三角湧辦務署-枋寮務署-擺接堡。 |
漳和、中坑、南勢角三區。 |
1899 |
明治 32 年 |
|
台北縣-台北湧辦務署-擺接堡。 |
漳和、中坑、南勢角、龜崙蘭溪州四區 |
1900 |
明治 33 年 |
|
台北縣-台北辦務署-擺接堡下轄 6 區。 |
漳和、南勢角二區。 |
1901 |
明治 34 年 |
【建設】設枋橋﹤板橋﹥郵政局。【政事】日人有大改台灣制度,本區改為枋寮區,屬枋橋支廳。 |
台北廳-坊橋支廳-擺接堡。 |
漳和、南勢角二區。 |
1902 |
明治 35 年 |
【寺廟】海山宮建廟。 |
|
|
1905 |
明治 38 年 |
【建設】彰化銀行正式開業。 |
台北廳-坊橋支廳-擺接堡下轄漳和、枋橋、土城三區。 |
漳和區。 |
1908 |
明治 41 年 |
【教育】中和國民小學創立,當時稱枋橋公學校枋橋分校。 |
|
|
1909 |
明治 42 年 |
|
台北廳-坊橋支廳-枋寮區-擺接堡。 |
漳和<土名二十八張、坊寮、廟仔尾、山腳、瓦>、中坑<土名牛埔、灰>、四十張、員山仔、外員山、永和<土名水尾、芎蕉腳>、龜崙蘭溪州<土名下溪州、頂溪州>、譚漧<土名譚漧、秀朗二>、南勢角<土名外南勢角、頂南勢角、橫路鹿寮三字地名>、秀朗<土名下秀朗、尖山腳、虎吼口>等十庄。 |
1912 |
明治 45 年
(民國元年) |
【教育】枋橋公校枋寮分校獨立為漳和公學校。 |
|
|
1914 |
大正 3 年
(民國 3 年) |
【建設】中和的台車道﹤輕便道 ﹥一條起自枋寮經水尾渡河至台北市之萬華。 |
|
|
1916 |
大正 5 年
(民國 5 年) |
【建設】中和的台車道﹤輕便道 ﹥一條起自本鄉枋寮經外源山中至板橋,全長 四公里 。 |
|
|
1918 |
大正 7 年
(民國 7 年) |
【行政】七月中和農會創辦,出稱枋寮信用組合。 |
|
|
1920 |
大正 9 年
(民國 9 年) |
|
台北州-海山郡-中和庄。(海山郡當時包括中和庄、板橋庄土城庄及新莊郡) |
漳和<二十八張、坊寮、廟仔尾、山腳、瓦 五字第名>、中坑<牛埔、灰二字第名>、四十張、員山仔、外員山、永和<土名水尾、芎蕉腳二字第名>、南勢角<外南勢角、頂南勢角、橫路鹿寮三地地名>、秀朗<下秀朗、尖山腳、虎吼口>十大字地名。 |
1922 |
大正 11 年
(民國 11 年) |
【教育】 四月一日 溪洲國民學校當時為漳和公學校溪州分校。 |
|
|
1927 |
昭和 2 年
(民國 16 年) |
【寺廟】圓通禪寺建立。【教育】 四月一日 — 溪州分校獨立為溪州公學校。﹤當時本鄉郵電事務,率歸板橋郵電局﹥ |
|
|
1929 |
昭和 4 年
(民國 18 年) |
【建設】江讚慶任中和庄長,捐私皆二千五百日圓,創立中和庄圖書館。【文化】中和庄役場編撰《中和庄志》成文出版社。 |
|
|
1934 |
昭和 13 年
(民國 27 年) |
【寺廟】 五月十三日 海山神社鎮座日,祭神包括:明治天皇、能久親王、大己貴命,位於外圓山地區﹤今中山路二段台新紡織廠的場址內﹥【建設】日本時期川端橋﹤中正橋﹥劍橋成功,龜崙渡遂廢。 |
|
|
1945 |
昭和 20 年
(民國 34 年) |
【政事】太平洋戰事終止,改為中和鄉﹤包括現今中和市、永和﹥。
【政事】政府任命遊火金為鄉長。 |
|
|
1946 |
民國 35 年 |
【政事】成立台北縣政府,盡廢日人一切舊制。【政事】正式成立中和鄉,隸台北縣。 |
台灣省-台北縣-海山區-中和鄉。 |
中原、枋寮、廟美、瓦 、力行、平河、秀山、外南、內南、頂南、橫路、牛埔、灰 、積穗、秀朗、譚漧、店街、頂溪、中溪、下溪、等二十村 |
1948 |
民國 37 年 |
【政事】第二屆鄉長間接選舉,由 游建池 先生當選鄉長,何芳牒當選副鄉長。【政事】 四月十日 第二屆鄉民代表選舉二十一名當選,呂傳濤為主席。 |
|
|
1949 |
民國 38 年 |
【政事】鄉民代表會間接選舉,游建池當選第二屆鄉長、何芳牒為副鄉長。【建設】國民政府遷台,許多其他省市的人士選擇定居在中和地區,增建十個眷村。【行政】衛生所前身省立台北縣保建館中和鄉示範保健站成立位置設枋寮﹤中和路二三二號﹥。 |
|
|
1950 |
民國 39 年 |
【政事】 九月二十三日 第三屆鄉民代表選舉三十七名當選,呂傳濤為主席。 |
台灣省-台北縣-海山區-中和鄉。 |
中原、枋寮、廟美、瓦 、力行、平河、秀山、外南、內南、頂南、橫路、牛埔、灰 、積穗、安樂、瑞穗、秀朗、譚漧、店街、頂溪、中溪、下溪、上溪、網溪、等二十四村 |
1951 |
民國 40 年 |
【政事】 6 月 1 日 日本鄉舉行第一屆民選鄉長。【建設】秀朗橋創建。 |
|
|
1952 |
民國 41 年 |
【政事】 3 月 1 日 第 4 屆鄉民代表選舉二十七名。【建設】 11 月 11 日 創立和聲戲院<即枋寮戲院、俗稱竹仔戲臺>。 |
|
|
1953 |
民國 42 年 |
【政事】蕭昌銅當選第二屆民選鄉長蟬連。 |
|
|
1954 |
民國 43 年 |
【政事】簽署「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政事】 3 月「台北縣中和鄉地方建設協進會」。【教育】 7 月中和國民學校員山分校改為積遂國民學校。 |
|
|
1955 |
民國 44 年 |
【政事】 4 月 17 日 第五屆鄉民代表選舉 30 名當選,呂傳濤為主席。【建設】 8 月 1 日 設立郵政支局,隸台北總局。【經濟】 2 月 19 日 中和市第一次都市計畫公告實施。【經濟】增設第二個溪洲臨時市場。【教育】 8 月溪洲國民學校頂溪分校獨立為頂溪國民中學;中和國民學校員山分校獨立為「積穗國民學校」;創辦省立建國中學中和分部<即今台北縣立中和國民中學前身>。【文化】台北縣文獻委會盛清沂與吳基瑞調查發現位於積穗里、外員山斜地處,原海山神社一帶留有員山子遺址。 |
|
|
1956 |
民國 45 年 |
【政事】蕭昌銅蟬連當選選民第三屆鄉長。【建設】成立中和電信局。【教育】創辦中和國民學校興南分校。 |
|
|
1957 |
民國 46 年 |
【政事】 8 月成立「台北縣中和鄉溪州地區設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會楊仲佐。【行政】改保健站為衛生所。【教育】私立南山工業職業學校復效立案<至 82 年改名為「私立南山高級中學」>。 |
|
|
1958 |
民國 47 年 |
【政事】 4 月 1 日 中和鄉析出秀朗八村政事設鎮,定為永和鎮。【政事】 5 月 18 日 第六屆鄉民代表懸舉二十二名,游火生為主席。【文化】台北縣文獻委會盛清沂又再度調查尖山遺址,秀朗橋頭的右側山坡,即尖山角一帶發現石器和陶器遺物共十九件,並確認為圓山前期文化。 |
台灣省-台北縣-中和鄉。台灣省-台北縣-永和鄉。 |
中和鄉有:中原、枋寮、廟美、瓦 、力行、平河、秀山、外南、內南、頂南、橫路、牛埔、灰 、積穗、安樂、瑞穗、永和鎮有:秀朗、譚漧、店街、頂溪、中溪、下溪、上溪、網溪。 |
1959 |
民國 48 年 |
【政事】 12 月舉行第四屆民選鄉長選舉由張鞏當選,並於 49 年 1 月 16 日 就職,因當選票數受質疑,嗣以台北地方法院判決當選無效同年 4 月 4 日 解職。【教育】中和國民學校南分校獨立為「中和市興南國民學校」。 |
|
|
1962 |
民國 51 年 |
【政事】江貴元當選民選第四屆鄉長。【文化】 盛清沂 教授編撰《中和鄉誌》。 |
|
|
1963 |
民國 52 年 |
【教育】 8 月建立建國中學中和分部,奉命獨立設校,命名為「台北縣立中和初級中學」。 |
|
|
1964 |
民國 53 年 |
【政事】江貴元當選民選第五屆鄉長。【政事】 5 月 17 日 第八屆鄉民代表選舉十七名當選,林坤地為主席,林士斌為副主席。【教育】華夏農專建校,至 58 改制為「私立華夏工業專科學校」。 |
|
|
1965 |
民國 54 年 |
【建設】 3 月 5 日 板南鐵路<中和縣竣通車, 3 月 25 日 新店線拆除。中和線取代新店線運煤功能,中和開始營業,為三等車站,車站雖設有候車室、月台即雨棚,但因客源不多中和線為辦理客運,而專辦貨運。> |
|
|
1968 |
民國 57 年 |
【政事】 林德喜 先生當選民選第六屆鄉長。【政事】 5 月 12 日 第九屆鄉民代表選舉二十一名當選,呂芳海為主席、游祥雲為副主席。【教育】台北縣立中和初級中學改名為「台北縣立中和國民中學」。【教育】 6 月興南國民學校改名為「台北縣立興南國民小學」。【教育】 6 月積穗國民學校改稱「台北縣立積穗國民小學」。 |
|
|
1971 |
民國 60 年 |
【教育】秋,創辦台北縣立積穗國民中學。 |
|
|
1972 |
民國 61 年 |
【建設】建福和橋。 |
|
|
1973 |
民國 62 年 |
【政事】林德喜禪林當選民選第七屆鄉長。【政事】 10 月第十屆鄉民代表選舉十八名當選,呂芳梅為主席、游象傳為副主席。【經濟】 1 月 7 日 都市計畫公告實施。 |
|
|
1974 |
民國 63 年 |
【行政】本是農會改稱為「中和地區農會」。【行政】拓寬原本只有兩線道的中正橋,並開始收費。 |
|
|
1976 |
民國 65 年 |
【建設】 9 月完成枋寮活動中心公共造屋。【建設】 10 月「華中大橋」竣工通車。【行政】中和地政事務所成立。 |
|
|
1977 |
民國 66 年 |
【政事】【文化】 盛清沂 教授編籇《重修中和鄉誌》。【教育】 8 月 1 日 創辦中和市秀山國民小學<前身為中和國小秀山分校>。 |
|
|
1978 |
民國 67 年 |
【政事】 1 月 1 日 呂芳海當選民選第一屆市長。【政事】 6 月 17 日 第十一屆鄉民代表選舉十九名當選,許宗居為主席、游象傳為副主席。 |
|
|
1979 |
民國 68 年 |
【政事】 1 月 1 日 油鄉越級改制為縣轄市。【政事】呂芳海為改制後第一屆民選市長。【政事】鄉民代表改為市民代表會,本屆鄉代即第一屆市代。【教育】 8 月 1 日 創辦中和市復興國民小學<前身為珠和國民學校復興校>。 |
台灣省-台北縣-中和市下轄 43 里。 |
|
1980 |
民國 69 年 |
【建設】 1 月 16 日 鐵路中和站改為簡易站,由板橋站管理。【教育】 8 月 1 日 創辦台北縣立漳和國民中學。 |
|
|
1981 |
民國 70 年 |
【政事】第二屆民選市長由江上清當選。【教育】 8 月 1 日 創辦自強國民小學。【建設】七月完成自強游泳池公共造產。 |
|
|
1982 |
民國 71 年 |
【政事】 6 月 12 日 第二屆市民代表選舉二十六名當選,江上清為主席、游明財為副主席<後由游明財改認為主席,補選林再發為副主席>。【政事】江上清當選民選第二屆市長。【教育】 8 月 1 日 中和市景興國民小學建校。【教育】 12 月國防財經學院及國防管理學校併編為「國防管理學院」。 |
|
|
1984 |
民國 73 年 |
【建設】興建永福橋。【教育】 8 月創建錦和國民小學<前身為中和國小所增設>。 |
|
|
1985 |
民國 74 年 |
【建設】 3 月 1 日 江上清當選中和市第二屆民選市長。 |
|
|
1986 |
民國 75 年 |
【政事】 6 月 14 日 第三屆市長代表選舉二十九名當選,游明財為主席、林添福為副主席。【政事】江上清蟬連第三屆市長。【建設】中和市公所由南山路遷至現址景平路 634 之 2 號。 |
台灣-台北縣-中和市下轄 72 里。 |
|
1987 |
民國 76 年 |
|
|
|
1988 |
民國 77 年 |
【教育】 8 月籌設板橋市第十九國小,至 82 年改為中和市光復國民小學。 |
|
|
1989 |
民國 78 年 |
【文化】賴萬年編撰《中和市發展史》。 |
|
|
1990 |
民國 79 年 |
【教育】台灣省立中和高級中學創立。【教育】台北縣立自強國民中學成立。【建設】郵局升格為「中和郵局」。【政事】童永雄當選民選第四屆市長。【政事】 6 月 16 日 第四屆市民代表選舉三十一名當選,林建宏為主席、邱獻樹為副主席。【建設】 9 月 23 日 板南鐵路中線停止營業,改闢板南路通往板橋。而舊有之台車運輸稍後皆廢。 |
|
|
1991 |
民國 80 年 |
【建設】完成二八張溝渠整治工程。【建設】完成南山溝箱涵加蓋級疏濬工程。 |
|
|
1992 |
民國 81 年 |
【行政】 7 月中和市公所成立全省所創「市政快遞系統」。 |
|
|
1993 |
民國 82 年 |
【建設】 3 月 10 日第一次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公告。【建設】北二高本市至新竹間正式通車。 |
台灣省-台北縣-中和市下轄 93 里。 |
漳和區<分山北、枋寮、漳和、和東、和西五個分區>、秀山區<分七安與十秀二分區>、南勢角<分七景、外南、內南、與東南四個分區>與員山區<分錦和、莒東、莒西、民安與員穗五個分區>。 |
1994 |
民國 83 年 |
【政事】童永雄蟬連當選選民第五屆市長。【政事】 7 月 16 日 第五屆市民代表選舉三十一名當選,林建宏為主席、許進勝為副主席。【建設】台北市防洪計畫之中原堤防完工。【建設】興建排水路連城支線十五寬大排水溝即鄉涵工程完工。【建設】中原堤防工程及三座抽水站竣工。 |
|
|
1995 |
民國 84 年 |
【建設】 8 月間中和水門、中原水門交本市公所管理運作。 |
|
|
1996 |
民國 85 年 |
【行政】 7 月 11 日本是電信局民營化,改稱「中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北區雙和營運處」。 |
|
|
1997 |
民國 86 年 |
【文化】 4 月 22 日 重修《中和市誌》計畫委由中華綜合開發研究院編撰,中和市公所成立會員委員會。【建設】 3 月 1 日 舉辦全民健保,本市為全國鄉鎮市第六類健保人口之冠<近五萬人> |
|
|
1998 |
民國 87 年 |
【政事】 2 月 24 日 呂芳煙當選民選第六屆市長。【文化】《中和市誌》重修完成。 |
|
|
1999 |
民國 88 年 |
【交通】 11 月中和地區捷運接駁公車正式通行。【建設】 8 月 1 日 規劃出台北縣第一條捷運觀光路線。中和路、中山路連城路五叉路橋完成。 |
|
|
2000 |
民國 89 年 |
【教育】 9 月 26 日 台北縣政府同意南山中學設立中和社區大學。【建設】 1 月 31 日 東西向快速道路中和板橋段完成通車。 4 月公所成立「路面搶修組」。 5 月中和大排水路主流段工程開工,橫路里自來水工程完工。 7 月六部捷運接駁公車全面上車。 9 月內南里自來水工程完工。 12 月鹿寮坑流浪犬之家開張。 |
|
|
2001 |
民國 90 年 |
【教育】 2 月 1 日 中和社區大學開始開課。【建設】 10 月 2 日廟仔尾鶴齡交易中心落成啟用。 |
|
|
2002 |
民國 91 年 |
【政事】 1 月 26 日 呂方煙當選民選第七屆市長。【行政】 4 月 26 日 復興綜合大樓落成啟用。【政事】第七屆市民代表選舉三十一名當選,許進勝主席,游象賢為副主席。【政事】第七屆市民代表就職。 |
|
|
2003 |
民國 92 年 |
【建設】 1 月 28 日 東西向快速道路中和新店段完工通車。【建設】 3 月錦和溫水游泳池興建工程開工。【建設】 4 月 21 日 華中橋橋和路引道工程完工通車。【政事】 6 月 11 日 第七屆市民代表會補選呂禮旺為副主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