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歷史是隨著歲月一點一滴累積的,任何社區城市的進步亦由一磚一瓦建造的。中和市的發展歷經三百餘年,舉凡行政區域的變更、觀光資源發展、文化及交通等建設,無一不是歷代先民和政府篳路藍縷的努力開拓,才成就了現代化的社區城市風貌,成為台北縣第二大縣轄市、全省第六大都市。希望我們能感念先人的付出,疼惜熱愛這個「好所在」。

 

↑<昔日中和路 >
↑<民國 93年的中和路>(攝於93.12.12)

 

中和的行政改革

1 、中和市土地肥沃、氣候適宜,自古以來便有人們住在此地。日據時期,民國九年七月改地名,取漳和的「和」字與中坑的「中」字命名,命名為「中和庄」,隸屬台北州海山郡。民國四十七年四月設鎮,定名為「永和鎮」。由於位居交通要道,工商日益繁榮,人口逐漸增加,公共設施也益趨完備,於民國六十八年一月ㄧ日正式由「中和鄉」改為縣轄市─「 中和市 」。

 

↑40 年代的中和鄉公所
(照片來源:中和庄寫真集)

↑93 年的中和市公所
(左:徐老師,中:黃耀輝,右:鄭評云)

2 、民國八十二 年起,中和市分成 4 區,共計 16 分區, 93 里。至今 93 年還是 4 區 16 分區 93 里,含 2972 鄰, 141275 戶,共 407014 人(九十三 年 四 月市政府公告資料)

分區

南勢角區

內南分區

內南、頂南、橫路、壽南、華新、正南、福南。

外南分區

轄外南、和興、復興、吉興、中興。

東南分區

東南、崇南、華南、忠孝、興南。

七景分區

景平、景安、景南、景福、景本、景文、景新。

員山區

錦和分區

錦和、灰瑤、錦中、錦昌、錦盛。

莒東分區

瑞穗、民享、民穗、民有、冠穗。

莒西分區

壽德、清穗、民生、明德、自強、德穗、國光、國華。

民安分區

嘉穗、民安、嘉新、嘉慶、文元。

員穗分區

積穗、員山、安穗、員富。

漳和區

山北分區

中原、福美、福真、福英、福祥、嘉和。

枋寮分區

枋寮、廟美、瓦瑤、福和。

漳和分區

力行、漳和、新南、南山、正行、德行。

和東分區

連和、連城、建和、碧河。

和西分區

平河、仁和、信和、中正、中山。

秀山區

七安分區

安樂、泰安、中安、安和、安平、安順、宜安。

十秀分區

秀山、秀明、秀峰、秀水、秀仁、秀成、秀福、秀景、秀士、秀義。


中和市現有 93 里中,大多密集在東北邊與永和市交接處,鄰近永和市的里面積較小,而南邊的里如橫路、灰?、內南、錦和等里的面積較大。

中和的地理位置

1.中和此名出現於民國九 年,至今已有 84 年歷史,現隸屬台北縣。

2. 台北縣位於台灣最北端,北邊臨海,南與宜蘭縣、桃園縣相鄰。

3. 中和市位於台北盆地的西南隅,被新店溪緊緊擁抱在心,形狀似秋海棠葉。約於東經 121 度 26 分至 31 分、北緯 24 度 57 分至 25 度 01 分之間。南與新店市為界,北濱新店溪(跨華中橋與台北市相通),東連永和市,西接板橋市與土城市,面積為 20.294 平方公里。在地形上可分兩大部分:東南面是丘陵地,最高高度僅海拔三百餘公尺;西北面是遼闊的大漢溪河谷沖積平原。

4.中和市可靠華中橋與台北市萬華相接;藉秀朗橋通達新店市。

中和市地標→
昔日中和磚窯場的煙囪,矗立於華中橋旁
(照片來源:中和庄寫真集)

中和史表

1 、中和市土地肥沃、氣候適宜,自古以來便有人們住在此地。日據時期,民國九年七月改地名,取漳和的「和」字與中坑的「中」字命名,命名為「中和庄」,隸屬台北州海山郡。民國四十七年四月設鎮,定名為「永和鎮」。由於位居交通要道,工商日益繁榮,人口逐漸增加,公共設施也益趨完備,於民國六十八年一月ㄧ日正式由「中和鄉」改為縣轄市─「 中和市 」。


西元

年號

中和市發展史

行政轄區

中和轄內

1626

明代天啟 6 年

1642

明崇禎 15 年

1661

清順治 18 年

明鄭永曆 15 年

【開拓】延平郡王鄭成功既有台灣,規置郡縣北部台灣皆隸天興縣,本地區屬之。

東部-承天府-天興縣。

 

 

無詳細記載。

 

 

1664

清康熙 3 年

明鄭永曆 18 年

【開拓】升天興縣為州,本縣區隸屬天興州。

東部-承天府-天興州。

 

無詳細記載。

 

1684

康熙 23 年

福建省台夏道-台灣府-諸羅縣。

據《中和庄誌》記載,開墾之初分漳和<今日之二十八張、山腳、牛埔、中坑市庄>、永和<芎蕉腳一帶>、永豐<尖山腳、枋寮、南勢角一帶>、廣福<四十張、員山子以西市庄>。

1709

康熙 48 年

【開拓】陳賴章墾戶開墾秀朗,陳賴章墾號是由戴岐伯(天區)、陳逢春、賴永和、陳天章,陳憲伯五人組成。【寺廟】霹靂宮建廟(一說乾隆年間)

1723

雍正元年

【開拓】淡水廳以北是為淡水堡,本地區隸淡水廳淡水堡。【開拓】林成祖闢漳和,是本鄉開闢之始,因地為漳人所闢,取吉祥語。【寺廟】慈雲寺建廟(一說為乾隆年間,另一說為 1851 年)

福建省台夏道-台灣府-淡水廳-淡水堡-擺接庄<此時尚有番社記載>。

1730

雍正 9 年

【寺廟】南山福德宮建廟(另一說為 1755 年)。

福建省台夏道-台灣府-淡水廳-淡水堡-八分里巡檢-擺接庄<尚有番社記載>。

1741

乾隆 6 年

【開拓】劉良壁「台灣府志始有擺接庄之稱。【開拓】開闢古文者,當時極有擺接堡之稱。【寺廟】廣濟宮建廟。

1755

乾隆 20 年

1760

乾隆 25 年

福建省台夏兵備道-台灣府-淡水廳-淡水堡下轄 132 庄<尚有少數番社記載>。

石灰窯、廣福、牛埔、南勢、二十八張犁、秀朗、芎蕉腳庄、員山仔庄。

1766

乾隆 31 年

【寺廟】福和宮建廟。(另一說為 1767 年)

 

 

1812

嘉慶 17 年

福建省台夏兵備道-台灣府-淡水廳-擺接堡下轄 1 街 17 庄<以無番社記載>。

枋寮街、龜崙蘭庄、南勢角庄、芎蕉腳庄、員山仔庄。

1854

咸豐 4 年

【寺廟】漳泉對立,慈雲寺遭艋舺龍山寺附近的泉州人焚毀。

1859

咸豐 9 年

【戰事】 九月七日 ,淡水廳港子嘴、加蚋仔、枋寮各地發生張全械鬥。當日枋寮街大火,枋寮被毀

1871

同治 10 年

【開拓】清代稱枋寮街在今枋寮、廟美、福美、南山等星,見於《淡水廳志》為當時擺接堡十七庄內唯一街肆。【開拓】本鄉地區共分一街,三大庄,包括:一、枋寮街,二、芎蕉腳庄,三、南勢角庄,四、圓山子庄。

1875

光緒元年

福建省台夏兵備道-台北府-淡水縣-擺接堡下轄 35 庄。

中坑、南勢角、譚漧、秀朗、漳和、龜崙蘭、四十張、外員山、永和、員山仔十庄。

1879

光緒 5 年

1887

光緒 13 年

台灣省-台北府-淡水廳-擺接堡下轄 35 庄。

1892

光緒 18 年

1894

光緒 20 年

台灣省-台北府-淡水縣-擺接堡下轄 35 庄。

1895

明治 28 年

(光緒 21 年)

【政事】五月日本據台置台北縣,地方制度暫沿清代舊制,於於本鄉地區設保長及經理一人,以處理街庄事務 — 六月十八日 籌設保良局,為當地經理、保長之輔助機關。職責大於經理甚多。【政事】十一月保良局剛成立,是庄公所的起源。【戰事】光緒二十一年十一月十六日日人據台之初,本地區居民多參加抗日,南勢角有呂潮棟呂元典兄弟及鄉民兩千餘人,與台北地區各義軍聯絡,進攻台北城,約定舉火觀音山為號,各路齊發。惜行軍不密,軍至網尾渡﹤永和中正橋下﹥又以火藥爆炸為日軍所襲,潮棟被囚壯烈成仁,元典不久因憂憤而死。南勢角一帶村莊悉為日人所焚。

台北縣-擺接堡下轄 35 庄。

中坑、南勢角、譚漧、秀朗、漳和、龜崙蘭、四十張、外員山、永和、員山仔十庄。

1896

明治 29 年

台北縣-擺接堡下轄 35 庄。

1897

明治 30 年

台北縣-新莊辦物署-擺接堡下轄 12 區。

漳和、中坑、南勢角、龜崙蘭溪州四區

1. 漳和區 :漳和、永和、枋寮、瓦 、廟仔尾、山腳。 2. 中坑區 :中坑、四十張、員山仔、外員山、牛埔、灰 。 3. 南勢角區 :南勢角、秀朗、譚漧、頂南勢角、外南勢角、橫路鹿寮、下秀朗、頂秀朗、虎吼口、挖仔。 4. 龜崙蘭溪州 :下溪州、頂溪州。

1898

明治 31 年

【寺廟】竟南宮建廟。

台北縣-三角湧辦務署-枋寮務署-擺接堡。

漳和、中坑、南勢角三區。

1899

明治 32 年

台北縣-台北湧辦務署-擺接堡。

漳和、中坑、南勢角、龜崙蘭溪州四區

1900

明治 33 年

台北縣-台北辦務署-擺接堡下轄 6 區。

漳和、南勢角二區。

1901

明治 34 年

【建設】設枋橋﹤板橋﹥郵政局。【政事】日人有大改台灣制度,本區改為枋寮區,屬枋橋支廳。

台北廳-坊橋支廳-擺接堡。

漳和、南勢角二區。

1902

明治 35 年

【寺廟】海山宮建廟。

1905

明治 38 年

【建設】彰化銀行正式開業。

台北廳-坊橋支廳-擺接堡下轄漳和、枋橋、土城三區。

漳和區。

1908

明治 41 年

【教育】中和國民小學創立,當時稱枋橋公學校枋橋分校。

1909

明治 42 年

台北廳-坊橋支廳-枋寮區-擺接堡。

漳和<土名二十八張、坊寮、廟仔尾、山腳、瓦>、中坑<土名牛埔、灰>、四十張、員山仔、外員山、永和<土名水尾、芎蕉腳>、龜崙蘭溪州<土名下溪州、頂溪州>、譚漧<土名譚漧、秀朗二>、南勢角<土名外南勢角、頂南勢角、橫路鹿寮三字地名>、秀朗<土名下秀朗、尖山腳、虎吼口>等十庄。

1912

明治 45 年

(民國元年)

【教育】枋橋公校枋寮分校獨立為漳和公學校。

1914

大正 3 年

(民國 3 年)

【建設】中和的台車道﹤輕便道 ﹥一條起自枋寮經水尾渡河至台北市之萬華。

1916

大正 5 年

(民國 5 年)

【建設】中和的台車道﹤輕便道 ﹥一條起自本鄉枋寮經外源山中至板橋,全長 四公里 。

1918

大正 7 年

(民國 7 年)

【行政】七月中和農會創辦,出稱枋寮信用組合。

1920

大正 9 年

(民國 9 年)

台北州-海山郡-中和庄。(海山郡當時包括中和庄、板橋庄土城庄及新莊郡)

漳和<二十八張、坊寮、廟仔尾、山腳、瓦 五字第名>、中坑<牛埔、灰二字第名>、四十張、員山仔、外員山、永和<土名水尾、芎蕉腳二字第名>、南勢角<外南勢角、頂南勢角、橫路鹿寮三地地名>、秀朗<下秀朗、尖山腳、虎吼口>十大字地名。

1922

大正 11 年

(民國 11 年)

【教育】 四月一日 溪洲國民學校當時為漳和公學校溪州分校。

1927

昭和 2 年

(民國 16 年)

【寺廟】圓通禪寺建立。【教育】 四月一日 — 溪州分校獨立為溪州公學校。﹤當時本鄉郵電事務,率歸板橋郵電局﹥

1929

昭和 4 年

(民國 18 年)

【建設】江讚慶任中和庄長,捐私皆二千五百日圓,創立中和庄圖書館。【文化】中和庄役場編撰《中和庄志》成文出版社。

1934

昭和 13 年

(民國 27 年)

【寺廟】 五月十三日 海山神社鎮座日,祭神包括:明治天皇、能久親王、大己貴命,位於外圓山地區﹤今中山路二段台新紡織廠的場址內﹥【建設】日本時期川端橋﹤中正橋﹥劍橋成功,龜崙渡遂廢。

1945

昭和 20 年

(民國 34 年)

【政事】太平洋戰事終止,改為中和鄉﹤包括現今中和市、永和﹥。

【政事】政府任命遊火金為鄉長。

1946

民國 35 年

【政事】成立台北縣政府,盡廢日人一切舊制。【政事】正式成立中和鄉,隸台北縣。

台灣省-台北縣-海山區-中和鄉。

中原、枋寮、廟美、瓦 、力行、平河、秀山、外南、內南、頂南、橫路、牛埔、灰 、積穗、秀朗、譚漧、店街、頂溪、中溪、下溪、等二十村

1948

民國 37 年

【政事】第二屆鄉長間接選舉,由 游建池 先生當選鄉長,何芳牒當選副鄉長。【政事】 四月十日 第二屆鄉民代表選舉二十一名當選,呂傳濤為主席。

1949

民國 38 年

【政事】鄉民代表會間接選舉,游建池當選第二屆鄉長、何芳牒為副鄉長。【建設】國民政府遷台,許多其他省市的人士選擇定居在中和地區,增建十個眷村。【行政】衛生所前身省立台北縣保建館中和鄉示範保健站成立位置設枋寮﹤中和路二三二號﹥。

1950

民國 39 年

【政事】 九月二十三日 第三屆鄉民代表選舉三十七名當選,呂傳濤為主席。

台灣省-台北縣-海山區-中和鄉。

中原、枋寮、廟美、瓦 、力行、平河、秀山、外南、內南、頂南、橫路、牛埔、灰 、積穗、安樂、瑞穗、秀朗、譚漧、店街、頂溪、中溪、下溪、上溪、網溪、等二十四村

1951

民國 40 年

【政事】 6 月 1 日 日本鄉舉行第一屆民選鄉長。【建設】秀朗橋創建。

1952

民國 41 年

【政事】 3 月 1 日 第 4 屆鄉民代表選舉二十七名。【建設】 11 月 11 日 創立和聲戲院<即枋寮戲院、俗稱竹仔戲臺>。

1953

民國 42 年

【政事】蕭昌銅當選第二屆民選鄉長蟬連。

1954

民國 43 年

【政事】簽署「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政事】 3 月「台北縣中和鄉地方建設協進會」。【教育】 7 月中和國民學校員山分校改為積遂國民學校。

1955

民國 44 年

【政事】 4 月 17 日 第五屆鄉民代表選舉 30 名當選,呂傳濤為主席。【建設】 8 月 1 日 設立郵政支局,隸台北總局。【經濟】 2 月 19 日 中和市第一次都市計畫公告實施。【經濟】增設第二個溪洲臨時市場。【教育】 8 月溪洲國民學校頂溪分校獨立為頂溪國民中學;中和國民學校員山分校獨立為「積穗國民學校」;創辦省立建國中學中和分部<即今台北縣立中和國民中學前身>。【文化】台北縣文獻委會盛清沂與吳基瑞調查發現位於積穗里、外員山斜地處,原海山神社一帶留有員山子遺址。

1956

民國 45 年

【政事】蕭昌銅蟬連當選選民第三屆鄉長。【建設】成立中和電信局。【教育】創辦中和國民學校興南分校。

1957

民國 46 年

【政事】 8 月成立「台北縣中和鄉溪州地區設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會楊仲佐。【行政】改保健站為衛生所。【教育】私立南山工業職業學校復效立案<至 82 年改名為「私立南山高級中學」>。

1958

民國 47 年

【政事】 4 月 1 日 中和鄉析出秀朗八村政事設鎮,定為永和鎮。【政事】 5 月 18 日 第六屆鄉民代表懸舉二十二名,游火生為主席。【文化】台北縣文獻委會盛清沂又再度調查尖山遺址,秀朗橋頭的右側山坡,即尖山角一帶發現石器和陶器遺物共十九件,並確認為圓山前期文化。

台灣省-台北縣-中和鄉。台灣省-台北縣-永和鄉。

中和鄉有:中原、枋寮、廟美、瓦 、力行、平河、秀山、外南、內南、頂南、橫路、牛埔、灰 、積穗、安樂、瑞穗、永和鎮有:秀朗、譚漧、店街、頂溪、中溪、下溪、上溪、網溪。

1959

民國 48 年

【政事】 12 月舉行第四屆民選鄉長選舉由張鞏當選,並於 49 年 1 月 16 日 就職,因當選票數受質疑,嗣以台北地方法院判決當選無效同年 4 月 4 日 解職。【教育】中和國民學校南分校獨立為「中和市興南國民學校」。

1962

民國 51 年

【政事】江貴元當選民選第四屆鄉長。【文化】 盛清沂 教授編撰《中和鄉誌》。

1963

民國 52 年

【教育】 8 月建立建國中學中和分部,奉命獨立設校,命名為「台北縣立中和初級中學」。

1964

民國 53 年

【政事】江貴元當選民選第五屆鄉長。【政事】 5 月 17 日 第八屆鄉民代表選舉十七名當選,林坤地為主席,林士斌為副主席。【教育】華夏農專建校,至 58 改制為「私立華夏工業專科學校」。

1965

民國 54 年

【建設】 3 月 5 日 板南鐵路<中和縣竣通車, 3 月 25 日 新店線拆除。中和線取代新店線運煤功能,中和開始營業,為三等車站,車站雖設有候車室、月台即雨棚,但因客源不多中和線為辦理客運,而專辦貨運。>

1968

民國 57 年

【政事】 林德喜 先生當選民選第六屆鄉長。【政事】 5 月 12 日 第九屆鄉民代表選舉二十一名當選,呂芳海為主席、游祥雲為副主席。【教育】台北縣立中和初級中學改名為「台北縣立中和國民中學」。【教育】 6 月興南國民學校改名為「台北縣立興南國民小學」。【教育】 6 月積穗國民學校改稱「台北縣立積穗國民小學」。

1971

民國 60 年

【教育】秋,創辦台北縣立積穗國民中學。

1972

民國 61 年

【建設】建福和橋。

1973

民國 62 年

【政事】林德喜禪林當選民選第七屆鄉長。【政事】 10 月第十屆鄉民代表選舉十八名當選,呂芳梅為主席、游象傳為副主席。【經濟】 1 月 7 日 都市計畫公告實施。

1974

民國 63 年

【行政】本是農會改稱為「中和地區農會」。【行政】拓寬原本只有兩線道的中正橋,並開始收費。

1976

民國 65 年

【建設】 9 月完成枋寮活動中心公共造屋。【建設】 10 月「華中大橋」竣工通車。【行政】中和地政事務所成立。

1977

民國 66 年

【政事】【文化】 盛清沂 教授編籇《重修中和鄉誌》。【教育】 8 月 1 日 創辦中和市秀山國民小學<前身為中和國小秀山分校>。

1978

民國 67 年

【政事】 1 月 1 日 呂芳海當選民選第一屆市長。【政事】 6 月 17 日 第十一屆鄉民代表選舉十九名當選,許宗居為主席、游象傳為副主席。

1979

民國 68 年

【政事】 1 月 1 日 油鄉越級改制為縣轄市。【政事】呂芳海為改制後第一屆民選市長。【政事】鄉民代表改為市民代表會,本屆鄉代即第一屆市代。【教育】 8 月 1 日 創辦中和市復興國民小學<前身為珠和國民學校復興校>。

台灣省-台北縣-中和市下轄 43 里。

1980

民國 69 年

【建設】 1 月 16 日 鐵路中和站改為簡易站,由板橋站管理。【教育】 8 月 1 日 創辦台北縣立漳和國民中學。

1981

民國 70 年

【政事】第二屆民選市長由江上清當選。【教育】 8 月 1 日 創辦自強國民小學。【建設】七月完成自強游泳池公共造產。

1982

民國 71 年

【政事】 6 月 12 日 第二屆市民代表選舉二十六名當選,江上清為主席、游明財為副主席<後由游明財改認為主席,補選林再發為副主席>。【政事】江上清當選民選第二屆市長。【教育】 8 月 1 日 中和市景興國民小學建校。【教育】 12 月國防財經學院及國防管理學校併編為「國防管理學院」。

1984

民國 73 年

【建設】興建永福橋。【教育】 8 月創建錦和國民小學<前身為中和國小所增設>。

1985

民國 74 年

【建設】 3 月 1 日 江上清當選中和市第二屆民選市長。

1986

民國 75 年

【政事】 6 月 14 日 第三屆市長代表選舉二十九名當選,游明財為主席、林添福為副主席。【政事】江上清蟬連第三屆市長。【建設】中和市公所由南山路遷至現址景平路 634 之 2 號。

台灣-台北縣-中和市下轄 72 里。

1987

民國 76 年

1988

民國 77 年

【教育】 8 月籌設板橋市第十九國小,至 82 年改為中和市光復國民小學。

1989

民國 78 年

【文化】賴萬年編撰《中和市發展史》。

1990

民國 79 年

【教育】台灣省立中和高級中學創立。【教育】台北縣立自強國民中學成立。【建設】郵局升格為「中和郵局」。【政事】童永雄當選民選第四屆市長。【政事】 6 月 16 日 第四屆市民代表選舉三十一名當選,林建宏為主席、邱獻樹為副主席。【建設】 9 月 23 日 板南鐵路中線停止營業,改闢板南路通往板橋。而舊有之台車運輸稍後皆廢。

1991

民國 80 年

【建設】完成二八張溝渠整治工程。【建設】完成南山溝箱涵加蓋級疏濬工程。

1992

民國 81 年

【行政】 7 月中和市公所成立全省所創「市政快遞系統」。

1993

民國 82 年

【建設】 3 月 10 日第一次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公告。【建設】北二高本市至新竹間正式通車。

台灣省-台北縣-中和市下轄 93 里。

漳和區<分山北、枋寮、漳和、和東、和西五個分區>、秀山區<分七安與十秀二分區>、南勢角<分七景、外南、內南、與東南四個分區>與員山區<分錦和、莒東、莒西、民安與員穗五個分區>。

1994

民國 83 年

【政事】童永雄蟬連當選選民第五屆市長。【政事】 7 月 16 日 第五屆市民代表選舉三十一名當選,林建宏為主席、許進勝為副主席。【建設】台北市防洪計畫之中原堤防完工。【建設】興建排水路連城支線十五寬大排水溝即鄉涵工程完工。【建設】中原堤防工程及三座抽水站竣工。

1995

民國 84 年

【建設】 8 月間中和水門、中原水門交本市公所管理運作。

1996

民國 85 年

【行政】 7 月 11 日本是電信局民營化,改稱「中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北區雙和營運處」。

1997

民國 86 年

【文化】 4 月 22 日 重修《中和市誌》計畫委由中華綜合開發研究院編撰,中和市公所成立會員委員會。【建設】 3 月 1 日 舉辦全民健保,本市為全國鄉鎮市第六類健保人口之冠<近五萬人>

1998

民國 87 年

【政事】 2 月 24 日 呂芳煙當選民選第六屆市長。【文化】《中和市誌》重修完成。

1999

民國 88 年

【交通】 11 月中和地區捷運接駁公車正式通行。【建設】 8 月 1 日 規劃出台北縣第一條捷運觀光路線。中和路、中山路連城路五叉路橋完成。

2000

民國 89 年

【教育】 9 月 26 日 台北縣政府同意南山中學設立中和社區大學。【建設】 1 月 31 日 東西向快速道路中和板橋段完成通車。 4 月公所成立「路面搶修組」。 5 月中和大排水路主流段工程開工,橫路里自來水工程完工。 7 月六部捷運接駁公車全面上車。 9 月內南里自來水工程完工。 12 月鹿寮坑流浪犬之家開張。

2001

民國 90 年

【教育】 2 月 1 日 中和社區大學開始開課。【建設】 10 月 2 日廟仔尾鶴齡交易中心落成啟用。

2002

民國 91 年

【政事】 1 月 26 日 呂方煙當選民選第七屆市長。【行政】 4 月 26 日 復興綜合大樓落成啟用。【政事】第七屆市民代表選舉三十一名當選,許進勝主席,游象賢為副主席。【政事】第七屆市民代表就職。

2003

民國 92 年

【建設】 1 月 28 日 東西向快速道路中和新店段完工通車。【建設】 3 月錦和溫水游泳池興建工程開工。【建設】 4 月 21 日 華中橋橋和路引道工程完工通車。【政事】 6 月 11 日 第七屆市民代表會補選呂禮旺為副主席。

﹙ 資料來源:細說心中和 ﹚

 

古早地名

坊寮

今坊寮里、廟美里、福美里及南山路一帶 ── 雍正年間漳州人林成祖至此招佃開闢,開闢時,因與原住民時有嚴重衝突,而設寮以便輪流守望,初稱班寮,但日傳日久,而稱坊寮。另一說法是當時此街有許多木製板的匠寮而得此名。

山腳

今力行里及力行社區 ── 乾隆 27 年,漳州人林天生在此拓墾,因地處山麓而得名。

坊寮

今坊寮里、廟美里、福美里及南山路一帶 ── 雍正年間漳州人林成祖至此招佃開闢,開闢時,因與原住民時有嚴重衝突,而設寮以便輪流守望,初稱班寮,但日傳日久,而稱坊寮。另一說法是當時此街有許多木製板的匠寮而得此名。

二十八張

今平河里及艾德蒙公司 ── 乾隆 13 年,漳州人林成祖開闢此區。墾殖時,農戶共分得犁二十八張而得以耕作。

水尾

今中原里附近 ── 因地處永豐水圳末端而得此名。

山腳

今力行里及力行社區 ── 乾隆 27 年,漳州人林天生在此拓墾,因地處山麓而得名。

蕉腳  

今中原里一帶 ── 因地帶芭蕉甚多而得此名。

員山子

今積穗里、嘉穗里、瑞穗里及清穗里附近 ── 中和與板橋相臨的地方,因此地山形渾圓屹立而得此名。

牛埔

今錦和及錦昌里一帶 ── 乾隆 27 年,由漳州人林天生開墾,當時地多荒埔,飼養不少牛隻而得此名。

橫路

今橫路里附近 ── 乾隆 13 年,漳州人李成所闢。因此地有一條路由牛埔橫貫今新店的安坑。

鹿寮

今橫路里一帶 ── 乾隆 13 年,漳州人李成所闢。在開始墾殖的時候,常有狩獵者在這裡架屋捕鹿。

南勢角

今頂南里、東南里、崇南里、內南里、外南里、復興里、和興里、景安里、景平里、景新里及景福里等一帶 ── 乾隆 13 年,漳州人呂德進所開墾,此地居於中和地區南方山麓。另一說法是地處坊寮以南突入平原,故得此名。

龜崙蘭

今竹林里、中興里、網溪里、復興里、頂溪里、上西里、後溪里、中溪里、下溪里和成功里

秀朗

今八秀社區、安樂、安平、中安及安和等里和永和市的永貞、智光、民俗、得和及光明等里一部份 ── 為平埔族凱達格蘭族秀朗社的名稱,荷蘭戶口表曾記載為 Chiron,Siron,Sijouron 等,裨海記遊寫為繡朗社,番俗六考作為秀朗社

灰窯

今灰窯里 ── 因此地曾設窯燒製石灰而命名。

瓦窯

今瓦窯里 ── 因此地曾設燒窯製磚瓦而命名。

雷朗

為平埔凱達格蘭族社部落名。雷裡社的平埔族人因為漢莊加蠟仔庄的興起,南遷到相距 四公里 新店溪南方的秀朗社合併,形成雷朗社。

漳和

今漳和里、平河里、力行里等 ── 此地是由漳州人所開闢,取名漳和意謂漳人和睦相處。

廟美

今廟美里一帶 ── 因此處的廣濟宮及福和宮,建築宏偉,美麗而得名。
中坑 : 今錦和里及灰里等 ── 中和地區南部山麓地帶,其地名的起源,可能是因為處在藤寮坑及暗仔坑的坑谷之間。

四十張

今積穗里、嘉穗里、瑞穗里及清穗里的一部份 ── 位於中和地區西北方與板橋市交接處,其名與耕墾地積多少有關,張就是張犁的略稱,每張犁為 五甲 大。

頂溪州

今秀朗路二段三段一帶 ──  臨新店溪上游故名。

下溪州

今下溪里和中溪里 ── 臨新店溪下游故名。

﹙ 資料來源:中和庄文史研究協會網站 ﹚

   
昔日之中和八景
 
1 、 尖山晚渡

尖山位在今景平路往景美地區的秀朗橋頭和秀峰街口,現在是板橋憲兵隊中和分隊使用。因山勢尖聳所以命名為尖山腳,東臨新店溪聳然疊翠,以前設有渡口往返於景尾 ( 今景美 ) 之間,每天黃昏兩岸搭乘渡船往來的人數頗多,形成了一幅熱鬧的景象。以林芷香撰詩云:「尖山山下古津頭,遠近婦人共一舟,船過急流無勇退,祇因日暮費勾留。」 自從建了橋廢渡後,已經無法體會昔日晚渡的情景。不過軍方的使用,免除了公寓林立的命運,倒保留了尖山蒼翠的風采。

←昔日尖山晚渡 (照片來源:中和庄寫真集

2 、 璧湖石怪

位於中坑牛埔一帶,在圓通寺後山山脈,名為柯子崙山,又名石壁湖山。岩質地是砂岩層,天然石塊容易風化形成怪石的奇景,形狀像猛獸蹲著一樣,又像魔鬼站立似的奇形怪狀,稱其為奔獸,蔚為奇觀。以前有葉建寅撰詩云:「閒看璧湖石似獅,奇形怪狀轉驚凝;牧童日日窺來慣,戲坐揚鞭作馬騎。」

←璧湖怪石 (攝於93.12.11)


3 、 潭墘甘泉

潭墘原本指河川旁邊的意思,在潭墘水源地﹝現今永和水源路一帶﹞,以泉水甘美著稱,據說當時有專門從遠方來取泉水煮茶的人。現在於該處設自來水公司,附近地區也已開闢為中和四號公園,有香蓴撰詩曰:「潭乾靈地出靈泉,冷冽清甘飲欲仙,我正詩腸枯渴甚,願分一勺試茶煎。」

中和四號公園 ─
←昔日潭墘甘泉(攝於93.12.5)

4 、 石門灘音

位於舊橫路石門﹝今為興南路三段﹞,原址清幽,石門路沿著一條清流走到一個大轉彎處,出現天然奇景。溪流兩旁大塊岩石形狀看似石門,有著鬼斧神工之妙,溪流底部多為礫石,水流經過急轉彎的地方激盪後發出鏗鏘的聲音,如同美妙的音樂因而得名。石門灘音因為地處偏僻,早就被大多數人遺忘,但順著溪流看過去,兩邊的石門依舊矗立著。只可惜受到上游工廠的不當開發以及垃圾處理場所排放的廢水影響,使溪水污穢不堪,就像死水一般,如果未來能好好的整治,應該可以恢復往日美麗的景緻。有孫禹平撰一詩充份表達了勝景給文人的感嘆。曰:「谷口石門煙景融,灘音晝夜西向東,問渠何事潺湲急,流盡年華感不窮。」

←石門灘音 (照片來源:中和庄寫真集)

5 、 福和鐘聲

      原本位於中和庄廟仔尾,今廟美街的福和宮,清朝舊稱為五穀先帝廟,日據時代稱為福和禪寺,終戰後改稱為福和宮。前方臨近溪邊,原本有小舟往來,今日溪流成了排水溝渠,四周圍公寓樓房包圍,攤販林立,昔日的景緻已不再。林孔釧撰詩曰:「福和寺對員山瞑,暮色蒼蒼萬籟沈;鐘動月明清韻逸,隨風直上白雲深。」

福和鐘聲 ─
←廟美街的福和宮 (攝於93.12.12)

6、 員山遠眺

       今日的積穗員山子,為中和地區西北部獨立的一個山頭,與圓通寺所在的山頭遙遙相望,昔日板橋文人黃智武築室在此地。名叫「小琬山莊」,因而馳名。從山頂向南可以看到圓通寺,向北可以遠眺淡水河及觀音山一帶。有遊春暉撰詩曰:「員山山上小閒遊,四面風光兩眼收;十里平原香稻熟,炊煙一抹起漁舟。」現今員山北側有興建員山公園。現今員山公園原可遠眺淡水河、觀音山,但已被大廈隔絕。

昔日員山遠眺 (照片來源:中和庄寫真集)
7 、 網溪泛月

        在今日永和市中正橋附近的河域,人稱網尾寮溪,民國八年士紳楊仲佐(楊三郎之父)結蘆在此地,名叫網溪別墅。據說想模仿王維輞川別墅的意境,因種植菊蘭及奇花異草而聲名大噪。每到花開的季節許多人從對岸的川端町渡河來觀賞,因此形成了月下舟船往返絡繹不絕的奇觀。故有詩云:「乘搓放浪隨鷗去,擊揖高吟載月回;也似東坡遊赤壁,夜深有客共追陪。」網溪別墅在今日的永和市博愛藝術街,保存完整,在旁邊新建的楊三郎美術館﹝永和市博愛路 7 號﹞,是中永和地區唯一的美術館。

網溪泛月 ─
←楊仲佐立於昔日網溪別墅
(照片來源:中和庄寫真集)
   

8 、 永和暮潮

        今中和市中原里,永和市中正橋新店溪一帶,昔日淡水河河口大海滿潮時就會上溢到這裡,與河水互相激蕩,到日暮低垂的時侯,漁舟利用潮汐的往返泊集在此地,更顯得景緻迷人,蓬川曾撰詩曰:「日殘潮退曲江隈,水色山光分外佳;舟子卻欣方水漲,推移省力好安排。」

←永和暮潮 (照片來源:中和庄寫真集)


中和聚落的形成與變遷

清代閩粵籍移民至中和地區大多溯淡水河而上,到新店溪流域地區拓墾。枋寮街、蕉腳庄( 今中原里一帶 )、員山仔庄( 今積穗里、嘉穗里、瑞穗里及清穗里附近 ── 中和與板橋相臨的地方 )、南勢角庄( 今頂南里、東南里、崇南里、內南里、外南里、復興里、和興里、景安里、景平里、景新里及景福里等一帶 )大多是漳州人移居墾耕之地。龜崙蘭庄( 今竹林里、中興里、網溪里、復興里、頂溪里、上西里、後溪里、中溪里、下溪里和成功里 )多為泉州人。根據一九二六 年的統計,中和庄(今中、永和〉已有一萬二十五百位漢人,其中 漳州人 有八十八百位, 佔 65% ;泉州人有二十四百位,佔 25% 。 在中和的聚落開發中,形成許多以姓氏為主的聚落,最有代表性的包括有何姓、呂姓、林姓、范姓、游姓等。林姓人中以清代的林秀俊先生和林本源家族最有名:

1 、 林秀俊先生

於康熙末年,以弱冠之齡離鄉背井,從福建漳州遠渡重洋來到台灣,擔任通事和投入拓荒事業。

←位於民權大橋旁的林秀俊墓園
(照片來源:中和庄寫真集)

 

2 、 林本源家族

 

於乾隆四十三年由林應寅攜子林平侯渡海來台教書和經商,至其後代林維源,全力支持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設防、撫番、清賦等各項措施,對台灣發展鹽、米、糖、礦、工、商、交通運輸和文教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是台灣近代化的大功臣。

←使林本源家族聲勢達到鼎盛的林維源先生
(照片來源:中和庄寫真集)

 


3 、 外省籍移民

民國三十八年,國民政府在中國內戰失利,造成近兩百萬內地人口遷至台灣,其中包括約六十萬人的外省軍人,民國五十九年,中和地區成為政府「首都防空疏散政策」計劃下的住宅區,因提供部分公教人員的住宅,員山、漳和、南勢角、秀山等形成以眷村為主的區域,也是外省籍移民的聚集地。

↑50年代所見的台貿一村(照片來源:中和庄寫真集)
↑ 現今的飛駝社區眷村(攝於 93 . 10. 31 )
4 、 緬華僑移民

民國六十年,中和地區移入緬甸、雲南、韓國等地的華僑以及經濟快速移入的城鄉移民,華僑來到台灣定居的原因不一,緬甸華僑移民的原因主要是該國的政權不穩定,民國五十三年和五十六年先後發生兩次嚴重的排華暴動,大部分的緬甸華僑離開原居地。而也因工商業快速發展,來自各地城鄉移民入駐,致使中和的工廠、住宅如雨後春筍般興建起來。

   
中和的產業發展

中和市在清代和日據時代,就已商業興盛、礦業發達,主要是因為交通方便 --- 鐵路、水運津渡、道路運輸。現在因橋樑的興建,已無水運津渡,加上道路的拓寬和北二高的經過,使得中和市交通更見四通八達。

 

昔日農民辛苦耕作的景象→

(照片來源:林德福先生提供 中和庄寫真集)

 

↑ 中和市微星科技(攝於 93 . 12. 12 )
↑ 中和市德州儀器 (攝於 93 .12.12 )
 
(資料來源:細說心中和)
   
交通的演變

中和市在清代和日據時代,就已商業興盛、礦業發達,主要是因為交通方便 --- 鐵路、水運津渡、道路運輸。現在因橋樑的興建,已無水運津渡,加上道路的拓寬和北二高的經過,使得中和市交通更見四通八達。

1 、 鐵路

中和市曾有鐵路縱貫線中和支線一段,又稱 板南鐵路 。自縱貫鐵路 板橋站分支東行至中和南勢角 為止,專門運送煤礦、磁土、水泥,不營客運。
板南鐵路於民國五十四 年通車,成為當時中和與板橋之間的重要運輸管道,全長 5. 3 公里 ,貫穿中和,並與中正路、中山路、連城路、南山路相交。後因民國七十 年代磁土停產,鐵路局評估經濟效益大不如前,而且此鐵路將中和市截成東西兩半,影響地方繁榮發展,終在民國 七十九 年停駛,並於民國八十 年拆除。

前後行駛 25年 的板南鐵路
(照片來源:中和庄寫真集)
板南鐵路現已廢除鋪建成為板南路
(攝於 93.12 . 12 )
2 、 水運津渡

中和市瀕臨新店溪,在還沒有橋樑的時代,中和來往各地區都必須透過水運津渡、越過新店溪到外地去。

昔日水運津渡概況表(資料來源:中和市志)

渡名

位置

通達地

河寬(m)

創設日期

經營狀況

渡資

每日過渡
人數

備考

水尾渡

中原里
新店溪

中和 ~
台北市

330

不知

鄉公所
招標營業

人:一角
車:二角

300

華中橋完成
遂廢

秀朗渡

秀朗里
新店溪

中和 ~
台北市

150

光緒 18 年

鄉公所
招標營業

人:一角
車:二角

200

秀朗橋完成
遂廢

網溪渡

網溪里
新店溪

溪州 ~
台北市

180

光緒 18 年

鄉公所
招標營業

人:一角
車:二角

700

中正橋完成
遂廢


3 、 橋樑

現在中和市最大的的橋樑有兩座:秀朗橋(民國四十 年興建)和華中橋(民國 六十五 年通車),橋樑通車後,水運津渡遂廢。

(1)秀朗橋:連接本市與新店市。由中和市景平路東行上秀朗橋,則可抵新店市

(2)華中橋:橫跨新店溪,連絡台北市萬華及中和市中原里,為本市的南北幹道,也是台北市南下的主要通道之一。

4 、 道路

日據時代本市已有中山路、廟美街、枋寮街、南山路、景新街、安樂路、興南路、員山路等道路。都是石子路,並無任何柏油路面存在。光復後,道路修建、拓寬工程不斷。民國六十五 年華中橋興建完成,後來通往台北市的幾條道路拓建完成,通往板橋的中山路、通往新店的景平路、通往土城的連城路也實施拓寬工程,再加上北二高經過中和市,促使本市交通四通八達。

後記

在查中和演變史的資料時,我們花費了不少精力,努力去採訪、調閱以前的資料還有用電話問有關中和市的鄉里名稱,更把中和的史表不厭其煩的逐字不漏打下來,有好幾頁,很辛苦;但我們還是堅持-事情是不能做一半的,半途而廢的結果是離成功越來越遠的。不管是我們還是大家,這個道理是需要親身體驗才知道的, 在想放棄的時候必須以此句話來克服一切!

關於中和的演變,我覺得在交通上、里的名字上、產業上還有歷史上變更了許多, 在我們尋找資料的途中,了解了中和市的名稱由來,原來中和市這個名字是一再的改過,或許是時代在改變也或許是觀念不同,才使以前中和庄這個地點的名稱一直改變到現在的中和市,而這裡的產業也由農業漸漸轉為工商社會,昔日著名的八景,有些已消失,有些還存在著,它的絢麗歷史就由我們來幫大家回顧!它曾經的光彩就由我們來替你尋找!就在此讓你看見它昔日的丰采!

 

※參考文獻:
1. 陳澤琪。細說心中。 中和庄文史研究協會。
2. 賴怡靜。北縣文化第 80 期。 北縣政府文化局。
3. 中和生活便利通。 中和庄文史研究協會。
4. 中和庄寫真集。 中和庄文史研究協會。
5. 中和市志。 中和市公所。    

參考網站:
1.中和庄文史研究協會網站 http://www.hotown.org.tw/
2.中和市公所 http://www.junghe.tpc.gov.tw/
3.台北縣地圖導覽 http://liveshow.idv.tw/travel/tpsright.ht
m
※附註:本網頁背景音樂取材自「midi音樂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