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介於印度和中國兩大聞名古國之間,文化深受其影響,因此也有豐富的文化傳統,但經過長久演變及自我文化成長,緬甸也發展出獨樹一格的文化特色。緬甸一年當中有四大傳統民俗節慶,其習俗大多緣自佛陀時代,與佛教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介紹「緬甸街」少不了要介紹緬甸歸僑在中和華新街舉辦的兩大傳統節日,一是潑水節,一是點燈節,體會一下「緬甸街」的異國風情。
緬甸潑水節是緬曆的新年,是緬甸一年所有節慶中最重要的一個活動。篤信小乘佛教的緬甸,在每年緬曆的一月,大約是在中國清明節後的第七日,也就是四月十三日至十六日為潑水節( Thingyan Festival ),其意義和中國春節一樣。緬甸人稱為「正月水祭」,緬語稱為「登將」,意思是「換歲過渡時期」,意即新的一年快開始了,緬甸新年是在潑水節換歲過渡時期結束後才開始的。整個儀式過程歷時三至四天,其中前三天是送舊,最後一天是迎新。
緬、泰等國人認為水是純淨的象徵,是生命的源頭,是萬物之神,因此人們在過年時,除了一早起來沐浴淨身、盛裝打扮,還呼朋引伴,前往僧寺佛像前,舉行浴佛禮,在浴佛禮讚的過程之後,親友間便互相灑水,就開始持續好幾天的潑水節來慶祝新年。每年到此節日舉國歡騰、熱烈慶祝,大街小巷人人皆瘋狂,互相潑水,意在為對方洗淨過去一年的霉氣、污穢與罪惡,以潔淨之身迎接新的一年,在新的一年重新出發。
潑水節的潑水方式有等級之分,對待長輩通常以枝葉沾水輕灑幾滴,意思到即可。另一種則瘋狂的大潑其水,被潑的人還不能躲,說是會躲掉福氣。而年輕男子也會藉「潑水」對心儀的女子一表衷情,傾訴愛慕之意。
潑水節起源於何時,已不可考。在我們訪問的過程中,聽到了兩種捷然不同卻又饒富趣味的傳說。
◎ 傳說一:
相傳三國時代,南蠻王孟獲不服,起兵造反,多次潰敗,而經歷了大將忙牙長、金環三結、兀突骨、木鹿王、朵思王戰死,部下董荼那、阿會喃叛變被殺,妻子祝融與自己多次被俘,「盤蛇骨諸葛亮火燒騰甲兵」等等事件,「七擒七縱」後,誠心歸降諸葛亮。
諸葛亮看到南蠻人民智未開,衣不蔽體,於是教他們用打仗時用的旗子做成沙龍,穿在身上,傳說是緬甸服飾「龍基」( longyi )的濫觴。又時值四月,正是緬甸最熱的月份,又教他們潑水,以消暑氣,演變成今日潑水節的習俗。
(註: 此傳說係出自訪問華新街資深緬僑 溫金生 先生的說法。 )
◎ 傳說二:
傳說宇宙初期,住在離凡間有三百三十六萬里的帝釋(古印度的氣象神),在蘇迷盧山聽說人間有一位精通天文地理的大師,善於卜算;於是降臨凡間化身凡人,測試大師,「大師,您可知道忉利天主帝釋時在哪?」大師屈指一算回答:「帝釋不在蘇迷盧山頂,已來凡間。」帝釋聽罷微笑坐在木頭上,左手叉腰,右手托腮說:「那麼離大師處所有多遠呢?」大師又低頭計算並驚訝地抬頭注視帝釋說:「你就是帝釋。」帝釋大加讚許,隨即返回蘇迷廬山。
一天,阿斯(梵天王)與帝釋討論「一年內最禁忌的日子是哪一天?」帝釋說:「將現在年紀用七除,剩下的數目就是。」阿斯卻說要用三乘再用八除才對。兩人為此爭議不休,只好下凡請教大師,並議定錯誤者將接受斬首的處罰。大師宣佈梵天王阿斯算法錯誤,帝釋雖不想斬阿斯首級,不料梵天王竟以坐禪方式使自己的頭自然斷落!梵天王頭斷落後,帝釋即命太師把北方發現名為「丙伽拉」的象首砍下回來,帝釋將象首置於阿斯的頸項,並淋灑神水,有了象首的梵天王阿斯復活成另一位神。此即中國佛學典籍所謂的「象面者」又稱「歡喜天」。(天 - 天神)
象面者(歡喜天)
要如何處置梵天王阿斯的頭呢?拋入海中?海水會乾涸。置於陸地?陸地一切隨即被火焰吞沒。唯一處置方法,就是命七位天女每日輪流捧托(天上一日凡間一年)。
敬奉梵天王的忻都教徒(印度教徒)相信,誰能將梵天王頭上流出的血塗抹在身上,其人將福澤無窮,基於這種信仰,忻都教徒在四月節慶時用紅色水當作梵天王的血來淋灑,表示祝福。但絕不向異族、異教徒淋灑。
緬甸與印度兩國緊鄰,因此在宗教上深受古印度影響。西元一O四四年阿諾西達王統一國土建立巴岸王朝 十六 世紀,緬甸洞吾王朝三位君主,莽瑞禮、莽應南和莽應里,文字武功最強時間,分別統治泰國、寮國和柬埔寨,宗教文化就此傳播。這也是為什麼泰、緬、寮、柬都同時慶祝潑水節的傳說。
(註: 此傳說流傳較廣,是參考緬甸歸僑協會九十三年五月一日出刊的「中緬報導」中由理事長蘇良音撰寫的文章 —2004 浴佛、潑水、過緬年。)(而蘇理事長又參考緬甸文化研究學者陳孺性 「談緬族人的新年 ─ 潑水節」文章 。)
緬甸歸僑大約有三萬人寄居在中和,而華新街更是聚集了四十多家的緬甸美食。民國八十六年(西元一九九七年 )緬甸歸僑因思念故鄉,自發性地在華新街舉辦「中和緬甸潑水節」,他們搭建臨時的表演舞台,表演緬甸歌舞,並在舞台對面設置潑水區,台下無論男女老少遇人就潑水的瘋狂水仗,伴隨台上緬甸勁歌熱舞的演出,交織成一幅熟悉的景象,讓參與的民眾恍如置身於緬甸新年的街頭。
這次充滿緬甸異國風情的民俗節慶演出,吸引了台灣本地居民的好奇與興趣,也引發中和市公所的關注。翌年起即由中和市公所,並獲得國代杜震華、議員游文煌等支持,將整條華新街實施交通管制,擴大規模舉辦「 1998 年中和市第一屆潑水節」。
一九九九 年為了吸引更多本地民眾的參與,也為了使族群更了解和融合,及促進地方經濟繁榮,市公所更將活動場地移師到南勢角捷運站旁的廣場。
至二OO一 年更成為台北縣推動「一鄉鎮一特色」中和市的年度文化活動,正式編入台北縣「文化曆」,成為台北縣二十九個鄉鎮市中獨有的文化風貌。
到了二OO三 年因國內缺水等因素,活動差點停辦,緬甸歸僑協會,不忍活動中斷,經立委關沃暖、朱佩瑛議員等人支持,仍於二OO三 年四 月十二 日 完成「浴佛 祈雨 過緬年」的潑水節活動。
二OO四 年因各種因素再次面臨停辦,在緬甸歸僑協會努力籌畫下,縮小規模在忠孝街「緬甸佛教弘法會」繼續舉辦。潑水節活動在中和南勢角舉辦至今已有 六 、七 年的歷史了。
主辦單位通常選擇一個接近緬甸潑水節的星期六或星期日舉辦。慶祝活動包括大型車隊遊行、民間遊藝表演。 先由 中和緬寺的法師們為眾人誦經祈福 ,法會上備有蒲桃枝葉和盛滿香水的法器-銀缽 ,讓民眾以枝葉沾水淨身,祈望離苦得樂 ;在各級政府官員及民意代表身著緬甸傳統服飾舉行開幕儀式中展開。 並表演富麗堂皇的緬甸皇家祈福舞、皇家公主舞等。
緬甸華僑這些小吃店們也會準備許多緬甸當地的美食來招待每一個人;有的民眾穿著輕便雨衣,拿著水管、帶著水桶、水槍或水球,瘋狂潑水,和台上載歌載舞的緬泰傳統歌舞以及遊行的隊伍,鬧成一片。 清涼的水伴隨著國際語言 -- 歡笑聲,肆無忌憚的向路人全身攻擊,整條街藉由大量的水,感染新年歡愉的氣氛, 往往造成南勢角華新街一帶交通癱瘓的局面。
將你的祝福藉著清水分享給別人(各媒體爭相報導 )
盛滿香水的法器-銀缽
中和潑水節,雖然沒有緬甸故鄉的盛大,大家仍沉浸在互相潑水的歡樂中,總算稍許解了思鄉的情結。另外,這個節日可說是緬甸華僑和當地人一個相當重要的溝通橋樑,在此可以欣賞到緬甸的古典舞蹈及民族服裝,讓台灣在地人更了解緬甸的傳統文化。藉南勢角捷運站之便,每年此時的確吸引許多外地觀光客光臨中和烘爐地、興南夜市以及光顧四十多家緬甸美食,帶動地方的繁榮及促進族群的融合。
( 活動照片由中華民國緬甸歸僑協會提供)
點燈節跟潑水節一樣都是緬甸盛大的節日,大概相當於中國的中秋節。傳統習俗中,緬甸每年有 4 個節日要在晚間點燈燃燭慶祝,華僑統稱為點燈節。這四 個節日分別是緬曆的 四 月十五 日 結夏節、 七 月十五 日 解夏節、八 月 十五 日 光明節及 七 月十五 日 拜塔節,其中 七 月十五 日 (大約陽曆 十 月)的點燈節又叫「解夏日點燈節」,是落在佛制僧眾結夏安居 第三個月的月圓日,即夏安居齋戒結束的解夏日。緬甸人深信每年 七 月 十五 日 日落時刻,點燃燭光,就能迎接佛陀返回人間。入夜處處燈海,全緬各地數不盡的佛塔被一串串的小燈點綴得五光十色。
虔誠的緬甸人民會在節慶期間奉獻功德衣 給僧侶,年輕人還要準備禮品向長輩表達敬意。到了晚間,人們要到佛寺去拜佛,佛塔上所有的燈都點亮,高大而塗了金的佛塔在夜空中閃閃發亮,不少的人坐在基座的地上聊天來感受節日的氣氛;也有很多人在空地上點很多蠟燭或小油燈,無數的小油燈或蠟燭組成很大的圖案。點燈節期間所有佛寺和各家各戶都點燃油燈、燈籠;市區內外,到處都搭起燈棚,街道上的建築物也裝上五光十色的燈泡,夜空中還升起各式各樣的煙火、燈籠,歌舞歡騰,遊人整夜川流不息,盛況空前。在鄉間,人民除了點燃燈火之外,又有放河燈、放天燈(亦稱孔明燈)之風俗。時至今日,點燈節已成為緬甸人一年中最大的民俗節之一。
據緬甸人的說法是,釋迦牟尼佛在修成正果後第七年的 四月十五日 ,在印度的舍衛城南門的一顆芒果樹下,表演從眼睛耳朵或鼻孔內同時噴出水與火的雙神通,觀看的信眾很多,表演後佛陀突然騰空而去,信眾看不見佛陀,就問其弟子阿那律,阿那律說,佛陀已前往忉利天,將在那裡結夏安居,須經過一夏九旬到 七月十五日 才再返回人間,佛陀降臨地點則在僧迦舍城,於是信眾在 七月十五日 日落時刻,點燃火把歡迎佛陀降臨,就是解夏日點燈節的由來。
曾旅居緬甸多年的緬甸僑胞,雖已定居祖國,但對這樣一個記憶深刻的節日仍念念不忘,因而透過中華民國緬甸歸僑協會及立法委員關沃暖、中和市長呂芳煙、台北縣議員朱珮瑛等全力支持下,向僑委會、台電、中和市公所爭取主辦「光明點燈節」活動。
這項具有特色的「光明點燈節」的活動,在華新街夜晚萬家燈火中,在舞龍舞獅的前導下,點燈儀式於華新街七十三 巷口展開;另外,還空運緬甸傳統燈籠分贈來賓。配合著緬甸皇家舞蹈、迎燈舞、緬甸相聲、鄉間雨傘舞及中、英、緬流行歌曲的帶動下,讓這些由緬甸返台,居住在中、永和地區約三萬人的緬甸歸僑,在認真打拼中紓解緊張壓力,一解思鄉之愁;同時也將緬甸特有的風情與國人分享。
中華民國緬甸歸僑協會在華新街共舉辦過三屆的「光明點燈節」,分別是在民國九十 年十一 月二十四 日 和 九十二 年十一 月十五 日 ,及九十四 年 十 月十 日。歸僑協會理事長說:這項活動以後還會年年舉辦,不讓這麼有特色的文化習俗失傳,要讓在台的緬華時常有機會回味這難忘的故鄉情調。
(
活動照片由仲豪於2004、10、10華新街現場拍攝)
佛陀時代,由於印度夏季雨期長達三個月,為禁止出家人外出而聚居一處以致力修行,佛陀乃訂定 四月十六日 至 七月十五日 為安居期,稱為僧安居。安居首日稱為結夏,圓滿結束日稱為解夏,故稱「結夏安居」。
安居又稱禁足,安居的僧眾嚴禁出入道場,因為安居期間,亦是草木、蟲類繁殖最盛時,恐外出時易誤傷害生靈,而招引世譏 。 安居期間,嚴禁外出,但若半途欲離開,必須請假得到僧伽允許方可離去;若有違規者,即得惡作之罪,稱為「破安居」(或破夏),將失去接受安居施物分配之資格。 此三個月中,出家眾結界安居,非為父母師長及三寶事,不得出界,稱為「三月結夏,九旬安居」,以致力修行、專心辦道。
安居結束時,應作自恣、解界、結界、受功德衣等四事。此時大眾人人身心清淨,甚至有人因此證悟,佛陀感到欣悅歡喜,故又稱「佛歡喜日」。
功德衣 即僧眾所穿的袈裟,是在結夏安居三個月結束後的第一個月內,信眾施予參加夏安居的僧眾的衣物。夏安居日結束時還是雨季末尾,四處仍潮濕泥濘,衣服晾曬不易乾爽,因此由信眾奉獻功德衣,便於僧眾們遠行遊化。功德衣的製作有一定的剪裁規格,現在信眾多半捐獻現金取代。
緬華佛教弘法會中信眾奉獻的功德衣,盥洗用具及現金
二OO四 年緬甸公共假日(國定假日)註:二OO四 年的潑水節假日比往常多一天係因為閏年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