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人的故鄉

移住民的拓墾與開發

  三重這塊地方在漢人未來開墾前,主要是平埔族凱達格蘭族(Ketagalan)武勝灣社的漁獵之地,之後,隨著漢人陸續開墾,人口漸多,聚落方才形成。就文獻上所知,最早向官府提出開墾三重一地的是「陳賴章」此一合股公司,他們在康熙四十八年(一七○九)時,即申請包含現今八里、關渡、士林、艋舺、新莊等地在內的開墾範圍,後因多種因素,僅開發今台北市區,至於淡水河西岸三重、新莊、蘆洲等地並未直正開發。

   隨後而來的是福建貢生楊道宏的申請案,楊道宏在壅正五年(一七二七)時向官府提出開闢淡水河西岸平原,至此,三重才真正進入開闢期。不過,由於契約文獻資料上的缺乏,當時三重一地到底由誰來負責開墾,並不清楚。之後,到乾隆年間,據文獻上的記載,三重一地已有福建泉州、漳州人士到此開墾。

清初地圖三重位置依然不明(圖片掃瞄自《三重埔風情畫》)

   今三重全境多是在乾隆十餘年間開闢完成,如乾隆十年(一七四五)時,就有泉州同人林、葉、王、蔡、李姓等墾戶開今大有、頂徒、陡門頭、五穀王、中莊、後埔、竹圍子等地。至乾隆十三年(一七四八)時,則有林姓墾戶開墾過圳、田心子、大竹圍菜寮等地。在隆十五年(一七五○)時還有蔡姓、林姓、葉姓等戶開六張子、三張仔、後竹圍、下竹圍等地。另漳州安溪人陳姓墾戶亦在乾隆十年(一七四五)時開墾德厚里竹圍子一帶。至於三重東北端的溪尾地區,由於土地形成較晚,是以開墾較遲,在契約資料中還可看到在輸隆末年及嘉慶年間,泉州同安葉姓、陳姓族人還繼續開墾新淨露出來的沙洲地。

   由於三重為一沖積平原,土壞肥沃,相當易於開墾,是以吸引許多移墾者的目光。無論呼朋引伴直接從對岸福建至此移墾者,或在台他處定居風聞而移居者,他們在此從事農業的開發與經營,不多久,聚落便形成,至遲在清同治十年(一八七一)時,官方文獻上就已出現「三重埔莊」的名號。
以上資料編整自《三重埔風情畫》168-173頁、《三重市志》32-39頁

人口的變遷


早期三重傳統聚落大宅第景象(林邦興提供)
  由於三重發展較遲,早期多屬傳統農業聚落,人口增長有限,即便到二十世紀初,據日人在明治三十八年(一九○五)的統計,當時三重人口也僅一萬人左右,至日人敗戰前夕,三重人口亦不超過二萬,顯見四十年間三重人口增長不到一倍。迨戰後國民政府來台至民國三十八年,在短短四間,三重人口隨即暴增至三萬四竹餘人,顯見此波隨政府來台的「外省移民浪潮」與政府為防止中共犯台所實行之「防空疏散政策」對三重人口數量上影影響。

   民國五十年代後,由於台灣工業起飛,需要眾多工業勞動人口,三重距台北最近,交通方便,但因長期受水患所苦,物價與房均較彼岸台北低廣,是以工廠陸續在此設立外,也成為中南部青年勞北上謀識落腳之處。即為此故,三重人口年年激增,至民國五十七年,人口已超過二十萬;至民國六十七年時,人口更增至三十萬,此波「島內城鄉移民」浪潮不但使三重人口在數量上明顯增長,也使得相對應的居住環境品質惡化、市街狹隘髒亂、交通設施不足及犯罪率增加等問題提早在三重一地出目。

   據統計,三重在民國六十年代以前的人口來源,除自然增加外,移入者多源出彰化、雲林及嘉義三縣,是以三重無論在風土民情、信仰組織、節日慶典與市鎮構造上可謂與中南部三縣有高度同質性,另如母語(河洛語)的使用也較頻繁,政治理念也較傾向當時的黨外熱力-民進黨,在台北都會區內的衛星市鎮中可說是一個較具草根性格的城市。

   三重人口持續增長的結果,至民國八十一年時,人口已突破三十八萬,此一數字超越可為省轄市之人口數甚多,且在台灣各縣轄也僅次於北縣首府板橋市。唯此後至今十餘年間,三重人口數仍約略維持這個數字,顯見三重人口增長已趨飽和,除自然增加外,社會增加之移入與移出者約略相當。

三重天台廣場是縱貫南東來北往重要據點
(石中興攝影)
以上資料編整自《三重埔風情畫》173-176頁、《三重市志》32-39頁
碧華國中--現代公務員 版權所有 © 2004-2005 BHJH-Modron Officeholder.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議使用IE5.0以上版本 1024*768瀏覽 | 安裝Flash 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