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gif

 

植物染區分為洋蔥染檳榔染藍染

壹、洋蔥染:

        利用洋蔥不同部位煮出的染液,所染出棉布的色彩有明顯的差異,洋蔥皮染液染出

    的棉布呈色深,而洋蔥肉染液呈色淺,因此色素多集中於外皮上。

    一、材料與工具:洋蔥果肉、洋蔥皮,明礬、醋酸鐵、醋酸銅,小蘇打、洗衣粉、胚布                     橡膠盆子、鋼鍋、量杯、瓦斯爐、防水手套、長筷子、濾網、秤。

    二、方法及步驟:

       (一)布的精鍊(去漿):

            1、目的:把布料纖維上的雜質去除掉。

            2、精鍊劑:弱鹼性物質(例如:小蘇打)+介面活性劑(例如:洗衣粉)。

            3、方法:

              1)秤布的重量,依比例加入精鍊劑

              (2)水先加熱至30~40度,加入精鍊劑溶解。

              (3)將布弄濕並擰乾後放入(要使布展開)。

              (4)煮開後,火關小,煮30~50分鐘,過程中需時常攪拌。

              (5)熄火、降溫後 → 用水清洗數次 →脫水

              (6)晾乾、陰乾。

        媒染

            1、目的:固色,染料與金屬結合後穩定性較好。

            2、媒染劑:明礬、醋酸鐵、醋酸銅

            3、方法:(1) 先秤布重,依比例加入媒染劑

                     (2)水先加熱至30~40度,加入媒染劑溶解

                     (3)將去漿過的棉布,分別放入媒染液中浸泡媒染

                     (4)浸泡期間需經常攪拌,媒染約1小時

                     (5)擰乾→用水清洗數次→脫水

                     (6)晾乾、陰乾

        煮染液

            1、將材料剁碎,加水(水量為布重的40倍)煮開20分鐘後,冷卻、過濾。

            2、依照比例加入實際所需用量。

        染色

            1、煮染:將布投入染鍋中加溫染色,染至水開後轉小火30分鐘(期間要不停                      地攪拌,不能讓布浮出水面的時間太長,以免局部過度氧化,造成                      染色不均勻)。

            2、降溫,浸泡2小時。

            3、水洗:撈起染好的布,以水清洗數次,再以脫水機脫水。

            4、晾乾、熨燙

        (五)洗滌:(一個月後)

            1、目的:藉由用清水洗滌來探討去漿棉布與不去漿棉布之固色效果。

            2、方法:分別將染布分為三部分,一部份不處理當作對照組,其餘分別依下                      列方式洗滌。

              (1)搓洗:於水龍頭下,利用流動的水,以手工進行搓洗,每30分鐘扭乾                          熨燙一次,共3次。

              (2)浸泡:將棉布置於等量的水中,進行浸泡漂洗,依下列時刻予以換水                          最後再扭乾、熨燙。

、檳榔染

        檳榔的屬名Arecae由馬來西亞土名拉丁化而來,其種名catechu則是馬來語的「一     種從植物中提煉出來的液汁」之意,由此可見檳榔可以用來做為天然染料。(參考自塔     山自然實驗室網頁)。檳榔在一般人的觀念是破壞水土也是人類健康的殺手。其實檳榔     除了食用之外,亦可以當作染料。檳榔染出的顏色接近紅褐色,帶有一股不同的迷人風     味,因此是染料中的另一種選擇喔!

    染料的製作過程:

                   1、原料的萃取:採用乾掉的檳榔種子,剝取外殼,選取裡面的種子當                                   做檳榔染的原料。

                   2、搗碎:將檳榔種子搗碎。

                   3、熬煮染液:將搗碎後的檳榔種子放入大鍋中熬煮成染汁。並將熬煮                                 後所產生的渣,重複熬煮2-3次,即完成染液的製作。

                   4、紮綁染布:利用麻繩或橡皮筋,將布紮綁成喜歡的形狀。

                   5、染布的精練:在染色前要先將紮綁好的布浸泡清水,使其充分吸水                                   再取出擰乾。

                   6、染色:將布放入染料中熬煮,使其吸收染料的顏色。

                   7、加媒染劑:加入醋酸鐵的稀釋液當媒染劑,此動作是為了能夠固色

                   8、加溫染色:固色後,再將染布放入染液中進行第二次染色。

                   9、沖泡清水:染色完之後,將染布取出,沖泡清水。

                   10、晾曬染布:將麻繩或橡皮筋取下,晾乾幾分鐘後即完成成品!

                       PS:運用不同的綁紮,會有不同的效果和驚奇出現喔!

參、藍染植物:

        草字頭的藍原表示藍草,如馬藍、木藍等植物,傳統上並非指色名;「青」表示從     藍草轉變而來的染料與與染出的青藍色彩,因此藍靛染料又稱「靛青」,

    是傳統色名。

        台灣早期栽植生產的「馬藍」與「木藍」兩種藍染植物,是方便儲存與運輸必須先     加工以「沉澱法」製造「藍靛」,又稱做「靛青」或「靛藍」。

        目前所知的藍染植物主要分屬下列四科:

        一、爵床科植物馬藍:原產於印度北方盛產紅茶的阿薩姆地區;中國分布於亞熱帶                             的華南地區,自浙江省南部至福建、廣東、廣西、江西、貴                             州、雲南、海南等地。台灣北部栽種的馬藍又稱「大青」、                            「山青」或「山藍」。

        二、豆科植物木藍:豆科植物,分布地廣闊,熱帶及亞熱帶地區都適合繁殖生產,                           昔日印度以生產木藍染料聞名世界,故又稱為「印度藍」。木                           藍被認為是所有藍染植物中藍色素含量最多,品質最佳之染料                           植物。

        三、蓼科植物

        四、十字花科植物菘藍:藍染植物的名稱,常因時代與產地的變遷而有所不同,植                               物的分布亦遍及世界各地。藍染植物主要被應用在製作藍                               定染料,是傳統印染工藝三原色的染料之一,可製作成花                               青色、藍膠顏料,供繪畫或染紙用,或做為中藥材青黛的                               原料。植物染材的基本色調有紅、橙、黃、綠、青、紫、                               褐、灰黑等八個系列。

傳統藍染染液的製作:

    傳統藍靛染液的製作主要分成兩個部分,製藍與建藍兩部分。在製作藍染植物的藍靛染料時,需搭配合適的氣候環境與農業技術,並加上經驗成熟的製藍、建藍等基本加工技術,才能製造出可供染色的好染液。

   (一)製藍:利用傳統沉澱法製藍,所選用的藍染植物是馬藍。首先先將馬藍生葉浸泡在               水中,浸泡的時間依季節與溫度的變化而有所不同,必須視藍葉腐爛與藍靛               素溶出程度而定。一般而言,夏季時節約為 36小時左右。之後再將腐葉撈               出、加入適量的石灰乳,並快速攪拌。攪拌的時間則視泡沫高聳的情形而定               ,當泡沫下降減少,而呈現細小狀時,即可停止,並讓藍液靜置,待藍靛沉               澱後,便可將上層的咖啡色廢液排出,或用胚布袋過濾,即可取得藍靛。

   (二)建藍係採用傳統發酵法製作藍靛染液。傳統染液製作的先決條件是需儲備鹼水,               早年農作時期,稻草取得容易,大多以草木灰製作鹼水,再加入藍靛與可幫               助染液發酵的營養劑。如此,晨昏定省,每日攪拌使母菌活絡,再加以細心               照顧留意環境變化,並適時的加入營養劑補充母細能量,即可製作一桶傳統               的藍靛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