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JAVASCRIPT" CODEPAGE="950"%> 【凌波輕舟渡碧潭】
碧潭歷史
地方沿革
走進碧潭
極樂碧潭
碧潭文風
交通動線
幕後花絮
製作小組
 
走進碧潭>>里長伯與我文山國中能仁家商 及新店國小

 

里長伯與我
 
  今天是個風和日麗的日子,也是我們採訪里長伯好日子。一早,我們這一小組的隊員就互相約好要在文山國中的校門口集合,逗陣去找里長伯。說起等人呀﹗我們的攝影師還差點兒遲到呢﹗終於,人數到齊了,我們也就帶著忐忑不安又興奮莫名的心情一步一步向里長伯家走去。
 
  其實,我們與里長伯本不相識,幸好我有個能幹的媽媽,她與里長伯是電腦班的同學,所以我們才能安排與里長伯見面。一進到里長伯家,他就立刻熱情地招呼我們,而映入我們眼簾的,是堆積如山的公文以及里民的相關資料,不禁使我們對里長伯的敬意油然升起。
 
  一開始我們對里長伯因為生疏,所以還無法侃侃而談,因此場面有些尷尬,但漸漸地,我們發現里長伯其實十分的和藹可親,因而逐漸打開心房,聊了起來。
 
  里長伯說:「日治時期安坑與大坪林之間的交通,到新店街平常得藉由『竹蛇籠』或『擺渡』作交通工具,但只要雨勢一大,就有其危險性,所以有中斷之慮,後來便有人提議要建橋,『碧橋』也因運而生。『碧橋』是由日治時期文山郡新店庄助役賴雲發起建橋,由台北州技手江石定設計,於民國25年6月開工,經過一年完工。根據今年八十三歲的廖鳥秋先生表示: 『當年碧潭吊橋的設計,橋面是往下斜,但是技手江石定先生認為既然是吊橋就應該有向上吊起的弧度,於是將兩邊的鐵線索前後剪十米,才成為今天看到碧潭吊橋的風貌。但這樣一來原來會左右擺的吊橋卻變成上下震盪,因擅改設計,江技手被判關十年。碧潭吊橋開放前二年行人通過收兩錢、含車輛則收十錢,但是每天過橋的人還是很多。碧潭吊橋前後共修理三次,最珍貴的是支撐整座橋面的鎢鋼球至今仍堅固如昔,尤清做縣長要拆吊橋,原來的出品公司願出高價買回去當做古董展示。現今只知道有碧潭吊橋,事實上同一個時期,在外挖仔也有一座相同的吊橋,因年久失修,鮮為人知。』在碧潭渡船頭一帶,兩山是由砂岩、頁岩所組成,溪水會不斷侵蝕西岸,使岩石形成參差的岩壁,素有『小赤壁』的美稱,古稱『壁潭』《注二》或『獅山邊大潭』,清乾隆年間,因在北二高拱橋處設竹蛇籠攔水,使青潭水位常保,碧波萬頃,而得『碧潭』之名,成為新店地區的著名觀光景點。」
 
  介紹完碧潭的歷史後,我們一行人當然十分好奇碧潭的未來發展。因此,里長伯又說道:「現在的新店正朝『現代科技城』發展,從以農為本的社會轉變成高科技為主的經濟型態,從稻野滿遍到高樓大廈林立,捷運、北二高、環河快速道路更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交通設施。為迎接捷運通車後的發展,市公所目前正在執行『光明街造街計劃』以改善市容,將適合旅客徒步旅遊作為目標,為市民製造更多商機。曾是許多戀人共同記憶的碧潭吊橋在保留橋塔及基座外,主纜索、吊索、抗風索、橋樑等皆全部更新開放,新店市公所也正積極推動再造碧潭觀光第二春計劃。新店捷運線通車前,新店市公所就計劃於新店路、光明街闢建行人徒步區,改善街道意象,銜接碧潭風景區,以吸引遊客,擴大商機。」
 
  聊著聊著,我們發現時間已晚,便向里長伯到過謝,告辭回家去了。這次的經驗使我們一行人受益良多,也多認識了一位大朋友──文中里的里長伯。
 

補充以下是由里長伯提供有關碧潭的詩句:

登青潭巖頂題壁 清 林占梅

共羨溪山好 逍遙似隔凡

鐘聲敲落日 飛鳥趁歸帆

暮靄長林泊 秋光遠渚銜

精籃藏極頂 爽嶺ㄔ扁松山。

台北竹枝詞 清 劉育獎

文山挹翠不矜奇,茶樹青青美自滋

不似草山花自艷,四時只見一時宜

碧潭關渡早聞名,碧畔渡頭景色清

資料來源:

口述─里長伯

書籍─新店人的歷史 方便北縣通行手冊

簡介─新店文史館 碧潭之美 來去碧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