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

三重的歷史

台北橋 二重埔

 

~三重的歷史~

  我曾見她遍地綠野, 我曾見她螢火蟲飛,

  我曾見她人丁日日旺, 我曾見她舊舍間間拆;

我愛三重,她是我一生中最熟悉的地方。

                                                 陳弘毅〈情話三重〉

        

        三重埔,是我們生於斯,長於斯的土地;早在五十年代即已聲名遠播,家喻戶曉,民國五十一年升格為縣轄市,獨領風騷三十餘年,造就了很多知名人士及成功企業家,如今更匯集為五十萬人口的都會市鎮。這整個過程,不言而喻有著相當多值得我們去探索的地方;然而,由於大部份都是外地人口,平日在台北工作、過節返鄉,所以很少人去認識、去了解三重的一切,我們為土生土長的新一代三重人,我們關懷這片土地,並且希望大家來認識我們的家園!

  三重位居淡水河西岸,處於臺北盆地的中央。臺北盆地在距今三百多年前,因地震使地層下陷,而有短暫的所謂”康熙臺北湖”時期。而三重埔的開發,應在康熙末年,湖水退去,陸地升起,逐漸乾涸之後的事。

  在漢民族未移臺之前,臺北盤地早有原住民墾殖。在板橋、新莊一帶的平埔族叫武   灣社。今我們三重市長李乾龍先生家中就存有一紙是他的祖先和當時在二重埔的平埔族業主所訂定的契紙,可以見得武灣社的分佈廣範圍。台灣的漢人移民早在明朝的時候就有了,平所以平埔族的漢化也是由來已久。從歷史上看來,漢民族的大量移民,第一波應在西元一六六一年隨鄭成功而來,他們大都定居在中南部;第二波在乾隆初年,因海禁部份解除,不用偷渡,才又形成大量的移民潮。三重的漢人移民以泉州人(其中又以同安人居多)為主,一開始是以農業為主,一直到清末開港給外國通商,台北成為茶業的產銷中心,而三重因為臨近台北(大稻埕),在自然環境上面又適合香花栽種,例:茉莉花、秀香花等,於是在當時三重的溪尾地區,花海一片,到處都是花田。

三重溪尾的茉莉花田(資料出處/三重埔風情畫)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會有個問題:既然三重也是在淡水河岸,那為什麼沒有發展出像新莊、艋舺、大稻埕那樣的港口呢?其實這是因為淡水河從上游往下游流,在三重這裡彎向淡水。大家地理都學過吧?河道彎曲的時候,外彎處河水沖刷岸邊,泥沙不會淤積;內彎處則相反容易淤積泥沙,二重埔、三重埔便是這樣淤積而成的沙埔,自然不適合發展港口了!於是三重有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是以農業為主的聚落。 

  日治時代,通往大稻埕的淡水木橋橋改建成堅固的臺北鐵橋,通車改變產業型態跟人口分布,工商業逐漸興起,發展方向改變成由東往西,從台北橋頭成放射狀發展。日治時代由於日本政府在公共建設的改善,使得三重的水利、農業也有很大的改善,除了繼續種植香花、稻米產量增加外,也開始種植甘蔗、建糖廠,台北橋頭也更熱鬧了!到了民國20年,日本政府為了要打仗,把工業遷至三重,工廠大約分布在文化南北路以東,三重到此時已漸漸從農業聚落轉變成工商業都市了。

        光復後民國三十八年有所謂的移民潮,人口大增。比日治初期大約多了一萬人,中央夜市、天台商區也是在這時形成。到了民國50年,三重人口超過10萬人,主要在五十年的時候,政府開始大力推動工業的發展,二重埔(頂崁街)的工業就是於那時發展而成的。由於工業需要很多的人工勞力,而三重又距離臺北很近,另一方面因為水患三重房價、物價低落,因此成為中南部北上工作人民的居住區。到了民國67年人口已經到達三十萬了,但因為這樣快速的人口成長,再加上水患頻繁,造成居住環境品質惡化、街道狹小、犯罪率高等等社會問題,以致於有人稱三重為文化沙漠、流氓都市、髒亂之鄉等等污名。這些對三重的評價其實是言過其實了!從另一方面來講,三重主要以外移人口為主,不論以風土民情,節慶習俗、語言(以河洛語為主),都與中南部相似,在北部地區是較有人情味,草根性的都市。且近年來居民社區意識提高,公共建設一一的發展,也漸漸成為一個美麗的城市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