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市鎮
永和市原為平埔族山胞「秀朗社」故址。民俗學考據,「秀朗」是荷蘭譯音。永和市原與中和市同屬中和鄉。民國四十七年,始由中和鄉分出,改為「永和鎮」。分割後因發展迅速,現已成為臺北市南郊的主要工商業及住宅區。民國六十八年升格為縣轄市,始稱「永和市」。
永和市位於臺北盆地東南一隅,和臺北市以新店溪為界,地勢單純,其間無山脈、丘陵,是一片由東南向西北逐漸降低的平原,和臺北市以新店溪為界。於民國二十年代,本地仍為典型的農村型態,阡陌相連,居民皆以務農為主,來往的道路除了田間小徑,只有少數幾條鋪上碎石的大路,其中以川端路(即永和路)較大。
由於新店溪的阻隔,當年本地和臺北的交通都是靠津渡來維繫,彼時較大的渡口是網溪渡,聯絡溪洲與臺北,碼頭即現今之光復街底,道路兩旁遍植黃槴花,至花開時節,香氣怡人,花香撲鼻的清新感覺令人難忘。
民國四十七年,永和鎮正式立名,據已故之前省議員—陳根塗先生表示,此名是地方耆宿楊仲佐先生所取,他認為,不管是本地的泉州人、中和的彰州人,或是後來遷入的各省籍人士,都應體認和諧、團結的重要,才能有繁榮的建設,永久的和平。
這個和臺北僅一水之隔的城鎮,文化水準高,人口增加迅速 ,地方多項建設突飛猛進,交通便捷、商業繁榮,成為相當理想的居住環境,面積雖只有五﹒五九九平方公里,是全省面積最小的市鎮,人口卻達二十二萬以上,地方自治基層組織以里為主幹,目前共設有六十二里,每平方公里的人數超過四萬,密度居全世界之冠。
當隔岸的臺北市正逐漸邁向國際舞台之際,永和市也在迅速的發展,熱鬧繁華的街市與臺北市並無二致,由外地來北部謀生而定居於此地者,多為青壯人口,其中不少新婚夫婦在此生兒育女,使本市人口結構呈現年輕化,知識水準頗高,致使永和市人口素質等齊,且是充滿年輕活力欣欣向榮的新市鎮。
在地方政府、民意機關和全體市民共同努力下,永和已成為大家心目中的理想居所,本市近年來房地產銷售情形極佳,少有滯銷情事,空地面積已大幅減少,老舊房舍也在逐步翻建中。
由於地區的繁榮,帶動了地價的攀升,使房價水漲船高,永和市的房價雖不及臺北市,但平均仍高居臺北縣之冠。本市雖地狹人稠,但在市公所積極從事交通建設之下,使本市的交通網與鄰近的市鎮相互銜接,使本市未來的發展,將邁向另一個新的里程。
永和市與臺北市隔新店溪相望,以橋樑為雙方來往的交通要道,目前有中正橋、福和橋及永福橋與臺北市相通,使永和的進步與臺北市齊一,故橋樑對永和市的發展有決定性的影響,也帶動了地方的繁榮。
永和市目前居住品質良好,致使人口大增,因此此三座橋樑已不敷所需,市長有鑑於興建“中正二橋”是當務之急,於是聯合各級民意代表及相關單位,極力促成中正二橋之早日興建,以紓解永和市的交通,期使永和邁向更便捷的現代化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