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紋胸鋸角螢。
發生期:約每年4∼6月。
體長:約9∼12mm。
顏色:前胸背板為紅色,多數個體中央有一明顯灰褐色條斑,但是某些個體上極不顯著,甚至消失。翅鞘為黑色。
型態:腹部除末二節外,其餘部分均為暗褐色,成蟲偶爾會發出相當微弱的兩點光。
棲地:山路兩旁之草叢內,成蟲略有趨光現象。
分佈:全省2000公尺以下的山區發現。
幼蟲:陸生。
※註:本種長久以來被錯誤鑑定為北方鋸角螢(Lucidina biplagiata(Motschulsky)或是卵翅鋸角螢(Lucidina
accensa Gorham),但是以上兩種鋸角螢似乎並未分佈在台灣,他們的雄蟲第六可見腹節都是黑褐色的,只有末端兩節是黃褐色或桃紅色,目前在台灣並未發現此類標本。本種攜名亞種的模式產地是越南北部,另兩個亞種L.v.trinotaticollis
PIC, 1937的模式產地是浙江天目山,而L.v.truncatithorax PIC,
1955則是福建掛敦。由於本種體型變化相當大,在未確認地理族群便亦之前,不作亞種之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