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角窗螢屬〈別名:薄翅螢屬〉-Genus
Diaphanes Motschulsky
|
※ 橙螢-Diaphanes
citrinus Olivier
|
發生期:約每年10∼12月。
體長:雄蟲約13∼16mm;雌蟲約23∼27mm。
顏色:雄蟲前胸背板及翅鞘均為橙黃色,為本屬中唯一翅鞘為橙黃色的種類,也是『橙螢』名稱的由來;雌蟲體色亦為橙黃色。
形態:成蟲觸角為絲狀。雄蟲翅完整;雌蟲無翅。雄蟲發光器兩節,雌蟲為二或四個點狀;但部分雌蟲各體的發光器較為發達,亦具有明顯的兩節發光器。
棲地:山路兩旁之叢林周圍。
分佈:全省1500公尺以下的山區均有發現。
幼蟲:陸生。喜歡在地面活動,各齡期幼蟲的體色變異很大;以蝸牛及蚯蚓為主要食物。
|
|
※ 雪螢-Diaphanas
niveus Jeng et Sato
|
發生期:約每年11∼12月。
體長:雄蟲約10∼12mm;雌蟲約23∼27mm。
顏色:雄蟲前胸背板及翅鞘均為米黃色;雌蟲前三節又明顯桃紅色斑紋,於為米黃色。
形態:成蟲觸角為絲狀。雄蟲翅完整,雌蟲無翅。雄蟲發光器兩節,雌蟲為四個點狀。
棲地:山路兩旁之叢林周圍。
分佈:全省1500至2500公尺左右的山區有發現;少部分地區在1000公尺即可發現。
幼蟲:不詳。
※註:1.成蟲的外形類似橙螢及鋸角雪螢,雄蟲與橙螢得分辨可由前胸背板及翅鞘的顏色來區
分。雌蟲與橙螢的分辨,可由前三傑有無明顯桃紅色斑紋特徵來區別。至於與鋸角雪螢
的分辨方式,則於鋸角雪螢中再予敘述。
2.本種長久以來被鑑定為Diaphanes exsanguis Olivier,但經Jeng
et al.(2001)鑑定為新種,
以"niveus"---"雪白的"來命名此一種類。
|
|
※ 鋸角雪螢-Diaphanes
lampyroides
|
發生期:約每年9∼12月。
體長:雄蟲約11∼14mm;雌蟲約21∼25mm。
顏色:雄蟲前胸背板及翅鞘均為米黃色,但翅鞘前緣有暗褐色斑紋;雌蟲體色亦為米黃色,但在前面兩節有桃紅色斑紋,且中胸背板(第二節處)較小。
形態:成蟲觸角均為鋸齒狀。雄蟲翅完整;雌蟲無翅。雄蟲發光器兩節,雌蟲為四個點狀。
棲地:山路兩旁之叢林周圍。
分佈:一般在中、南部1000∼2200公尺左右的山區比較容易發現。
幼蟲:陸生,類似橙螢幼蟲,但體色明顯較深,以蚯蚓為主食。
※註:本種雄蟲與雪螢類似,但可從翅鞘前緣有無暗褐色斑紋來區別。雌蟲的外形也和雪螢類似,但第二節的中胸背板明顯比雪螢小許多;另外由觸角形狀也可加以分辨。
|
|
※
黃緣短角窗螢-Diaphanas flavilateralis Jeng et Yang
|
發生期:約每年10月∼翌年1月。
體長:雄蟲約10∼14mm;雌蟲約21∼25mm。
顏色:雄蟲前胸背板為米黃色;翅鞘黑色,但翅緣有明顯黃邊。雌蟲體色為米黃色,但在前面兩節有不明顯的桃紅色斑紋。
型態:成蟲觸角均為鋸齒狀。雄蟲翅完整;雌蟲無翅。雄蟲發光器兩節,雌蟲為四個點狀。
棲地:山路兩旁之叢林周圍。
分佈:中、北部及東部500∼2200公尺左右的山區有發現。
幼蟲:不詳。
※註:本種雄蟲與鋸角雪螢類似,但可從翅鞘顏色直接辨別。雌蟲的外形和鋸角雪螢幾乎一樣,除了可由顯微鏡觀察其觸角之細微特徵來分辨外,目視很難明確分辨。
|
|
※ 灰翅雪螢-Diaphanas
cheni Jeng
|
發生期:約每年10月∼翌年1月。
體長:雄蟲約10∼13mm;雌蟲約18∼21mm。
顏色:雄蟲前胸背板為米黃色;翅鞘灰褐色,基部較深。雌蟲體色為米黃色,但在前面兩節有不明顯的桃紅色斑紋。
型態:雄蟲觸角絲狀,翅完整;雌蟲觸角為鋸齒與念珠狀的結合,無翅。雄蟲發光器兩節,雌蟲為四個點狀。
棲地:山路兩旁之叢林周圍。
分佈:目前僅在高雄1500∼2200公尺之間的部分山區有發現。
幼蟲:不詳。
※註:本種雌、雄蟲外型均和鋸角雪螢及黃緣短角窗螢相似,但可由觸角形狀來分辨。
|
|
※ 神木螢-Diaphanas
nubilus Jeng et Lai
|
發生期:多於每年10~12月出現,但部分地區於翌年2月間仍有大量發生。
體長:雄蟲約7~9mm;雌蟲約6.5~1.1mm,是短角窗螢屬中,體長最小的種類。
顏色:雄蟲前胸背板及翅鞘為米黃色,但由於翅鞘略為透明,後翅顏色浮現,因此從外觀上視為黑色;雌蟲體色為米黃色。
型態:成蟲觸角均為絲狀。雄蟲翅完整;雌蟲有兩型,但均無後翅:一型常有短小翅芽;一型則無。雄蟲發光器兩節,雌蟲為四個點狀。
棲地:山路兩旁之叢林周圍,尤其以靠山壁較常見。
分佈:全省1500公尺~2500公尺左右的山區道路較易發現。
幼蟲:不詳。
|
|
※ 蓬萊短角窗螢-Diaphanas
formosus Olivier
|
發生期:約每年的4~6月左右,部分地區會在7~8月再次發生。
體長:雄蟲一般體長約11~12mm,少數個體僅達6mm;雌蟲約13~16mm。
顏色:前胸背板為淡黃色,翅鞘為黑色,是本屬中唯一翅鞘為全黑色的種類。雌蟲翅鞘為黑色,其餘體色為米黃色。
型態:成蟲觸角均為絲狀。雄蟲翅完整,雌蟲無後翅,為短翅鞘。雄蟲發光器兩節,雌蟲為兩個點狀。
棲地:山路兩旁之叢林周圍。
分布:全省2200公尺以下的山區道路有發現。
幼蟲:陸生;體色變化很大。
|
|
|
參考資料/圖片-台灣螢火蟲
撰文-馮楚芸、林慶祐、藍君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