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蓴

 

潮間帶生物
藻類   
石蓴 條滸苔
厚葉馬尾藻 南方團扇藻
蘘藻 海木耳
叉節藻 龍鬚菜
長枝沙菜 浪花藻
牡丹菜 粉葉馬尾藻
石花菜 繩龍鬚菜
樹枝軟骨藻 絲擬藻
輻毛藻 白果胞藻
細異枝菜 異色角叉菜
木耳狀中葉藻 線葉二藥藻
卵葉鹽藻 邊孢藻
貝類
牡蠣 文蛤
鐘螺 竹蟶
珠螺 岩螺
蜑螺 蠑螺
笠螺 九孔
魁蛤 象牙貝
花松螺 星笠螺
玉黍螺 黑齒牡蠣
簾蛤 玉螺
唐冠織紋螺 沙錢
綠殼菜蛤 血蚶
甲殼類  
和尚蟹 沙蟹
藤壺
海蟑螂 梭子蟹
方蟹 招潮蟹
網紋藤壺 槍蝦
蝦蛄 鈍齒短槳蟹
太平洋蟬蟹 勝利黎明蟹
拳蟹 相手蟹
棘皮動物
海膽 海星
海百合 陽燧足
海蔘
魚類
彈塗魚 蝦虎魚
彈塗魚 二齒魨
其他
軟海綿 海葵
光纓蟲 龜爪
大駝石鱉 海兔
石磺 方格星蟲
  鱟 骨螺

彈塗魚

 

珠螺

招潮蟹

  潮間帶的生物資源  

文蛤

一、前言: 
   潮間帶,位於大海及陸地敏感的區域,棲地環境時而乾燥或潮濕、時而高溫或低溫或時而鹽度變高或變低等微環境變化非常的大,但也蘊運出了海洋無限的生機。 

    烈嶼四面環海,海岸線約 20公里。豐富的海岸地貌有濕地、沙灘、沙泥、礁岩等,更使本鄉的海洋生物異常的豐富。 


二、潮間帶的特性 

    潮水漲退潮之間的區域稱為『潮間帶』。潮間帶是地球上海陸交界的地帶,受潮汐的影響,每天會有兩次被海水淹沒,也有兩次會暴露在空氣中。因此,生活在海邊潮間帶的各種生物,必須具備某些特殊的本領,去適應這種海陸遽變的環境,才能生生不息的繁衍下去。 

(1)潮汐 某特定時間內,海平面呈周期性且可預測之漲落潮稱為潮汐。這是影響潮間帶生物最重要的因素。造成潮汐的原因相當複雜,包括太陽及月亮的引力,地球的地心引力或動力與地球自轉離心力的向量合力所造成,再加上各地海底地形及風力之不同而略有不同。聰明的人類似乎也發現......原來潮汐是月亮和地球玩的遊戲。 

潮汐對海洋生物最大的影響,主要看退潮後生物暴露在空氣的時間長短,及當時氣溫的高低,或為一天的中午或半夜。此二因素不但可決定生物是否會脫水乾燥而死,也決定海洋生物可在水中攝食的時間長短。 

一般而言,潮汐常有規律性,故許多沿岸生物在生理、生殖行為上都會有節律性的現象。 

(2)溫度 大洋之中的水溫相當穩定,而潮間帶地區水溫變化則十分劇烈,且常超過生物高溫容忍的範圍。有時雖不會馬上就死,但會使他們的體質變弱,更易受到其他因子的二次傷害。 

(3)波浪 影響海洋生物分為兩方面,一為機械式的衝擊或沖刷力,可剝離或沖走許多固生或棲身在潮間帶之生物,在沙石海岸甚至可改變其地形與生物分佈;其次為波浪可延伸潮間帶的範圍,使潮間帶之生物可分佈到更上緣的碎波以及增加溶氧。 

(4)鹽度
鹽度變化對生物的影響來自兩方面,一是低潮時下大雨,使潮間帶特別是潮池之海水遽降其次是白天低潮時間,水份蒸發快而使潮池中之海水鹽度遽增。 

三、潮間帶生物的適應 
    潮間帶的生物為了適應此區環境的遽變,牠們的身體組織也演變出一套生存之道,描述如下: 

(1)抗旱 可動性的動物防止離水時水份減少的最簡單方法就是躲入陰暗潮濕的洞穴、縫隙或是草叢中,牠們可以自行選擇最適和的小地方。 

    固生性的海藻則只有藉助身體組織的高耐旱性,等到下次潮水來時再迅速吸水復原。固生性之動物如藤壺,在低潮時緊閉殼來保住水份;海葵及水螅則會分泌黏液來防止水份散失;在泥沙地的潮間帶生物則多半鑽入地下的管穴中。 

(2)熱平衡 潮間帶生物在極熱和極冷的環境中也有行為和構造上的特殊適應,由於潮間帶的溫度變化多半接近生物的致死高溫而非致死低溫,所以生物體所發展的熱平衡機制常是為了抗熱而非抗寒。如貝殼上的凹凸皺紋可增加散熱之表面積(愈靠近潮上帶的貝殼其凹凸皺紋也愈多,相反地潮下帶的貝類其殼就愈光滑);或殼色高緯度區者為淡,以反射光線等。 

(3)機械性衝擊 為防止波浪的沖刷,藤壺、牡蠣及管蟲均固生於底質上;海藻則以固定器;紅鬍魁蛤則以足絲固著;方蟹之身體平扁等均為有效減低波浪衝擊之策略。 

(4)呼吸 潮間帶的動物在退潮缺水時,為降低耗氧量,牠的生理活動也會趨於靜止而來降低氣體交換速率。 
    另外為了保護薄弱易乾燥的呼吸器官-鰓,如貝類會將鰓隱藏在外套腔內;或如魚類(彈塗魚)的呼吸器官除了鰓部之外,還有微血管密佈的口咽腔來呼吸,甚至牠的皮膚也都有呼吸功能。 

(5)攝食 日行性岩礁岸之動物多半在漲潮有水淹沒時主動覓食,包括啃食性、濾食性、腐食型及掠食性動物在內;而在砂泥底質中生活之生物,因底質富含水份,在退潮後亦會覓食;夜行性動物在夜間低潮時也可活動。 

(6)鹽度 潮間帶海水可能會因下雨或蒸發而使鹽度下降或昇高,以致無法維持其體內的滲透壓平衡。而大部份潮間帶動物雖為廣鹽性,但並沒有調節體液鹽度的機制,牠們對鹽度之適應可能也只能緊閉殼的方法來防止乾燥脫水。 

(7)生殖
因潮間帶多形固著生活如珊瑚,故須靠產漂浮性卵或幼生來擴散,並將產卵周期演化成與潮汐或大潮一致,以確保牠們受精與繁殖成功。 

四、烈嶼潮間帶生態系的特色 

    潮間帶的生物是一群追隨潮水的生物。在潮來潮往之間,各盡所能、各取所需。我們將烈嶼潮間帶區分為六大類分述如下: 

(1)潮上帶 本區除了飛濺的海浪可到達外,其餘是個極乾燥地帶。對海洋生物而言,環境相當惡劣。雖然生物種類不多,比較能適應陸上的生活環境,可以不必經常回到海裡,但在生殖產卵季節時仍需在海水中進行。 

(2)潮池 退潮後,在低潮線以上積水的小池稱為「潮池」。它的面積有大有小、深淺不一,只有愈接近潮下帶的潮池,裡面的生物也就愈豐富。潮池的生物必須忍受每日溫度和含氧量巨大的變化,甚至日曬所造成的高鹽度,或降雨過多所引起的低鹽度。本區除了許多只分佈亞潮帶的藻類、海膽、海參、稚魚及蝦虎魚之外,大多數生物都隨著潮池愈大愈有機會生存在裡面。 

(3)沙泥灘 沙泥岸的環境對許多種生物是相當不容易生存的場所,強力的波浪和陽光的熱力讓生物無法久留在地表,所以棲息在這兒的生物都具有挖掘的能力,或深埋在沙泥裡,等待潮水來臨時再出洞口覓食。居住本區的生物如二枚貝(文蛤)、象牙貝以及招潮蟹等。 

(4)礫石灘 本區底質是由玄武岩礫石堆或卵石塊或珊瑚碎枝殘駭所形成,每一顆石頭都是可以被海浪翻動。因此除了藻類外,大多數生物都躲藏在石頭底下,其中不乏是夜行性的蝦蟹以及貝類,尤其是許多數量豐富的螺類棲息繁衍的場所。本區以珠螺、岩螺等產量最多。 

(5)礁岩岸
礁岩岸係由堅硬穩定的底質所構成之海岸,因表面崎嶇複雜,生物體必須具備很強附著本領,以防被強浪沖走,因而大型生物種類最為豐富;以藻類、甲殼類動物以及底棲性貝類較為常見,如九宮碼頭碼一帶。 

五、 烈嶼潮間帶常見的生物 
烈嶼潮間帶既寬且廣,水淺而平,大部分為砂質和礫石沉積物所堆積。潮下帶由岩石所構成,底質呈多樣性,因此孕育 非常豐富的底棲生物,其中包括藻類、、甲殼類、貝類、棘皮動物類和魚類等等。 

藻類 一般大型海藻簡稱為海藻,包括藍綠藻、綠藻、褐藻和紅藻等四大藻類。目前台灣有記錄的海藻約有 600種,烈嶼約有 40種。其中以紅藻居多。在綠藻中主要有石蓴 、腸滸苔、牡丹菜、松藻等。褐藻則有褐舌藻、南方團扇藻、囊藻、馬尾藻等,而紅藻主要為珊瑚藻科、海膜藻科、龍鬚菜科為主。地區的藻類主要分佈於主要的礁石海岸,以南山頭為最。然而在典型的泥沙質海底,如中墩上林一帶,也存有一些特殊的海藻,如龍鬚菜,鉤凝菜等。

甲殼類 包括蝦、蟹、寄居蟹、藤壺、蝦姑以及海蟑螂等。在潮間帶最常見種以和尚蟹、沙蟹、扇蟹、梭子蟹和方蟹類別為主。 

貝類 是軟體動物的通稱,目前在澎湖海域約有 686種,其中生活在潮間帶常見的類別有笠螺、青螺、鐘螺、岩螺、芋螺、章魚、牡蠣、簾蛤、魁蛤等;也不乏經濟性食用貝類,只是因為數十年來大量採捕後,目前種類數量已急遽減少,不再如往日多見,所以急待多方保育。 

棘皮動物類 包括海膽、海參、海星、海百合和陽燧足等種類。在潮間帶常見種有黃疣海參、蕩皮參、黑海參、飛白楓海星、黑櫛蛇尾(陽燧足)、梅氏長海膽等,至於最具經濟價值的馬糞海膽已非常少見了。 

魚類
在潮間帶生活的種類極少。大都留在潮池裡,由於潮池有大有小,實在很難區別真正歸屬潮間帶種類;一般以體型較小的蝦虎魚較為常見,至於大型魚類都是留在潮池裡或石滬或人造的石墩裡。 

六、參考文獻 
1. 邵廣昭(1998) 海洋生態學,明文書局 印行。
 2.  江永棉等(1990)台灣海藻簡介,台灣省立博物館 
 


上林至湖井頭一帶的沙岸景觀


青岐港右側的礫石灘


九宮碼頭右側的岩岸

 


紅樹林的生態


烈嶼有豐富的潮間帶生物

網路相關資源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