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紅毛港紅毛港風情紅毛港風華走入紅毛港情繫紅毛港


 

 

[烏魚文化
[卡越仔文化
[草蝦文化] 

   

草蝦文化

 

[養殖緣起]  [高智慧產物]  [草蝦的故鄉]  [面臨衝擊]

 

 

一、養殖緣起

 

    早在日據時代,日本人就將養殖的技術傳入台灣,然而當時的紅毛港正值烏金滿天飛的時期,只將養殖當作副業來經營。一直到卡越仔文化之後,漁獲量漸漸減少,紅毛港人才再度發揮他們的智慧,從養殖之中再創第三次的產業高峰-草蝦文化。

 

二、高智慧產物

 

    從民國56年開始,紅毛港被規劃成第二港口,至民國61年完成時,整個內海,也就是紅毛港全村賴以維生的潟湖,完全被破壞掉,無法再是一個可以讓紅毛港人「討生活」的地方。

    正因為賴以維生的環境被破壞了,紅毛港人只好另外再尋出路,當時潟湖內有一種叫做「蝦苗養殖」的技術(捕野生的草蝦至魚塭內再去做養殖,拿蝦母繁殖出蝦苗,再將蝦苗賣出去做養殖),當環境都沒有時候,就用「人工養殖」來取代,因此「草蝦文化」可以說是紅毛港人對環境改變的一種適應度。

    

三、草蝦的故鄉

 

    台灣在當時被稱為世界級的「草蝦王國」,而在這個王國中,紅毛港的生產輸出量就佔了全國的74.3%,全盛時期時,草蝦街共有268座養殖場,全部日以繼夜地繁養價值昂貴的草蝦,因此紅毛港也算是一個世界級的「草蝦的故鄉」。

 

四、面臨衝擊

 

    因為草蝦的世紀黑死病∼白斑症的蔓延,草蝦在世界舞台上已漸漸消跡,但紅毛港人並沒有被打倒,反而又往其他的角度作延伸,如石斑魚苗、紅蟳苗與白蝦苗養殖。

 

 

*參考資料:

1.高雄市政府新聞處(民91)。高雄畫刊專題企劃特刊(四):紅毛港開門。

2.洪瑤昌,《黃昏的故鄉》。紅毛港文化協會。

3.洪瑤昌先生訪談資料整理。

[首頁][發現紅毛港][紅毛港風情][紅毛港風華][走入紅毛港][情繫紅毛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