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背景        建築工匠

時代背景

桃園一帶,在清雍正年間(西元1810),仍為原住民棲居聚集之所,稱為「虎茅莊」。乾隆二年(西元一七三七年)粵人薛啟隆自台南率領隘丁數百人,移民此地開墾,種許多桃樹,因彼時原住民與漢人歧見極深,爭端迭起,他遷者眾多,所以桃園仍為荒蕪之地,直到乾隆十年(西元1745),福建漳、泉移民大量東來,漢人才算真正的在此地生根,而以前所植桃樹,花開遍野,為蒼茫的虎茅莊帶來鮮豔色彩,於是又名為「桃仔園」或「桃澗」,後來再易名為「桃園」,沿用至今。

當先民初墾時期,庄民常因求醫無門而死,於是為避禍求福,占卜禱神者比比皆是。相傳大溪埔頂仁和宮開漳聖王頗為靈驗,薛啟隆為免庄民遠到跋涉之苦,便捐獻廟地,創建開漳聖王廟,於嘉慶十五年(西元一八一零年),鳩工疕材,經歷三年完成。除從大溪仁和宮分身迎開漳聖王之外,也從南崁五福宮,迎接玄壇元帥來此奉祀,另配祀觀音佛祖,釋迦諸神,名為「景福宮」,並決定從此每逢十二年建醮一次。

建廟工程至嘉慶十八年(西元一八一三年)冬完竣,特聘漳州名師雕刻開漳聖王、二天王、玄壇元帥、李、馬二將軍,左右太監等七人尊金身,由淡水知縣薛志亮同知借補噶瑪蘭通判翟淦專程蒞臨舉行入廟典禮,並由乾隆清門侍衛鎮守福建台澎掛印總兵阿勒精巴圖魯,武隆敬題「赫聲濯靈」及同知借補噶瑪蘭通判翟淦敬題「明赫感應」等匾額尊奉至今。後經咸豐十年(西元一八六Ο年),民國十二年,民國五十年多次重新修葺,此宮容貌甚為金碧輝煌。

景福宮分前後二殿,以及左右廂房,內部樑棟石柱,雕繪精美,宮頂花瓦剪黏,五彩繽紛,加以寺前刻意裝修的五面牌樓和蟠龍噴水池,均顯示出其為香火鼎盛的廟宇。景福宮建築甚具特色,如前後殿屋頂均為「重簷歇山假四垂」,全台只有兩三例,前殿為「海桐師」所作,後殿為「已元師」所作,前後拼場,各有千秋。前殿之「補間看架」斗拱,為全台最多者;後殿看架斗拱多達九層,亦為全台最多者。

位於桃園市最熱鬧的心臟地帶的景福宮俗稱大廟,桃園大拜拜即只景福宮的祭典,範圍是當年籌建景福宮的桃園十五街庄,現已劃為五十村里。自古中國街市,多以廟宇為中心,然後向四方逐漸發展而成,歷史悠久的景福宮便是典型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