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潭海域因為黑潮流過,帶來各種迴游的魚類資源,加上中央山脈的山腳緊迫於海濱,沿岸的流水深且急,近海魚群在此匯集成天然漁場,而迴游魚群如鮪、鰹魚等跟隨暖流而至,數量很多。三至八月有飛魚、鰹魚 、白帶魚,十一月至隔年四月可看到旗魚、鮪魚、鯊魚,其他還有翻車魚、烏魚、金梭等也是常見的喔!
黃鰭鮪
紅甘
魚參
巴鰹
干貝魚
鰹魚
六棘
鼻魚
紅目鰱
白帶魚
托爾
逆鉤魚參
脂眼
雙帶
雨傘
旗魚
黑皮
克氏兔
頭魨
斑鬚鮫
劍旗魚
鬼頭刀
巴拉
金梭魚
體長:最長可達200公分,一般
在150公分左右。
體型:身體紡錘形,稍細長,頭
較小。
外觀:體背藍黑,腹面銀白色,
淡黃色線暈從胸部延伸至
兩鰭,第二背鰭與臀鰭呈
黃色。
生態:大洋性上層洄游性魚類。
很少接近陸地,是所有鮪
類中體色最亮麗者。
俗稱:串仔、黃鰭串、黑肉。
紅甘魚參
體長:最長可達150公分,一般
在35∼50公分左右。
體型:體呈長圓形,稍側扁,腹
面圓。
外觀:成魚的體色變化大,體背
藍灰或橄欖色,有時帶粉
紅色之光澤。
生態:棲所區域廣,常三、兩成
群游動。主要以無脊椎動
物及小魚為食。
俗稱:紅甘。
體長:最長可達100公分,一般
約在40∼60公分之間。
體型:體紡錘形,橫切面近圓形
,背緣和腹緣弧形隆起;
尾柄細短,平扁。
外觀:體背深藍有十餘條暗色斜帶
,胸部無鱗區常具3∼4個黑
色暗斑。
生態:近沿海上層洄游魚類。群
游,食物以魚類、甲殼類
為主。
俗稱:花鰱、煙仔魚、三點仔。
體長:最大可達2公尺,重量超過1000公斤。
體型:體短、圓形,背鰭和臀鰭相對而且很高,尾鰭短,看起來像被人用刀切去一樣。
外觀:體背側面灰褐色,腹側面
銀灰色,帶細小斑點,各
鰭灰褐色。
生態:大洋性中表層魚類,以中大型浮游動物為食,嗜食水母,雌魚一次可產3億個卵,在海洋中可說是最會生孩子的魚媽媽。
俗稱:翻車魚、曼波、頭魚。
鰹魚(正鰹)
體長:最長100公分,一般在60
∼80公分左右。
;尾柄細短。
外觀:體背鉛綠,腹部銀白,體側
具4∼5條暗色縱帶。
生態:喜歡在清澈水域活動。天氣
晴朗,水溫上昇時常聚集於
上層。游泳速度快,以魚類
及甲殼類為食。
俗稱:卓鯤、柴魚、煙仔。
六棘鼻魚
體長:最大可達60公分。
體型:隨著成長漸呈卵形。
外觀:體暗褐色,體側具淡藍色縱
線或斑點。
生態:喜棲息於外礁區,以動物性
浮游生物為食,有時亦食紅
藻。
俗稱:剝皮魚、黑豬哥、打鐵婆。
體長:可達60公分,通常在30∼
40公分左右。
體型:魚體較高,呈卵圓形,側
扁,眼大。
外觀:全身呈紅色;腹鰭特大,鰭
膜呈黑色,背鰭及臀鰭後端
尖突。
生態:棲息在100∼400公尺深水域
的海底,肉食性,以小蝦、
魚等為主食
體長:80∼120公分之間,最長達
250公分。
體型:尾長,向後漸變細,末端成
細長鞭狀。頭窄長,前端尖
銳。無尾鰭與腹鰭。 外觀:體銀白色,背鰭及胸鰭淺灰
色,具細小黑點,尾呈黑色。
生態:肉食性洄游魚類,具群游性
,性極貪食,據聞白帶魚大
咬時,為追逐日本鮆有時會
衝到岸上。
俗稱:白魚、裙帶、肥帶、油帶。
托爾逆鉤魚參
體長:最長可達47公分,一般在
20∼35公分左右。
體型:體延長,甚側扁。頭尖而
短。
外觀:體背藍黑色,體側有一列黑
斑。
生態:棲息於沿岸表層水域,主要
以小魚為食。
俗稱:七星。
脂眼魚參
體長:最長可達60公分,一般在
20∼30公分左右。
體型:體呈長圓形。
外觀:體背及上部 1/3呈藍綠色,
體側 2/3以下呈銀白色。
體側中部具一黃色縱帶,死
後不明顯。
生態:常成群棲息於沿岸淺礁石,
主要以浮游性或底棲性無脊
椎動物為食。
俗稱:巴攏、大目孔。
雙帶魚參
在50∼80公分左右。
體型:體型長,頭尖、口小。
外觀:重要特徵為具有一個 2鰭條
所組成之離鰭。體背藍綠色
,腹部銀白;體側有兩條藍
色縱帶,其間有一條黃色縱
帶;各鰭黃綠色,尾鰭邊緣
黑色。
生態:常在表層、礁石上方或外海
游泳。主要以無脊椎動物及
小魚為食。
俗稱:海草、拉倫。
雨傘旗魚
體長:最長可達340公分,一般
約在220∼280公分左右。
體型:頭尖嘴尖,像一支矛,背
鰭特別大,彷彿被風吹壞
的雨傘。
外觀:體背紫黑色,腹部銀白色,
體側無橫帶和圓斑。
生態:大洋性中上層洄游性魚類。
游泳速度快。食物以魚類、
頭足類為主。
俗稱:破雨傘。
黑皮旗魚
體長:最長500公分。
俗稱:黑皮仔、鐵皮、丁挽、油
旗魚。
克氏兔頭魨
體長:最長可達40公分,通常在
體型:體較低,體背棘區呈菱形,範圍小未達背鰭基,或棘區延長呈細帶而達背鰭基,此細帶可能中斷。
外觀:背部為黑綠色,胸鰭灰黃色
,下緣白色。
生態:常在沙泥底質的地形環境可見,為本科魚種毒性較弱者(肝及腸),其肌肉及皮膚無毒。腹部可藉吸水或空氣而膨脹為球狀以自衛。
俗稱:煙仔規。
體長:一般180公分,最長320公
分。
體型:體平扁。眼的後上方有一
、二枚乳突,頭側觸鬚較
少,頸部有鬚。
外觀:體背深色,隱約可見深色之
鞍狀斑,整個背部具深色斑
點及 O型淺色記號,鞍狀斑
之間則無寬之網狀線。
生態:活動少,常蟄伏於礁區附近
海床,夜行性,以底棲魚、
蝦、蟹、貝類等為食物。
俗稱:豆腐鯊、虎鯊。
體長:最長4.5公尺,一般在120
∼190公分。
體型:體短壯,吻部扁長且尖銳
,看似一把劍。
外觀:成魚不具頜齒。胸鰭低位,
尾鰭深分叉而有力,尾柄每
側僅具一隆起背。
生態:大洋性中上層洄游魚種,有
季節性越冬洄游。常獨游,
以追逐鯖、飛魚、等魚類為
食。但會被鮪所掠食。
俗稱:旗魚舅、丁挽舅。
體型:可達180公分。
體長:體延長側扁,以前部為最
高處。雄魚頭頂部隆起形
成一頭飾。
外觀:體呈綠褐色,腹部銀白色,
帶淡黃,體側散佈有綠色斑
點,背鰭為紫青色,胸鰭、
腹鰭邊緣呈青色。
生態:棲息於海洋表層,喜群集於
蔭影流木、浮藻處。晝行性
,捕食飛魚及沙丁類表層魚
類,有時會跳出水面捕食。
俗稱:鬼頭刀、飛烏虎。
巴拉金梭魚
體長:通常在60∼80公分左右,
最長1.8公尺。
體型:本種魚是金梭魚科之中,體型最大的。頭長,吻部尖突。
外觀:成魚背部青灰藍色,腹部
呈白色,有20道左右的暗
藍色橫帶偏在背部。
生態:游泳能力強,速度快,肉
食性,喜歡攻擊逃竄的獵
物。
俗稱:金梭、尖梭。
鑄強國小-七星潭小組cdw@ms.tcps.hlc.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