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協豐豆乾店王家打鐵店翁裕美商行響仁和鐘鼓廠

王家打鐵店

 地址

  新莊市新莊路414號

 歷史沿革

不論現在的金日用或是日日用打鐵店,其實都是襲自王金磚,他是新莊王家打鐵店的創始人。

王金磚原是林口人,十幾歲時和哥哥到松山親戚那兒學打鐵,兄弟分別跟不同師傅學,王金磚向人稱「牛叔」的親戚習藝。兄弟倆打鐵學成後,並沒有返回故鄉,而來到繁榮的新莊。

當時新莊是附近地區的貨物集散地,很多做生意的人到新莊來補貨,王金磚認為這對他創業很有幫助,於是兄弟選擇在新莊街上分別開店。王金磚大約是於日據初年,於今新莊路五0七號開店,店號為金日用,他所打造的刀子上都會刻上一個「日」字。

以前那個年代,人們家庭所需的菜刀,剪刀等,都是要用手工打造的:加上新莊及附近林口、泰山、五股、三重地區,都是以務農為業,農務用的鐮刀、鋤頭等農具都是鐵製的,所以打鐵業在當時是非常的吃香,而新莊的打鐵尤其出名,短短的新莊街就有十餘家,有打鐵水,打鐵李打鐵查某、打鐵石頭,當然也包括打鐵王。打鐵製品種類很多,有各種農具、草刀、菜刀、剪刀、屠刀等。因為王家的金日用較靠於現在的新泰路,除了地點好,從林口、泰山來的農人,很容易就找到:而且打鐵技術好,所以生意較同行為好。日日用的第三代傳人王崇德記的父親說過,當時林口、泰山、五股一帶種田人家,因為都要走上半天來到新莊買農具, 而且又要在店裡花上半天等師傅打好鐵,這時祖父都會招待他們吃頓飯,顯見打鐵王的生意有多麼好。

當時打鐵王的名號在北台可是響叮噹,許多人更是慕名而前來學藝,在王崇德小時候,大概於五十幾年的時候,一位平地山胞遠從花蓮來向他爸爸王叔明學打鐵。現在北台的鐵路沿線到瑞芳、雙溪的打鐵技術,可說是直接、間接地都跟王家有關。在打鐵光景好的當頭,生意絡繹不絕,連南非農耕隊的農具,也是委請王家打造的:王萬吉提及當時新莊打鐵王遠近馳名,連日本人也來到店裡參觀。

王家在民國五十年時,在王金磚太太王烏定下主意下分家,王金磚有五個兒子,除了第三個兒子做糕餅外,其餘四個兒子皆繼承家業。次男王士朱再金新莊路四九九號開店,店號用「正日用」,也承襲父親在刀上刻「日」字的商標,也是兄弟中最早轉業者。排行老大和老么的王炳南和王叔明兄弟感情好,仍然合夥在祖厝(新莊路五0七號),繼續用「金日用」的字號,但標記變成一個葫蘆形,上面有「日用」兩個字,排行第四的王來發則到士林發展,也是用葫蘆形,直是葫蘆上多「士林」兩個字,在民國72年後也收起不做了。68年王炳男過世,兩兄弟也分家,「金日用」店號由王炳男的兒子王萬吉繼承,仍沿用葫蘆形標記,現已遷移至新莊路412號。王叔明在大哥死後,獨立於新莊路414號經營打鐵店,名為「日日用」。

 製作過程

目前王家打鐵店以生產菜刀、建築用具以及工廠用的工具為主,,吸引許多人特地到此訂做各式鐵具。王家打鐵店始終堅持慢工出細活,器具皆以人工製造,不同於機器生產,稱得上是老街有名。 事實上,現代人對於在高溫熔爐邊,鐵匠揮汗打鐵的畫面已是很少見到。王家打鐵店以堅硬耐用而深獲使用者的好評。製作時以白鐵或黑鐵內包鋼片所製成,由於在製作過程中,經過反覆敲打冶鍊的過程,而相當堅硬耐用,用久而不鈍,比起金門菜刀有過之而無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