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古今

一同走入仁和宮的歷史長河

   地方歷史   創建年代   修建沿革   修碑文   大事年表   宮名由來   歷史影像    

仁和宮修建年表

創建的年代:清康熙乾隆間

第一次重修:清朝嘉慶二十年

第二次重修:日治大正十四年

                         第三次重修:民國五十年

            第四次重修:民國九十二年

 

      仁和宮修建沿革

     從歷史文獻中,並無法查知仁和宮之確切建廟年代,如果想一探仁和宮建廟歷史,可從廟內保存石碑來考證。從創建到民國九十 二年,每逢大修,均立碑以為誌,而今存留在牆壁上的石碑,記錄重修 四次(最近一次是民國九十年尚未完成);每次重修都有兩塊石碑,一塊記錄淵源、重修動機、經過及費用,另一塊記捐款人姓名、地址。重修的石碑,剛好經歷三個時代:清朝時代、日據時代、民國時代;雖然碑文記錄詳實,但有些因年代久遠,時移境遷,很難完全瞭解其內容涵意。

其一、

目前存留在仁和宮內最古老的石碑,是清朝嘉慶二十年刻的,距今已有一百八十年的歷史,碑文內容大致是「二林有聖母宮,由來舊,年月既久,廟貌剝落,歲丁卯,老士紳共謀改作,仍其舊方而擴益之,楹為三進,己巳夏,以地方弗請停工,孟冬之月,復襄斯舉。至乙亥秋,其功告成,費番銀四十餘數。總其事者太學生洪培源、職員洪霞光。鄉進士例授文林郎揀選現會試鄭捧日撰。嘉慶二十年歲在乙亥瓜月穀旦」由這一篇碑文中,我們知道二林仁和宮創建的年代很早,原來的規模可能不很大,而且到了丁卯年,即嘉慶十二年,西元一八零七年時,漆彩剝落、廟貌老舊,所以地方士紳建議改建,並擴大規模為三進。碑文中還有番銀,據說是當時我國沿海地區所使用的錢幣。明清時代所使用的幣制是銀兩或碎銀子,但沿海地區因為與外國的通商較頻繁,大部分都使用當時所謂的番銀。

其二、

到了日據時代,二林仁和宮再度重修,同樣有石碑紀錄重修過程。內容摘錄如下……特以拜亭迫於街,殿基又復低下,議欲迫者退之,低者高之,狹者廣之。於是再購連土地貳段,將廟退奠,又復稍移東畔,坐向因仍其舊,中殿增建門耳天井,始於甲子仲秋,告藏於乙丑季夏,計需費萬四千柒百零餘元。洪志應獻納宮金西亭地及室仔地,拾肆歲次乙丑七月,二林信士洪民輝、李增塹」從這篇碑文中,可以看出當時的二林街已是鬧市了,仁和宮週遭新蓋房子很多,以至街道鄰居房屋的地基比仁和宮的地基高,所以地方人士研商將廟奠退後,把地基填高,面積加寬,所以買了兩筆土地,擴大規模,整建中殿,加設耳門及天井,這種外觀輪廓,就是現在的仁和宮的外形,而且這次的重修,可以說是重建了。

 其三、

仁和宮最近一次的重修是民國五十年,同樣也刻石碑,記錄重修經過。沒有記錄仁和宮初建的年代,所以民國五十年重修時,就特別提出聖母宮建自清初,以向後人交代,石碑的內容大致如下「二林仁和宮建自清初,位於市中央,面臨雙港清溪匯集而成……據聞康熙年間,先民來台經不起海峽浪濤,晉謁湄洲恭請媽祖金身護航。果然風恬浪靜平安抵達遂擇地於斯而廟焉。惜乎姓氏遺傳,不能彰其功德為憾。於嘉慶二十年重修歷百餘年及民國十四年更有擴建。歲次辛丑秋八月,重建委員會籌謀改作廟仍舊址而擴之,同年九月興工,十二月告成,需費二十三萬三千五百元主任委員陳兩順民國五十年辛亥臘月。」這篇碑文不僅列出仁和宮在二林街的位置,初建動機,而且更敘述歷次重修、重建的經過,是比較詳細而且完整的一篇碑文。另外碑文中,明確指出仁和宮創建於清初康熙年間,但康熙皇帝在位六十年仁和宮創建於那一年?這可是眾說紛紜的事,臺灣民俗專家林衡道曾在青年戰士報發表連載長文標題是「鯤島探源--臺灣各縣市的來龍去脈」該文中明確的指出「二林的仁和宮創建於清朝康熙六十年(西元一七二一年)」所以,仁和宮的創建距今,已有兩百七十三年。

(詳細碑文內容請參閱下方附錄碑文)

    仁和宮於乾隆初造,其間 經改建,乾隆四十七年(一七八二)或有修建,其時該宮坐北朝南,其前為舊二林溪,後為二溪路,為商舖林立之處(今二林東和里),故碑文云「地連衢壤,厥位面陽,清溪環其前,竹木護其後」。仁和宮居四里輻輳 ,乃居民聚會活動中心,故「里之人,歲時伏臘,雞酒管歌,咸趨走焉」。

    嗣後,年月既久,廟貌剝落,嘉慶丁卯年(十二年,一八零七),地方耆老士紳共謀改作,決定擴大,增加後殿,變為三進。不料己巳年(十四年)夏,分類械鬥,地方弗靖而停工。直到十九年(歲以 閹茂),即指甲戌年孟冬由洪培源、洪霞光等奔走努尹,復襄斯舉,至二十年(乙亥年,一八一五)孟秋,其功告成,費番銀四千餘元,並重塑媽祖今身,昭重其事。今廟猶存其時古物有六:一是三尊神像(即大媽祖婆、三媽祖婆、四媽祖婆)、一是神龕前嘉慶乙亥年之古木聯:「仁同坤元資生舍洪光大,和本乾道變化保和利貞」,乃~東第子洪良垣敬獻。一是二座碑文,茲轉錄於后:

    二林街重修

職員洪霞光邱溪官洪簇官洪沃官

仁和宮總理大學生洪培源董事                              等住持僧念

大學生洪君洲高榮傑洪紫微洪乞來

 

遠近題緣金開列于左                  泉合號捐銀四十大元

洪萬益號捐銀三百元                  洪欽明捐銀四十大元

盒莊三郎公捐銀一百二十元            厝謝文牙捐銀三十二元

和義號捐銀一百六十元                陳高生捐銀三十二元

洪霞光捐銀一百四十元                雙合號捐銀三十大元

柏利號捐銀一百二十元                墘劉發官捐銀三十元

榮盛號捐銀一百二十元                洪來官捐銀三十大元

洪眾官助地基銀一百元                洪量官捐銀二十六元

劉才官捐銀一百大元                  蔡琳兄弟捐銀二十五元

協順號捐銀九十元                    劉求兄弟捐銀二十元

振成號捐銀七十元                    洪而官捐銀二十大元

洪蘭生捐銀七十元                    洪顯官捐銀二十大元

洪江官捐銀五十四元                  謝賢官捐銀二十元

洪意官捐銀五十二元                  鄭苗官捐銀二十元

洪簇官捐銀五十大元                  張協泰捐銀二十大元

宋懋成捐銀五十大元                  李顯國捐銀二十元

洪沃官捐銀五十大元                  開泰號捐銀二十大元

厝王周光捐銀五十元                  雷乞官捐銀二十大元

林羨官捐銀四十四元                  周龍興號捐銀二十元

邱溪官捐銀四十二元                  洪法官捐銀二十大元

協振號捐銀四十大元

嘉慶二十年歲次乙亥瓜月穀旦公立

此二碑文值得吾人注意者有下列數點:

(一)其前之二林仁和宮位在熱鬧街衢,前有二林溪,為兩殿口字形之平面廟宇,此次擴建才變為「益以後楹為三進」的日字形平面廟宇。

(二)乾嘉年間,中部地區之械鬥確實嚴重,尤其嘉慶十四年漳泉之鬥,竟逼使建廟工程停工,直到五年後才又復工。

(三)此工程浩大,「鳩才募匠,輦石輸丹,大粱細桷,樽櫨椳闡,以琢以雕,以單以蒰」,計日趕工之下,不到一年,土木竣成,耗資四千餘元。

(四)捐款者,除「洪萬益號、和義號、材利號、榮盛號、協順號、振咸號、協振號、泉合號、雙合號、開泰號」等外號外,以洪姓族人居大多數。按明清兩代,洪氏族人渡海來台者,以福建同安為最眾。全省洪姓分布最多為彰化縣二林鎮、芳苑鄉,是該鄉鎮第一大姓。二林鎮洪姓堂號是「柏埔堂」,乃從福建泉州府同安縣柏埔十三都遷來二林定居,其輩分順序是「純、思、爾、志、允、文、若、德」八字,據說來二林定居的有四大房宗親,於每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在二林鎮西平里照西路,舉行冬至祭祖暨團聚參拜。

二林之開拓洪姓族多有功焉,乾隆中葉有洪純,末葉有洪琛入墾;嘉慶年間,續有洪純化,洪有炎及洪猛等先後入墾,道光末年,再有洪思義、洪斷入墾二林。今二林東和里、西平里、北平里、中西里、廣興里、香田里、興華里、東興里、後厝里

、頂厝里等,率多洪姓族人聚居,仁和宮所在位置,更是洪姓住戶聚集之處,其間關係不言可諭。

(五)洪姓族人之捐獻,出手大方,並多擁有科名,如大學生「洪培源、洪洲、洪紫微、洪乞來」等是,正可說明洪姓族人之富有,及該族文風鼎盛,是以嘉慶十六年之彰化知縣楊桂森盛贊二林一地,文教興隆,書房林立,儒學昌盛,有「儒林」、「讀書人林」之美譽。

(六)捐獻芳名中有「嘉應州李顯國」,或可說明其時粵人仍有留居二林者,或在泉漳械鬥中,與泉州同安人有合作之良好關係。二林鎮趙甲里,昔稱「舊趙甲」,乃「舊潮嘉」之訛音,正說明此里過去為潮州、嘉應州客籍所居住,或可佐證。

經此增建,仁和宮成今日之規模,四方之眾,咸來朝謁,香火鼎盛,逾百餘年而不衰。其間或蒙劫厄,幸賴神威顯赫,皆得以化險為夷,如明治四十二年(宣統元年,一九O九)與大正六年十月(民國六年,一九一七),廟緣左右,遭祝融之災,居宅幾成廢墟,該宮倖免大難,不過依常情論,仁和宮或於該年應有補修。然年月既久,廟貌日趨腐朽,棟架亦見傾圮,而且「特以拜迫於街衢,殿基又復低下」,加上後殿於明治四十四年為洪明輝充作書房使用,左右廂房又為賣卜者,及洪福者挪用為代書處所,在在均需重加整頓。遂經鄉民會議通過重修,於大正十二年六月向當局連署請願,並提出改築之配置圖。承蒙許可,乃由庄長林炳爐,會同董事洪宗珍、洪爾、尚洪思頭、李增塹出面,邀約參贊員吳萬益、洪學堯、曾呈福三人,及募緣委員洪明輝、李木生、洪志赫等二十八人,於大正十四年(民國十四年,一九二五),出面勸募回庄信士,興工更建。

  時廟地狹迫,難以擴建,乃新購毗連土地貳段,並得洪志應獻納宮西金亭地及市仔,地,乃將廟基退奠,又復向東稍移。是役大修,為主結構體未作更動,中殿增建耳門,天井展長,廟外左右各留餘地四尺以為通巷,廟貌聿新,較前宏敞。而神像重塑,廟器更新,文物卻遭此浩劫,「寺廟台帳」中所紀錄之古物,如任寅年之古鐘、貴重之青磁花瓶,三對鐲製燭臺均不見,僅存石製古香爐,可嘆亦復可痛。

是次修建始於大正十三年八月(甲子仲秋),完事於十四年六月(乙丑季夏),花費一萬四千七百餘圓,捐獻者遍及全庄之「外竹塘、二林、番仔田、二林街、土庫子、火燒厝、大排沙、鹿療、內竹塘」仍以洪姓族人為多,較特殊的是在溪洲的「林本源會社捐金壹百伍拾圓」,鹿港「辜顯榮捐金壹百伍拾圓」,或與辜氏佃農至功洪允治及林姓墾戶至頂后厝(今頂厝里)墾建王功療一示有所關連。

光復以來,歷年既久,風銷雨蝕,廟貌剝落殆甚。於是民國五十年、(辛丑,一九六一)八月,眾人籌謀修護改作,乃成立重修委員會,在主任委員陳兩順、總務楊玉麟、財務歐陽連續、工程吳順成,募捐洪鈴、幹事洪學棟,及各委員四十餘人努力下,不辭勞瘁,工程卒於十二月底圓滿完成。此次重修,主要在於清靜廟地,並於舊址加而擴之,而廟內匾楹柱,多出自明師聞人手筆,或于右任或黃朝琴,俱是當代墨寶。

 

 

 


<清嘉慶20年>

<重修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