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陳家豪 繪) | 濁度是判斷水澄清與否的標準,混濁的水中可能含有微生物和有機物等有害人體的物質,所以往往也是受污染的水,造成水混濁的粒子主要來自剝蝕的土壤、排放的廢水和大量水中生物的屍體。
|
(陳家豪 繪)
水體受酸、鹼污染後,酸鹼度會發生變化,當水體PH值大於9.6,小於4.5時,就會危害水生物的生存。
總固體含量是指溶於水中的物質或水中的懸浮物,溶於水中的固體物質通常以離子狀態存在,這些離子包括鈣、鐵及硝酸根、硫酸根、碳酸根、磷酸根等。適量的離子提供水生物生活必需的物質,以維持水中生態的平衡;太高的離子含量則限制了水生物的生存,且無法用一般淨化法除去,使飲用水帶有不好的味道。
懸浮水中的固體主要為泥沙和粘土,它們來自土壤、浮游物、工業廢棄物及污水。(陳家豪 繪)
過量的懸浮物使水混濁,光線不能穿透入水,而降低了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且懸浮粒子能吸收日光的熱能,使水溫上升,溶氧量減少,導致水中生態平衡的破壞。
病原微生物可能會經過水、魚、貝類和一些水生生物進入人體,而引起可怕的傳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