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_test_3Row1xCol1.gif

 

 

 
hp_test_3Row2xCol1.jpg hp_test_3Row2xCol2.jpg

「文化』是人類活動與發展所留下來的軌蹟,因此凡是有人類生存的地方自然就會創造出各種特性的文化。眷村形成之後成為人口聚落,由於各種生活上的要求,以及被體制的形塑之下,而形成一種獨特的人文環境 。在此我們分析下列諸多客觀條件所造成的眷村文化的特質,試分述如下:

眷村文化的特質

(一)「眷村』被標籤化、同質化後 , 形成較為畫一的眷村性格

(老舊落後眷舍)
(都會中老舊落後眷舍)

期政府為了便於照顧管理軍眷 , 以行政政策介入 ,  建築相同模式的集合式住宅 , 無形中對眷村加以特殊歸類化 , 加上眷村人「政治認同的傾向』因素   , 形成一些對眷村人特定的標籤[2] :

  • 「外省人』族群所聚集的「隔離』社會。

  • 「老』國民黨的忠誠支持者  , 是所謂的「鐵票區』。

  • 老舊落後社區 , 成為現代化都市之瘤 , 需要被拆除改建。

  • 很早就享有一些特殊福利優惠(像配給、終身俸、子女學雜費減免等)。

為擁有共同的社區環境模式 , 共同的職業傾向、共同的生命歷程、共同的集體意志和風俗習慣 , 同在眷村的最初居民中,除了有一小部份是本地人士外,絕大部份都是離鄉背景,來自各地方的人們。這些有著不盡相同的生活現境、家庭背景,以及教育程度,來到台灣之後,經過長時間的調適、融合而成較為畫一的眷村性格。

(二)眷村人的生命歷程與國家命運休戚與共 , 而孳生一種較為強烈的愛國情懷

(插著國旗的眷村巷道)[1]

於有著共同的生命途徑,這些直接經歷了國家極度不幸的人們,因而產生了休戚與共的生存理念,在這些人們的思想信念裡,可以明確的感受到家國和己身之問那種強烈的、密不可分的關係,而孳生一種較旁人為強烈的愛國情懷。

(三)語言、生活背景與習慣的不同 , 為了自我保護自然而然的產生出一種較為團結的眷村性格。

 

眷村居民生活環境四周的是與眷村居民有著生活背景與習慣不同,思想觀念相異的人們,或者溝通不易而產生的隔閡,於是在生存壓力之下 , 自然而然的產生出一種較為團結的眷材性格。

 

(四)眷村中階級服從的倫理觀念較之其它各地區的居民發達,形成一種獨特的文化特質。

 

其他類型社區比較 ,  眷村是軍事單位管理的社區,是一個非常階層化的社會,部屬關係、效忠關係、服從關係非常講究,這種關係在眷村的生活化發展,因此,在眷村中階級服從的倫理觀念較之其它各地區的居民發達,雖然這種特性隨著眷村原住民年歲的流逝,離開軍旅而逐漸淡化,但是卻在過去的歲月中,使眷村形成一種獨特的文化特質。

 

(五)早期眷村子弟不易融入台灣社會 , 職業選擇受限 , 或者保家衛國的號召而多數從軍

眷村子弟從軍(黃肇政提供)

為長期在國家的制度下發展,眷村一直是一個獨立於台灣社會的社區。在眷村裡有他們自己的鄰里網路、自己的社會關係,這些甚至影響到第二代的職業選擇,外省人(尤其是一直住在眷村中的外省人)要透過參與經濟生產的過程打入台灣社曾,往往備極艱。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第二代的眷村了弟選擇了軍旅生涯一途。活中,追些都是因為眷村文化自始至終與其他族群的文化產生差異的客觀條件所造成的。

 

村所形成的文化層面固然有上述一些正面的特性。但是由這些特性所衍生出來的一些因素,卻也產生了一些負面效應,試分述如下[1]:

 

眷村文化產生的負面效應

  1. 眷村傳統上的「外省人意試」,一直極為強烈,以對抗不同文化衝擊和新環境的不安,其結果在心理上必然形成有意識或無意識的自我偏愛,使得眷材的空間性格更形隔離封閉及排外。

  2. 眷村居民幾乎以難民姿態來到台灣,於是眷村成了陌生土地、陌生文化包圍下的安全避風港。也由於階級與服從效忠的關係,促成了眷村居民成為國民黨最忠實的擁護者,但是也更因此加深了眷村近似隔離的社區特性。在生存空間狹小、公共設施缺乏、眷村建設落後,軍方或地方政府都視之為沉重包袱不願觸及的情況下,眷村自治會除了轉達指示,並無法爭取到合理的自主性地位,以凝聚實力量尋求強有力的訴求力量,於是在愈來愈明顯的民主分贓過程中,無法得到底有的重規。

  3. 由於眷村生活有前述一些正面的特性,以致眷村居民多安於封閉的生活領域,對於其它生活環境的不確定性較無法接受,再者,眷村第一代多已年邁力衰,更不願輕易改變其既有的生活方式。

[Top]

參考文獻
  1. 古碧玲、林絮霏《從異鄉到家鄉 -- 外省人影像文物展》,1999.2,台北二二八紀念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