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左目錄關閉左目錄網站地圖製作團隊

 
 

 

  後壁米鄉人文歷史 / 自然地理 / 稻作變遷 / 稻作流程 / 自創品牌 / 專訪崑濱伯

 

稻作流程-收割乾燥

| 前言 | 整地放水 | 育苗 | 插秧 | 田間管理 | 收割乾燥 | 稻草綠肥 | 今與昔

 

◆《早期互助換工收割》

一般稻子的生長期約115至120天,待稻子黃熟後即可收割。通常在收割時節,農人會摘幾顆稻榖放到嘴裡,以牙齒咬稻榖來判斷稻子的軟硬程度,決定是否要收割。
稻穀收割是工作量極大的工作,因此以往也是採用換工方式,收割當天,農戶通常在早晨一點、二點即需起床,然後集合至田主的家吃飯〔割稻飯〕,吃完飯後即至田裡割稻,由於天未明亮,因此割稻時都要點「電土火」來照明,
割稻的工作從半夜要一直做到日落西山才能停止,隔天再重複同樣的流程直至收割完畢,在工作期間,田主如同插秧工作一般,也必須供應豐盛的餐點、茶水、煙酒等
 

黃熟的稻穀可以收割了 無米樂主角崑濱伯示範割稻

 

◆《鐮刀、打穀機、日光曬榖》

在收割未機械化前,割稻都是使用鐮刀,收割後的稻榖就在田間脫穀〔脫粒〕。最初脫穀是用摔桶,以人力甩稻讓稻榖脫落。日治以後,出現以腳踏轉輪的打榖機,以腳踏轉動有齒滾輪,再將稻穗置於滾輪上就可脫穀,民國六十年代又出現馬達帶動的打榖機,脫穀更為省力。

 

早期脫穀的工具-筒梯 學生體驗操作
打穀機 以腳踏滾動有齒轉輪脫穀


稻子脫穀後,就
運到自家的埕〔庭院〕、或其他曬場〔廟前廣場、馬路等,連學校都有可能〕進行日光乾燥與揚淨。稻穀堆成一壟一壟,每隔一段時間就以榖耙翻轉稻穀使日曬均勻,傍晚時則將稻穀攏成一堆,覆以塑膠布,隔日上午再披開曝曬,直至曬乾。至於如何判斷是否曬乾,還是靠農人那張嘴,用牙齒咬來判斷囉!
曬乾後的稻子再用
風鼓〔颺扇〕吹離雜草或不精實的穀子〔篩風選〕,之後裝袋交予農會、本地碾米場或販仔〔販運商〕,部分則存入鼓亭笨〔葫蘆笨〕中貯藏。
 

日光曬穀 風鼓可以篩除雜物

 

◆《聯合收穫機、機械乾燥》

收穫的工作之後由聯合收穫機來操作,收割、脫粒、篩風選、調製、裝袋等工作都由收穫機一氣呵成,大大節省人力。當然這台聯合收穫機也不是人人都買得起,若考慮成本和效益,其實也不需要每戶都有,沒有收穫機的農家只要花錢雇請收穫機就可以收割。
機器收割後,初時農民仍以日光曬乾,後來政府推廣稻穀乾燥機,機器乾燥乃開始流行。今日,大多數的稻榖都以機械來進行乾燥,大型稻穀乾燥廠在後壁鄉還不少,就連後壁農會也自設乾燥中心,甚至部份農家本身就購置小型乾燥機設備自行乾燥。
雖然機械乾燥是主流,不過傳統的日光乾燥至今仍然看得到。一般來說會進行日光乾燥的稻榖通常是農民留以自用的稻榖,因為有些人認為日光乾燥的稻米吃得比較習慣。

 

聯合收穫機 收穫機卸稻
尚蓁老師家裡的乾燥機 李伯伯示範-以煤油點火乾燥

 

 

版權所有 © 台南縣新嘉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