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的許多都市,走在街頭常會不然地見到精采的藝術品,其水準絕不遜於美術館的典藏品。從西岸的西雅圖,經中西部的芝加哥,到東岸的費城,然是沒有圍牆的戶外美術館,這是美國公共藝術建設的具體成果。

一、西雅圖的世界博覽會場

一九六二年西雅圖舉辦世界博覽會,為了表美國的藝術成就,華盛頓州政府成立藝術委員會,在世界博覽會展示前一年積極支援西雅圖。至一九七一年西雅圖設置專職機構開始從事公共藝術,經歷二十餘年的耕耘,登陸的公共藝術品多達三百多餘件,世界博覽會場的西雅圖中心就擁有四十六件之多。在西雅圖中心人行道上,豎立著形式殊異、色彩不同的五個門,他們常成為孩童追逐嬉戲的大玩具,不過,從門楣上的字句可以體驗,創作只是以及危及嚴肅的心情來象徵人生歷程所遭遇的多重關卡。

二、芝加哥環區

美國第三大的芝加哥,以公共藝術之都自許,其文化局特別印製了一本小冊子,在全市關觀光服務中心免費提供,引導人們按圖欣賞市中心內環區頗已自豪的公共藝術品。芝加哥是歷史較悠久,所以有多少偉人的塑像,如美國國父華盛頓,民權支父林肯總統,發現新大陸的哥倫布等,街矗利於街頭俯是芸芸眾生。不過芝加哥公共藝術最大的特色是網羅了盛多當代藝術大師們的創作,雖然在乍見之下,人們很難理解這件抽象創作所表達的意圖,可是其宏偉的尺寸與造型予人及深刻的印象,使得市政中心廣場成為吸引人潮的地點,進而引發各種活動,令空間生活有活力,芝加哥市民視之為該市的象徵標誌,為日後更多的抽象作品走上街頭鋪設了坦途。

三、費城的富蘭克林園林大道

費城於1959年即立法要求所有市建設必須提撥金費設置藝術品,成為美國第一個推行公共藝術的都市。由市政府走向費城美術館,西北走向的福蘭克林園林大道,宛如一條綠色的藝術長廊,沿途有聖彼得及聖保羅大教堂、自然科學館、莫爾學院、富蘭克林學院、兒童博物館、費城圖書館、羅丹美術館等文教機構,更不乏眾多的雕塑品分布街頭。市政府大廈本身就是建築結合藝術的佳例,立面充滿了雕塑,數量達二百五十件,矗立在中央間頂的是費城之父潘威廉的塑像,早年是沒有任何一棟建築物高過此塑像,這項不成文的協定於一九九一年被打破,不過這幢市政府建築物至今仍是全世界最高的石造建築物其高度達一七零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