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戲

 

特色─

一齣布袋戲就是結合地方語言、民俗音樂、雕刻、彩繪、刺繡、掌中操偶技巧等文化的綜合體。
布袋戲的主演就像是
一位言語、手掌特技的魔術師,控制著整齣戲劇的演出
後場的樂師則是一支小型樂隊,要能演奏管絃的哀怨、細膩鑼鼓的雄壯、緊湊
而木製雕刻的戲偶頭、戲臺是古典雕刻藝術的展現,
戲偶衣服的刺繡則是歷史文化刺繡藝術的展現。

演變─

一、 從移入到吸收階段 (清朝中葉到清朝末年,也就是十八世紀末二十世紀初。)

這段時間最盛的是南管調的布袋戲,
另外還有『白字戲仔布袋戲』,意思是說白話,而不是說文言文。
另外還有唱潮州調的「潮調布袋戲」。

二、從發展到成熟階段 (清朝末葉到民國初年,也就是二十世紀初期到中期。)

這段時間南管唱腔逐漸被北管取代,
身段動作中也加入了許多新創的武打招式和跳窗騰越技法

可以說是布袋戲本土化開始的階段。

三、從桎梏中變革發展 (從二次大戰初到民國六十年代。)

這段時間的台灣在日本統治下被迫接受「皇民化運動」,
布袋戲曾經遭到禁止,後來又在「皇民化」的變 更下恢復演出。
幾項主要的變更是:
採用西洋配樂、服裝和口白皆摻入日本色彩, 以及舞台加增主體化的佈景片。
之後台灣光復,野台戲的露天布袋戲改為在室內演出,競爭激烈起來,
金光布袋戲大為流行。

四、從百花齊放到氾濫成災 (民國六十年起一直到現在。)

六十年代台灣開始開播電視,布袋戲由內台演出改上了螢光幕,
黃俊雄的「雲州大儒俠──史豔文」盛極一時,布袋戲大大地風光起來。
但好景不常,三、五年後便因過度氾濫而漸漸消聲匿跡,布袋班由近千團減為十數團。
不過近幾年,以霹靂系列為主的金光特技布袋戲
在有線電視的霹靂台逐漸又刀光劍影交錯,聲勢後振起來。
今日所盛行的霹靂布袋戲,不只神怪大鬥法,還加上了最新的電腦科技。
使布袋戲偶在布袋戲舞台上,不只行路跑步,還可以飛天鑽地,又可一躍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