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完鹿港火車站、台灣糖業發展歷史,以及分享完我們的訪談踏查,在這個部份,我們很好奇地想,一年級下學期在上日治時期的歷史課,老師有提到當時關於蔗農辛酸命運的諺語,除了「第一憨,種甘蔗給會社磅」和「三個保正八十斤」,還有沒有其他相關的台灣諺語(用Google Chrome開啟網頁,點選喇叭圖示將有最佳播放效果),可以加深印象呢?以下就是我們的整理,一起來看吧:


台灣諺語(一):甘蔗,無雙頭甜


解釋:甘蔗是台灣重要的農作物之一,不論是紅甘蔗或是白甘蔗,總是「頭」比較甜,「尾」比較淡,讓吃的人難免會有一種「為什麼不是兩頭甜」的遺憾,所以,這句諺語引申出「人世間的種種,都有無法兩全其美的遺憾!」的意思。

出處:《台灣諺語的智慧》第2冊,李赫著,稻田出版社,p.29、30





台灣諺語(二):吃甘蔗,隨目齧

解釋:甘蔗一節一節的,「節」用台語說是叫「目」,當我們要吃甘蔗時,不管是從尾部先吃,或是頭部先吃,都要用牙齒有順序也把「節」咬開,才能吃到柔軟多汁的甘蔗,才能把整支甘蔗吃完,所以這句諺語引出「做事情要按部就班,一步一步來,才能做完、做得完美。」的意思。

出處:《台灣諺語的智慧》第5冊,李赫著,稻田出版社,p.129、130。

台灣諺語(三):甘蔗粕,哺無汁

解釋:「甘蔗粕」是指「甘蔗渣」,「甘蔗粕,哺無汁」是說「甘蔗渣嚼不出甘蔗汁來」的意思。比如說,幾位朋友要一位向來吝嗇的人請客,去了餐館後才發現他身上只帶了幾十元,其他人不禁嘆氣說:「甘蔗粕,哺無汁!」說人身上沒有錢,揩不到油時,便可以說「甘蔗粕,哺無汁」;另外,說人沒有才學,問不到什麼東西,也可以說他是「甘蔗粕,哺無汁」喔!

出處:《台灣諺語的智慧》第8冊,李赫著,稻田出版社,p.67、68。

台灣諺語(四):廍若動,阮的吃穿不輸好額(有錢)人


解釋:「廍」是傳統榨蔗糖的場所,裡面的空間可分成「榨蔗」和「熬糖」兩部份,「榨蔗」是由牛拉動一石車,透過石車的「齒」帶動另一石車轉動,甘蔗插入兩石車之間,壓榨出來的蔗汁流入石車下方的底盤,再流入木桶內,然後由人挑至「熬部」廚房去熬糖,熬糖的鍋有數個,目的在分段將蔗汁熬煮成糖。台灣糖業歷經荷蘭統治、明鄭時期、清朝領台時期,持續出口,所以,興辦「糖廍」使經營者賺進不少錢,因此台灣早期就留下「廍若動,阮的吃穿不輸好額人」的俗諺,也因為台灣糖業歷史悠久,且占世界一席之地,日本於1895年治台後,全力發展糖業,從改良糖廍到現代機械製糖工廠,打造出台灣糖業王國。

出處:《從台灣諺語看台灣歷史》,戴寶村、王峙萍著,玉山出版社,p.81~83。

台灣諺語(五):第一憨,種甘蔗給會社磅

解釋:日治時期,大力發展糖業經濟,推行「糖業保護政策」,大力補助日本大財團的新式糖廠,壓迫台灣傳統糖廍,且為有效提升糖業,總督府實施「原料採取區域制度」,目的在於確保新式糖廠的甘蔗原料來源,以及避免各糖廠為了爭奪甘蔗原料而提高蔗價,區域內的蔗農必須將甘蔗賣給政府指定的製糖會社。總督府保護了新式糖廠,卻迫害了廣大的蔗農,蔗農只能將收成賣給固定的會社,會社也就得以壓低甘蔗價格,進而影響蔗農生計,於是出現了「第一憨,種甘蔗給會社磅」的諺語。

出處:《從台灣諺語看台灣歷史》,戴寶村、王峙萍著,玉山出版社,p.240~243。

台灣諺語(六):三個保正八十斤

解釋:日治時期總督府實施糖業保護政策,推動「指定原料採收區域」制度,規定原料區域內的蔗農必須將甘蔗賣給指定的製糖會社,會社進一步地控制了甘蔗收購價格,在磅秤上動手腳、偷斤減兩的情形也是處處可見。蔗農一般對其收成的重量大多能掌握,但經過會社秤量後,往往低於蔗農的預期,曾經有秤重過於離譜,在旁邊觀看的三個「保正」跳上磅秤,結果只增加80台斤,於是產生了「三個保正八十斤」的笑話,也同時反應出蔗農的辛酸。

出處:《從台灣諺語看台灣歷史》,戴寶村、王峙萍著,玉山出版社,p.240~243。

台灣諺語(七):鹿港火車走大路

解釋:這是我們去鹿港進行採訪時,訪談人施宏道先生告訴我們的鹿港俗諺,這句話的背景是在講述1956年7月30日,在鹿港火車站發生的重大事故,起因就是隨車的火伕在未經駕駛同意下,扳動開關,結果導致火車衝出鐵軌,駛進中山路後衝撞民宅和民眾,造成傷亡。從此,就有這句「鹿港火車走大路」諷刺的俗諺出現。

出處:第二次訪談人施宏道先生的訪談內容。

心得:
  雖然我們才一年級,下學期才要上日治時期的台灣歷史,不過,經由指導老師的簡單說明,加上閱讀找到的資料,對於日治時期蔗農的辛酸遭遇大概能夠體會,先學到也算是加深學習印象!關於甘蔗的台灣諺語真是不少,都要用台語來唸,一開始真是考倒我們小組成員了,幸好回家請教長輩後,練習幾次也就能唸出來,研究這些台灣諺語,真的能看出以前人的生活智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