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尾糖廠踏查:製糖

時間:2016年1月29日,星期五下午

目的:了解糖廠製糖流程

踏查活動說明:每年的12月中旬起到隔年3月間,是糖廠的製糖期,現在全台灣還有在製糖的糖廠僅剩下雲林虎尾糖廠和台南善化糖廠,而且用小火車拖運甘蔗原料的也只剩下虎尾糖廠,因此,為了配合「鹿港火車站」的研究主題,我們一定要來參訪虎尾糖廠,利用製糖期的機會,好好了解一下糖的生產過程,有時間的話再去蔗田去看卸蔗台。


虎尾糖廠踏查:製糖照片
在進入虎尾糖廠參訪時,1輛德馬號小火車先出來和我們打招呼 聽今天我們的導覽員名字是黃志強,一開始他就告訴我們,因為連日的下雨,機具沒有辦法採收甘蔗,所以糖廠也休息,沒有辦法帶大家進工廠去看製糖過程
   
這張是後來在牆壁上掛的製糖生產流程,加上我們找到的製糖過程簡單介紹如下:
1、壓榨:原料甘蔗由專用鐵道運至糖廠壓榨,先以搔卸機卸至甘蔗輸送機,經截斷機、壓碎機及撕裂機後,即送入四組壓榨機,在適當壓力下輪番壓榨,將蔗莖內汁液壓出榨出率高出94%。
2、清淨:清淨之方法有石灰法、碳酸法與亞硫酸法等。蔗汁具有酸性,加入石灰中和之,再經煮準,放入沈槽,靜置使不純物分砑至液體之底部或表面,中間可得透明之糖液,經壓濾機可分離透明之糖液與濾滓,濾滓經水洗浸出。
3、蒸發:透明糖液用現代化科技減壓蒸發濃縮成粗(精)糖膏,糖液之蒸發係在蒸發罐中行之,「蒸發罐」通常有三個或四個,互相連接,稱為多重蒸發罐。
4、結晶:糖膏再送到結晶罐煎煮至某一程度;即得蔗糖之結晶與母液混合物,此混合物放入助晶機攪拌,使結晶次第完全生成。
5、分蜜:糖膏中大部分為已經結晶之糖粒,糖粒與糖粒間有純度較低的糖液,即為糖蜜,最後用分蜜機除去糖蜜,產生晶粒整齊之分蜜糖,糖度約97度以上(特砂為99.6以上)。

【製糖過程引自:虎尾糖廠簡介及製糖過程】
   
我們在文物陳列室看完導覽影片後,外面剛好雨停了,所以導覽員就帶著我們繞行工廠,順便簡介。這裡是把包裝好的糖包放上「黑台」的地方
一包包裝好的糖會放在「黑台」,每包重50公斤,每輛「黑台」會放100包,合計5噸重,接下來都裝好後,小火車就會將糖運送出去
   
接著,我們來到儲蔗場
儲蔗場靠近工廠這邊有一堆生產完的蔗渣,是燃燒、肥料的好材料
   
遠處乳白色、藍色門的建築物,是秤量所,每輛蔗箱車都必須輪番進入秤重,接著就準備送進糖廠來製糖
由於下雨,蔗田泥土潮溼,機具沒有辦法下田工作,所以只能以人工採收甘蔗後,堆放在儲蔗場
   
一輛輛滿載甘蔗的蔗箱車,接下來會經由「搔卸機」卸至「甘蔗輸送機」準備進行除砂手續 這是「除砂設備」,除砂手續是指甘蔗在進入壓榨前必須以除砂設備去除甘蔗夾帶的泥砂和蔗葉
   
除砂完後的壓榨等後續流程,由於今天工廠休息,沒有辦法進入參觀,真是天公不作美啊! 我們繞到工廠後面,眼前是鍋爐,糖廠將壓榨完剩下的蔗渣,送進鍋爐燃燒,產生蒸汽帶動發電機運轉,供應糖廠超過80%的電力,這就是「汽電共生」循環利用
   
白色建築物是將糖廠排放的廢氣經過蒸汽加工處理的地方
右邊灰色的建築物是電氣室
   
燃料過剩的蔗渣有開放民眾來領取,可以當作有機肥料來使用 繞行工廠完畢後,我們再度回到文物陳列室,聽導覽員的說明,並且進行問答交流
   
導覽員黃先生是1979年進入虎尾糖廠,已經服務了37年,見證台灣糖業興衰的過程,對於虎尾糖廠的未來,何時會關廠?還是做為活的糖業文化資產保留下來?他也不清楚… 離開虎尾糖廠時,天空又開始下起雨來,沒能參觀工廠和看到滿載甘蔗的小火車在廠區活動是這次踏查的2大遺憾啊!

卸蔗台作業區踏查照片
離開糖廠後,我們來到位於台19線附近的卸蔗台,有2線鐵軌的目的是要讓小火車調車頭和避免停放的蔗箱車阻擋小火車行進路線
我們走在鐵軌的路上,心情真是愉快
   
左邊就是卸蔗台,採收完的甘蔗會由卡車運上卸蔗台,接著就會傾倒至蔗箱車裡 一節一節的蔗箱車都裝滿甘蔗後,就等著小火車來拖運回糖廠製糖(因為下雨沒辦法採收,所以都是空車)
   
我們在高台上合照
鐵軌的2側都是甘蔗田,等放晴的時候才會繼續採收吧!
   
鐵軌旁都是一截一截的白甘蔗

虎尾糖廠踏查:製糖心得
  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虎尾製糖所,創建於明治三十九年(1906年),是虎尾近代發展興盛的起源,昔日製糖產量曾居全台之冠,酒精工廠更是號稱「東洋第一」,使得虎尾享有「糖都」美名,成為台灣糖業文化的重鎮,亦是虎尾最珍貴的歷史文化資產,昔日繁華的糖廠、追趕五分車的嬉鬧聲化成最珍貴的回憶,五分車也從忙碌的運輸車軌上退了下來,化成最有價值的文物讓人回味。
1949年台灣光復之後,虎尾的繁榮逐漸消退;日治以來糖廠與台灣各地方建立密切的關係,虎尾成為一個因糖業而興起的產業城鎮,然而只靠一項糖業很難維持百年的繁榮,因此昔日縱橫內外的糖行逐漸凋零,糖業優勢逐漸降低;直至今日,台灣所有糖廠皆已轉型成觀光工廠,或者閒置空間再利用成為藝文展演空間,而「虎尾糖廠」是目前台灣僅存仍在營運當中的糖廠之一。

  在寒假期間,學校四位老師帶領了我們這一組參加網博的學生到虎尾糖廠參訪,在這次的參訪,雖然因為下雨而沒有看到虎尾糖廠的製糖過程,真的很可惜,但是還是收穫滿滿。在糖廠參訪的過程中帶領我們的是一位專業的導覽叔叔,首先帶我們繞製糖廠外觀一圈,並且跟我們概略地講解一些糖廠建築物的特殊功能,導覽叔叔還說現在台灣只剩兩座糖廠還在製糖,一座是參訪的虎尾糖廠,另一座是在台南的善化糖廠,解說叔叔說,是因為台糖製造成本較高所以現在幾乎都仰賴國外的進口砂糖,目前這兩座糖廠製造出來的糖也不過供應全台的十分之一產量,所以糖廠也就一間一間地關閉了,和在日治時期的產量差很多。之後解說叔叔還跟我們介紹,虎尾糖廠以前都是使用牛來拉動石車以壓榨甘蔗,既費時又沒效率,而且因為沒有像現在一樣四重壓榨以確保甘蔗可以整根利用,所以壓出來的甘蔗汁也很少,也隨著現今科技的發達取代了以牛為動力的傳統方式,運用機器使用汽電共生的裝置來提供糖廠所需的電力,也就是把四重壓榨完的蔗渣送進鍋爐燃燒,變成蒸氣帶動渦輪機然後發電,就比較不會浪費電了,這就是所謂的汽電共生,如果還有剩餘沒燃燒完的蔗渣,就會拿去做堆肥,這些資源就可以再利用了,而且把蔗渣發揮到淋漓盡致,一點都不浪費;還有,糖廠也會將製造過程中產生的煙灰做過濾,這也很符合現今的環保概念。這一次的參訪讓我獲益良多,除了瞭解整個糖廠的運作過程,也知道了汽電共生的知識,更讓我對糖廠的歷史更加的瞭解,實在是獲益匪淺。
最後,要特別感謝隨行指導的老師們,正杰老師、顏吉老師、珮婷老師以及長志組長,用心的安排此次的參訪活動。



  虎尾糖廠雖然需要申請才能去參觀,但我們為了要去做網博,還是得去糖廠參觀才行,不過當天下雨,甘蔗無法用機器採收,只能用人力去採,當然,用人力採的甘蔗一定不多,因此,糖廠的機器全部都休息,幸好製糖的過程都已經在影片中就通通看到了,只看簡介就能夠了解了,之後導覽人員帶我們走完整個園區,看到了很多影片中的機器,我們也提出很多的問題,導覽人員都很詳盡的回答,途中有時會飄來一些甘蔗的味道,也有看到一臺過濾煙的機器,還有看到把蔗渣變成肥料,賣出去,也有在外面看到汽電共生的房間,之後就去放很多古物的展覽室。
展覽室裡面全部都是日治時期所留下的東西,有裝糖的袋子以及一些日常用品,例如;時鐘,還有一些很古老的照片,顯示了當時的糖廠,而且附近還有神社,而虎尾糖廠是因為當時賺的錢較多,現在才能繼續製糖,否則也會像其他糖廠一樣,而現在虎尾糖廠也即將面臨關廠的危機,這些糖廠的回憶我想只有當地的人才知道,若他們知道糖廠即將關廠,也應該會很傷心吧,至少我是這麼想的。
經過這次的參訪過程,我除了更了解糖廠如何運作外,也明白了做筆記的重要性,也知道做網博需要花很多的時間來進行,因為要到很多地方參訪,若虎尾糖廠關廠了,我們就很可能得到另一座糖廠才能夠完成,我們一年級也算輕鬆,二年級還要幫我們用其他的東西,更不用說老師了,一定更辛苦,要幫忙指導同學,還要規劃行程,所以我想藉由這次機會感謝各個協助這次活動的老師和同學,謝謝他們願意花時間在這次的網博上,感謝他們的默默付出。



  一月二十九日下午,指導老師們帶著參加網博的學生到雲林虎尾糖廠參訪,雖然之前有來過這裡,可是因為要進去之前必須提前申請,一般是不開放的,今天能夠親自到裡面參觀我感到非常的開心。
在這裡我了解到原來虎尾糖廠從建設到現在已有108年的歷史,但是我覺得製糖產業是非常脆弱的,因為現在大部分都仰賴進口,所以導致國內製糖業賠錢,糖廠一間接著一間關閉,至於虎尾糖廠還能撐多久,都沒有人可以保證,全台灣現在也只剩下善化糖廠以及虎尾糖廠有在運作,可惜台灣的平原少,加上大部分又拿去種植稻米,雖然有符合甘蔗生長的氣候,但無法大面積種植,也是一大關鍵。若能妥善發展這項產業,讓甘蔗成為台灣重要的出口品,這樣一來不僅能夠使糖業再次興盛,也能夠帶動商業利益,或許沒有想像中這麼容易,但是不嘗試就絕不會有機會。
虎尾糖廠裡面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那些製糖的機器,因為最近時常下雨,甘蔗無法運送回糖廠,以至於我們無法看到製糖的過程,即使做好萬全的準備,最終還是得看天氣如何變化,這是我覺得最可惜的部分。不過想不到甘蔗需要經過壓榨、清淨、蒸發、結晶、分蜜,這麼多項步驟才能變成我們平時在食用的紅糖以及白砂糖,儘管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物品,也有它背後的故事呢!
這次的參訪對我而言可說是收穫滿滿,認識了虎尾糖廠的歷史、製糖的過程,還充分了解到產業保護的重要,而且我發現從身邊瑣碎的事物當中,一定有人會為了它而努力,科技不斷的進步,十幾二十年後,這些物品可能早已消失,人們總是把眼光放在更高的層次上,不停追求完美、創新,這樣下來或許可以使人們更方便,可是大家卻忽略了最傳統最原本的樣子,何不停下腳步來,仔細看這些物品最單純的樣子。守護任何一切,從彼此做起,我們沒辦法影響大局,但我們可以從小地方做起。

  今天我們到了現在唯二還在製糖的糖廠之一,也就是虎尾糖廠,我們到了那邊後,一開始我們先看了一部關於虎尾糖廠的影片簡介,片子本身不太長,約7~8分鐘左右,之後我們就去觀察製糖的機械。在走過去的時候,濃濃蔗香就慢慢地飄了過來,味道非常的香,然後在我們觀察完機械後,我們就去文物陳列室看一些早期關於製糖的工具,還有一些老照片。然而最讓我產生好奇心的是一種古老的警報器,有三台,外表舊舊的,後面有一個可以轉的手把,只是好像也壞了,但是它很吸引我!經過了今天的一日遊,讓我更了解製糖的過程,但是今天的唯一遺憾就是因為下雨天所以沒有看到機械在運作的過程…希望下次可以親眼觀察製糖的過程!


  1月29號我們來到了虎尾糖廠參觀,一開始導覽員黃先生為我們播放了二十分鐘的簡介短片,影片內容是有關於虎尾糖廠的歷史演變,還有製糖的過程,先讓我們看過製糖的影片,再帶我們去參觀,讓我們更容易了解製糖的過程,但很可惜連續幾天都下雨,蔗田泥濘不已,所以大型機器沒辦法下田採收,導致工廠沒有原料可以生產,工廠只好暫停運作,這是有點美中不足的地方,雖然沒有實際看到製糖的過程,但是我們還是可以經由黃先生帶大家繞工廠、文物館內的解說,學習到更多關於糖廠、糖業的認識,收穫滿滿。





  今天到了雲林的虎尾糖廠參觀目前為二還在製糖的糖廠,另一處是善化糖廠。可惜今天的天氣不太好,所以工廠裡面並沒有在製糖,我們只好跟著導覽員在糖廠外圍邊繞邊看。進到了裡面,看到旁邊有挖土機和一堆長的很像蔗渣的東西,但是因為是下雨天, 所以有傳來陣陣[大自然的味道]。雖然說很可惜不能進到糖廠內參觀到到工廠真正的製作過程,但是看到影片大概就了解的差不多了。據我所知,大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台灣的每一座糖廠大部分都有被美軍傷害過,虎尾糖廠也是其中之一,由此可知那段時間中的可怕。這次的參訪又增加了我的新知識,如果下次有機會希望可以再來~




  今天做的網博是和一年級的學弟、妹一起去虎尾糖廠參觀糖的製作過程。首先,導覽員給我們看一部有關製糖過程的影片,影片中有說到五個基本的步驟,就是「壓榨→清淨→蒸發→結晶→分蜜」,因為非常的重要,所以老師教我們一定要背得很熟!接下來看完影片之後,導覽員要帶我們去參觀糖廠,可惜的是因為下雨,甘蔗不好採收,所以沒辦法去參觀…但是值得慶幸的是,導覽員願意帶我們去糖廠的四周逛一逛,還為我們做詳細的解說!可見導覽員是多麼的認真!我們參觀完之後,他帶我們去看以前的照片和歷史,導覽員說虎尾糖廠已經有100年的歷史了,而且現在臺灣只有2座糖廠在運作,就是虎尾糖廠和善化糖廠。雖然沒去過善化糖廠,但是知道一點它的歷史就不錯了!我們看了許多糖廠的古物,有些古物看起來非常的酷,是我們一般人想看也看不到的,例如總機變換器和老式糖度計等,非常的特別,至於照片的話真的是多到說不完啊!最後要離開糖廠了,真的是非常的不捨,希望有機會可以再來參觀!要離開虎尾鎮之前我們去了「虎尾驛」參觀休息一下,然後我們看到虎尾驛的旁邊有月台,之後老師叫我們去那裡拍照,因為那裡真的很特別,拍完之後要準備回去了,那種不捨的感覺又湧上來了…希望下次可以再來這裡參觀,然後謝謝導覽員黃先生這麼用心的為我們講解關於糖廠的故事還有謝謝帶領我們的老師們。

  日治時期是糖業的全盛時期,由於糖廠不敵國外糖價,不斷虧損,於是種蔗面積縮減,導致糖廠一間一間的關閉,現在大部分還保留住的糖廠幾乎都已轉型為觀光糖廠,像是溪湖糖廠、烏樹林糖廠等,都有讓遊客搭乘的小火車,還有火車站供大家欣賞,不需要預約就能去觀光景點。而現在要預約才能進去的糖廠有虎尾糖廠和善化糖廠,因為這兩間糖廠是目前還有在製糖的糖廠,可以參觀如何製糖的過程,但很可惜的是,我們這次預約了可是因為下雨,沒有收成足夠的甘蔗,所以無法進行製糖,因此我們也就不能參觀。雖然很可惜,不過我們還是有看了影片,知道製糖的流程,首先要先將甘蔗由專用鐵道運至糖廠壓榨,在這個壓榨的過程中產出兩種成分:原汁和蔗渣。再經過加熱,進入加灰槽、沉澱槽、真空過濾機,這些步驟都稱之為「清淨」,再送至蒸發罐中蒸發至濃度65%的蔗汁,蒸發後的蔗汁送到結晶罐中,這樣把蔗汁煮成含結晶的糖膏和糖蜜的過程就稱為結晶,最後再送至離心分離機,有如脫水槽,這部分有兩項產品:砂糖及糖蜜,糖蜜則可以當成味精、酒精、酵母的原料呢!

  今天是寒輔的最後一天,老師利用今天下午的時間帶我們去雲林的虎尾糖廠參觀。經過大約45分鐘的車程我們終於抵達雲林,在附近吃頓午餐後就準備去進行訪談。原本預定要在糖廠內參觀製糖的過程,但因為最近下雨無法採收甘蔗,所以沒有原料可以製糖,真是非常可惜。之後我們就到糖廠內的歷史文物館參觀。裡面有許多以前製糖所需的一些測量工具和老照片等等,而裡面最讓我感到興趣的是電話的轉接器,上面有很多的轉接孔和數字,我在想那些數字是不是就是電話號碼。以前的人打個電話還要用這麼一大台的轉接器還真是不方便,而現在只要一台小小的手機就可以打電話,也不須經過這麼多程序,這也讓我感覺到科技發展的真的非常迅速。今天雖然沒有參觀到製糖過程,但我們還是看到了很多以前的歷史文物讓我受益良多,希望以後還有機會再來,下次一定要去參觀看看製糖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