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戰鼓發展史戰鼓製作馬興戰鼓戰鼓擊擊樂戰鼓音樂藝術鼓動人心隊計畫簡報

 

馬興鼓陣發展 
社區營造 
表演活動 
單車體能訓練 

 

 

 

 

馬興戰鼓已是彰化知名的戰鼓表演團體,有關馬興戰鼓隊的整個發展歷史,我們詳述如下:

追朔馬興村鼓陣的發源,最早可從清朝村落的宗教節慶了解,亦有傳說陳益源家族興盛時曾有獅陣、鼓陣,但並無可靠史料做依據。最可信記錄在民國約52年馬興武館時代,經訪談目前村內曾參與之耆老口述確認,當時搭配舞獅陣而成立,但可惜後來,隨武館關閉而解散,民國83年因社區搭上國內首波社區營造風潮,為推廣技藝而聚眾成立大鼓陣,除傳承民俗技藝外亦搭配廟會慶典活動,後因社區協會改選而無疾無終。97年隨馬興社區蓬勃發展,大鼓陣終於重現江湖,100年更成立新型態戰鼓──鬚眉戰鼓隊,此戰鼓隊的成員以社區婦女為主。

每當婦女隊成員在練習戰鼓時,隆隆的鼓聲傳到課輔班的孩童耳中,充滿奮振精神的鼓聲吸引了孩童的注意,於是孩童就在旁偷偷地學習擊鼓技巧,在耳濡目染的環境之下,課輔班有許多孩童都學了一些擊鼓的皮毛,社區幹部發現此情況,且也發覺孩童學習力很強,因此決定以課輔班的孩童為主,在民國100年七月成立「馬興戰鼓隊」。

馬興兒童戰鼓隊(由本組隊員拍攝)

馬興鬚眉戰鼓隊(圖片來源Youtube)

 

1800年代

〈不可考〉傳統農村廟會鼓陣、陳益源家族武館防衛鼓陣。

1963年

馬興武館獅陣成立,大鼓陣隨之組成,約1967年解散。

1980年代

出現配合宗教節慶活動。

1994年代

馬興社區成立大鼓陣,改選後遂無運作。

2008年

馬興社區重新成立大鼓陣。

2011年

馬興社區成立鬚眉戰鼓隊,隔年轉型為馬興兒童戰鼓隊。

細思以上大鼓陣在馬興社區的發展脈絡,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雖然沒有一脈相承,但鼓陣隊凝結團結、結合宗教竟點信仰力量等,卻有延續性文化功能。

 

電影《陣頭》及九天民俗技藝團推升傳統鼓陣技藝新型式:

從前大鼓陣的角色無論在宗教慶典 、獅陣演出武館武藝等陣頭往往都是陪襯插花的角色讓人認為大鼓陣只是「配音」的功能,但先是九天劇團給了台灣民俗界的新衝擊望造出新的陣頭,不用扮神也能令人敬佩的陣頭。九天創造的價值在於:將民間習俗技術提升至劇場藝術文化層次,打破傳統藝陣及表演藝術的藩籬,透過單元性質的演出,讓台灣能擁有自己的文化藝術。

60年代馬興武館的鼓陣:

我們經過查詢探訪昔日馬興武館訊息,感謝許炎崑前理事場引薦,找到當年18歲習武至今仍健碩的涂有世先生,也讓我們確信馬興武館的確定存在與年份,約1960〈民國50年〉馬興武館年代確實存在,並於1962年成立獅陣與大鼓陣,這是耆老最可信確實的紀錄,我們透過實地訪談紀錄來加以了解,也追朔到大鼓陣存在的歷史,雖然他們的戲份很輕,在角色上是擔任輔助、激勵士氣為主要功能。

《馬興村裝─武館歷史 口述歷史訪談紀要》

1960〈民國50年〉馬興村內成立武館,聘請東芳里莿桐﹝木津國術館﹞枝木金獅擔任師傅,地點借益源古厝(今涂火木宅前廣場),聚集村內青壯年加入習武行列,2年後成立獅陣、大鼓陣等,全盛時期成員達五六十人不等,獅陣並曾出團支援彰化市區廟會等慶典活動,極盛一時。然馬興武館僅約5~6年光景因社會變遷台灣經濟起飛,青壯年打拼事業,社會風氣亦不支持結黨等因素,武館因而無疾而終。

《馬興戰鼓隊的成立》

(賣力演出的馬興戰鼓隊,由本組隊員拍攝)

馬興社區戰鼓隊於100年7月成立至今,成員約有30位,他們利用星期三的晚上及假日練習,起初只有社區媽媽在練習,後來因為課後照顧班的孩子好奇地拿起鼓棒和墊子在後面偷偷地練習,練習的比社區媽媽還厲害,漸漸取代了社區媽媽,成為戰鼓隊的生力軍,由於練習時製造出來的聲音經常讓附近的居民抗議,甚至報警,因此他們想盡辦法降低音量,班主任鄭鈺樺說他們嘗試過加墊子、塞棉被,並且尋求村裡面許多廣場作為練習場地,如益源古厝、廟前廣場等,剛開始是用木桌放墊子練習,練得越來越順手的時候就開始慢慢地用鼓實際練習。

 

(本文由隊員子宜、庭瑋撰寫)

 

©2016台灣網界博覽會秀水國民中學蹦蹦隊專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