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水車站

二水車站於日治時期昭和八年(西元1933年)間改建完成,帶來二水鄉繁榮的契機。

尤其是名間、南投、水里、日月潭商賈遊客出入頻繁,有關南投的糖、鳳梨罐頭,水里、車程的木材、陶甕、以及集集沿線的香蕉、山產等全擠到二水火車站,而由平地待運往山上和轉運全省各地的民生用品更是堆積滿「磅前」〈倉庫屯貨場前〉。

二水火車站人員一度增至六十二人,尚難應付與日俱增的旅客和貨運業務,其時專營貨運業務的中南運輸股份有限公司接運量也直線上升,應接不瑕。二水街仔也託二水火車站迎來送往的乘客以及車水馬龍,變得熱鬧滾滾,在日治時期時還被稱為「小台北」。

現在因為製糖業沒落了,所以二水車站的貨物運輸功能已不復存,但是二水車站為台灣縱貫鐵路的重要車站之一,也是集集線起點,所以其觀光的地位不容小覷,而且在車站周邊便是二水鄉老街的所在地,有許多的小吃、有特色的建築及方便的腳踏車租借,相當建議以此當成起點,來深入瞭解八堡圳。

「行過鐵支路,相逢火車站」,二水火車站不僅是二水的門戶,二水的地標,也是二水地區居民和出入內山旅遊觀光客最多感受的城鄉空間。在民國60年至80年間,城鄉移民的年代中「火車頭」(火車站)是鄉村青年連結都市的起點,也是與愛人、親朋、戚友揮手送別的終點,多少遊子默默在「離鄉」晃動的火車上,期待著未來,火車站不只是生活記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