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水工藝---石笱

石笱,二水人稱「籠仔笱」或「霸籠」,是堰堤之父「林先生」指導八堡圳(當時叫施厝圳)鑿圳功臣施世榜引導水流,導水入圳的人工導水方法。

濁水溪每逢春夏季豐水期,常因河道流向變更改道,影響下游平原灌溉;秋冬時雨量稀少,必須增加輸水速度及水量以供農用而想出來的人工變更水道及攔堵水流的方法。

林先生所傳授之導水秘方(土工法)適用藤紮木或竹,編織成上廣下狹狀如筍的壩籠,俗稱「笱」,使用時依上游廣下游狹的方向放置,連結成為並以大小石塊填入籠內攔導溪水,因此又名「石笱」。

石笱依其形體分為角笱和圓笱兩種,角笱頭寬十二尺,圓笱頭寬七尺,高度約六尺,亦可依需要加減,但其高度最大規格為十二尺(如圖所示)。

所用材料以竹或木為主,中間填充石頭,圓笱因體積小而用桂竹,角笱體積大,承力也大,則要用圓木作為材料。編紮時笱通常需要熟練的綁笱師傅,每粒笱依笱型至少要師傅兩人或兩人以上。

人工下笱安放的方法,枯水期不必分上下游,任何一方均可安放,因為施工容易,一天可安放百粒。如果是豐水期則是要由下游循上游下笱,安笱時,笱頭之正面需五至六人,笱尾兩人,笱之兩側各一人,合計至少得十至十二人搭設,安笱須熟悉水性且老練的下水師傅從旁指導和水利人員監督安置,下水搭笱因施工不易,一天下來往往做不到十粒。至於笱中填塞石塊的工作就交給填石師傅了。

「林先生」的導水土工法,從運材、編紮、挑笱下水、填石定位,一直到工程完成,過程的繁雜和其中的艱苦危險,和在科技發達的今天相比,那些導水工程實在太危險也太辛苦了。那些施工師傅和匠工們與大自然搏鬥的精神,實在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