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緣起與展望→輕軌系統

輕軌系統(英語:Light Rail Transit)又稱輕軌鐵路,簡稱輕軌(LRT),為鐵路運輸的一種,泛指所有在道路、街道上面或旁邊行走的有軌電車以至多節鐵路列車。輕軌通常採標準軌,在臺灣,輕軌又可算為大眾捷運系統的一種,或稱輕軌捷運系統。

簡介

輕軌列車以電力驅動,有自己專用的軌道系統,但不一定與其他車輛完全隔離,可在一般路面上行駛或是分層混合行駛。輕軌列車一般在低月臺或直接在地面車站停靠。

現時輕軌路權主要分為三級:
•C級:路軌沿著道路鋪設、與一般道路混合行駛。
•B級:路軌沿著道路鋪設、但設有專用道;且有路口優先通行權,通常配合號誌先行通過。
•A級:擁有自身的路,且與一般道路分離;通常利用高架或地下化。

現時不少輕軌系統基本都是上述路權狀態的混合體,極少有單純的A級線路,因爲完全可以改為修建簡易地鐵,且運力還更大。但由於C、B級對交通影響較大,其份額有減少的趨勢。而部份輕軌系統採動全自動操作,毋需司機。

輕軌車輛通常較短、窄和輕。輕軌車廂一般按照大客車參數看齊,長一般不超過15公尺、寬則2.5公尺,最長一般總編組長度不大於80公尺,否則通過平交路口時間可能太長、會影響汽車交通。

中華民國

臺灣最早的城市輕軌運輸系統是高雄市政府於2003年12月27日引進西門子輕軌列車於中央公園運轉展示。高雄捷運環狀輕軌原採BOT模式,2012年11月8日流標後改為政府自建OT模式,並於6月4日正式動工。高雄環狀輕軌採用全線無架空線系統,預定2015年6月環狀線主線第一階段、水岸線通車,2017年配合高雄鐵路地下化時程環狀線全線、環東水岸線通車,成為全臺灣首條通車與全球首條全線無架空線系統的輕軌捷運。

繼高雄環狀輕軌定案後其他縣市政府也積極開始規畫輕軌。臺北捷運淡海輕軌行政院於2013年2月25日核定通過,預定2013年12月先期工程動工,2018年全線完工通車。臺北捷運安坑線2013年5月20日:經建會通過捷運安坑線可行性研究,目前已進入綜合規畫階段。

另有桃園捷運棕線備案及桃園捷運大溪線也計畫採用本系統。

另亦有基隆輕軌之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