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阿里山的由來,普遍流傳是約250年前,鄒族有一位酋長名「阿巴里」,勇敢善獵由達邦翻山越嶺,至今之阿里山打獵,常滿載而歸,就常常帶族人入山打獵,每次均有豐富成果,其族人敬仰他,乃將其地名稱為「阿里山」。

  清代諸羅縣誌則敘述「阿里山離縣治十里許,山廣而深峻。番慓悍、諸羅山、哆囉國皆畏之;遇諸塗、趨引避匿。」並未清楚描述阿里山位於何處,定義也非常模糊。

  另根據日本人安倍明義的著作《台灣地名研究》書中認為諸羅平埔族人與鳳山平埔族人的語音相近,鳳山平埔族稱阿里山區的生番為「Karii」,流傳到諸羅平埔族便以「Arii」同音訛傳稱呼之。我們現在俗稱的阿里山,泛指以沼平車站為中心的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但事實上,你如果翻開地圖查找,並沒有一座山叫做阿里山,只以一定特定範圍稱作阿里山區。正確說法,經森林事業重劃,由大塔山、塔山、松山、烏松山、鹿堀山、獅子頭山、祝山、萬歲山、兜山、千人洞山、光崙山、大凍山、火炎山、篤鼻山、對高岳等18座山所組成,稱之為阿里山山脈,隔楠梓仙溪與玉山相望。



 

 

 


 

 

  在鄒族的神話傳說中,並沒有如盤古開天闢地及聖經中創世紀一般的情節,在現有的資料中也只有對已存在的宇宙天地做調整或修補的傳說,而關於族(人類)起源的傳說,一般有兩種說法,分述於下:

1. 遠古時代,天神「哈莫」(hamo)(亦有傳說是女神「尼弗努」)降臨到玉山頂上,祂首先搖撼楓樹,當楓葉一落地時立刻為了一群人,這就是「鄒」(cou)和「瑪雅」(maya)的祖先;隨後天神天搖動茄苳樹,一樣的樹葉一落地也變成人,這就是漢人「布杜」(pudu)祖先。

2. 遠古時候,天神「哈莫」降臨特富野社(t'fuya)播種人種,人種在土地上生長,成為現在人類的祖先,所以除了稱呼人為鄒(cou),也可以稱為 cmufeu to ceoa(由土中生出者);但天神最初只造了一批人類,以後的人類都是由這一些由土中生出的人不斷繁衍而來的。
 

 鄒族主要居住於嘉義縣阿里山鄉,亦分布於南投縣信義鄉,以上合稱為「北鄒」;而分布於高雄縣桃源鄉及那瑪夏鄉兩鄉者,稱之為「南鄒」。

  「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一首「高山青」正是阿里山鄒族人的寫照。沈穩內斂的個性,高聳的鼻子,帶著幾分的驕傲與自信。是鄒族人給人的印象。
鄒族人的傳統生計以農業及狩獵為主,由於禁止狩獵的法令限制,迫使鄒族人口外流,由於阿里山區為高山茶及山葵的種植區,許多鄒族的朋友開始在保留地上種植山葵,並跟平地的茶農學習種茶的技術,這兩項高經濟作物使得一些年輕人回流至部落。除了茶葉與山葵,桂竹筍、竹高筍、高麗菜也是經濟作物之一。近年來更有族人研究花卉的種植,尤其是高單價的香水百合更是新興的精緻農業,受到族人的青睞。

 

 

阿里山鄒族歷史概說

  鄒族先後經歷了幾次的移民。最早到此的鄒族早在約30004000年前已抵達台灣這個美麗的小島。鄒族相信族人都是由鄒的天神HAMO
創造人間事物。流傳早在傳說中的大洪水之前,鄒族人已活躍在嘉南平原一帶,千百年來的輾轉遷徙,最後定居於現今阿里山山脈與曾文溪、濁水溪上游流域。

 

阿里山鄒族人口分佈

  鄒族在全台灣原住民族群裡為少數中少數,族人大多分布在本鄉達邦、特富野、里佳、樂野、來吉、山美、新美及茶山一帶。近年來因盛產高茶山、山葵及高冷蔬菜造就農業佳景,而休閒觀光業的發展亦使流失的族人漸漸回流。

 

阿里山鄒族飲食

  鄒族的主要生產方式也是農耕和狩獵,農耕為主,狩獵為副。粟、米糕、藷、芋為主食,佐以野菜或豆子煮湯;狩獵所得多為山羊.水鹿、山豬、山羌等,有獵獲和漁獲會分給同氏族人食用。祭祀與慶典時,要殺豬、釀酒、做糕;平時亦嗜好菸酒。


 

 

 

 


 

 


 


 

前,阿里山叫禿山,因為它渾身上下不長一棵樹,一棵草,一朵花。那麼,這座禿山是怎樣有了樹木和花草呢?又為什麼改名阿里山呢?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聽老人說,從前,在這座禿山北面的一個溝岔上,住著一個靠打獵為生的小伙子,名叫阿里。有一天,阿里在北山坡上打獵,突然,看見山下有一隻老虎,正在追趕兩個採花姑娘。阿里急忙從山坡上跑下來,一下跳到虎背上,手起刀落,只聽「咔嚓」一聲,老虎腦袋被砍落在地上。兩個採花姑娘得救了。他剛要回北山坡上打獵,又見從天上落下來個手拿龍頭拐杖的白鬚老頭。老頭一邊笑。一邊拽著兩個姑娘的胳膊往南山坡上拉。阿里見這兩個姑娘剛脫離虎口,又遭到這壞老頭子的耍戲,心裡一陣火起,大喝一聲:「住手!」說完,就一個箭步衝到那個壞老頭的面前,奪下龍頭拐仗,照著那老頭的前額狠狠打了一下。那老頭的前額立刻起了個大疙瘩。他痛得大喊一聲,放開那兩個姑娘,一甩袖子,同空中飛去,一轉眼,就不見了。沒過多久,晴天響起了雷聲。那雷聲由遠而近,越來越大,只見那兩個採花姑娘嚇得渾身亂顫,她們焦急地說:「壞事了!壞事了!」

阿里奇怪地問:「這是怎麼回事? 」兩個姑娘說:「我倆本是天宮的仙女,聽說台灣島風景優美,就偷偷來到這裡。不想。遇見了惡虎,多虧你救了我倆的性命。都怪我們眼饞,一路遊玩,誤了時辰。玉帝派老壽星下來捉拿我倆回天宮治罪。我們害怕玉帝刑法,不想回天宮。正在老壽星拉我們的時候,你跑過來把他打跑了。他把這件事告訴了玉帝,玉帝肯定要下令讓雷神來燒死這一帶的生靈。」

阿里聽她倆這麼一說,吃驚不小:「難道就沒有什麼辦法,搭救這一帶生靈嗎?」兩個仙女說:「只要有捨身去死的人,跑到南面那座禿山頂上,把雷火引開,使雷火不能漫延,就能保住這一帶生靈了。阿哥你遠遠躲開,我倆到禿山頂上去引雷火吧。」

阿里搖著頭說:「不!老壽星是我打的,禍是我惹的,還是讓我去引雷火吧!」他說著,就拿著那個龍頭拐杖,急忙向南邊的那座禿山上跑去。他跑得快,不大一會兒,就登上山頂。他高喊道:「雷神!老壽星是我打的,那兩個仙女是我放的,禍是我惹的,與別人無關!你那雷火,朝我身上打吧!」

這時,雷神正好來到禿山上空,他舉起雷鑽和閃錘,只聽「轟隆」一聲雷響,把阿里的身體打了個粉碎,雷火在禿山頂上熊熊燃燒起來。雷神轉身到天宮交差去了。因為這座山上沒有樹木和花草,雷火還沒燃燒到半山腰,就熄滅了。

 阿里雖然被雷火打死了。他死後這座禿山約滿山遍野,卻長出了一片片樹木。人們都說,這些樹木,是阿里被雷火打碎了的皮肉和頭髮變成的。那棵神木呢?就是老壽星的那根龍頭拐杖變成的。那兩個仙女,見到這種情景,感動極了,兩個人核計了一下說:「阿里是為咱們倆和大伙死的,他死後。皮肉頭髮都變成了樹木,為人民造福。我們倆就變成花草,好給阿里作伴,也能為人們造福。」

(資料來源:口述自鄒族長老)

 

 

 


 

 

   洪水之時,鄒族以射殺野獸為生。一日,殺一犬食之,將其頭取下穿於竹竿,插在地上,供眾娛樂。又一日,獵得一猴,又將其頭插於地,大家更覺有趣。之後,竟然覺得如殺人頭必更為有趣。適有頑童經過,乃殺之,取頭高插於地,眾人大樂。洪水退後,各族分散謀生,時日既久,情感也自然疏遠,於是互殺取頭以行樂,遂成馘首習慣。據說鄒族原來僅有一氏族,自馘首成習以後,遂定一規則:凡戰事每取敵人一頭,可另組一氏族,並以被殺者之名為氏族名,於是鄒族氏族乃漸加多。

 

出生
      鄒族是父系社會,重視男性。婦女懷孕後,照常工作,但不能參加祭儀工作,不能接觸武器與獵具、不捕魚、不殺昆蟲。
 

成年儀禮
    鄒族成年禮是在軍神敵首祭終了後,要昇入青年級的少年則排列在會所入口,然後走上會所,由老人持杖擊打臀後,並大聲教誨,然後至各氏族家繞一周後到首領家門口,由首領手持大酒杯,各人逐次飲酒少許後歸家,更換青年應穿戴的冠服後,再入會所廣場參加舞蹈。
 

婚姻
      鄒族婚姻為男娶女嫁,但成婚後女婿需至岳家服役一段時期。服役期間一到六年不等,若兩家皆有子女則行交換婚。 正式婚禮較為簡單,男女兩家事先釀酒製糕,男女雙方與父母相互飲酒後,攜新娘回家,之後即舉行酒會,全氏族人共餐共飲來慶賀。
 

葬禮
   鄒族死亡分善死及惡死兩種。善終者在彌留狀態時,須從床上移至房子中央的月桃席上並易盛裝。待其氣絕後,行曲肢葬。由同族男子挖掘墳墓,將屍體用布包裹後埋葬,穴上蓋石板,掩土踏實,行屋內葬。
 

巫術占卜、夢卜
夢見持槍、銃刀、弓箭等的武器
夢見太陽或月亮的光輝(朝日的光輝最吉)○夢見戫首或客人前來
夢見女子。以上的夢皆為吉夢。
夢見蛇、死魚、和死者相遇、日沒、黑暗的地方、下雨,在將開墾或建築的前一夜夢見山崩、火災、石頭滾動、在出草的前一夜夢到被狗咬、夢到敗給別人或夢到一些令人驚愕的事(以上皆為凶夢,不管做什麼都必須中止)等夢皆為凶兆。
 

宗教信仰
   鄒族人的宗教信仰屬於超自然的神祇信仰。主要的神祇有天神、戰神、命運之神、獵神、土地之神、粟神、家神、社神等。

 

(資料來源:我們都是一家人網站)

 

 

 



  阿里山的姐妹潭,是兩個剛好生在一起、大小不一的高山湖泊。傳說過去山中有一對姐妹,因為同時愛上一名男子,卻不願傷害手足之情,於是雙雙投潭自盡,殞命在姐潭和妹潭中。伴隨著這樣悽美的愛情故事,使得姐妹潭聲名大噪。後人便在姐潭上,利用檜木大樹的根頭,矗立在水面作為基座,在上面建立了兩座相思亭,以木橋和岸邊相聯結,並在外圍築起全長180公尺的環潭步道。


    姐潭略呈長方形,佔地約60坪;妹潭則略呈圓形,佔地約20坪。兩座天然水池都已經開發了數十年,潭水清澈無波,宛如明鏡,是阿里山森林風景區的重要景點。尤其當潭水飽滿時,總是讓許多遊客留連忘返,靜謐的氣氛,加上飛躍於碧綠潭水間的魚群,讓人湧現思古之悠情。然而,台灣近年來持續乾旱,姐妹潭在民國91年首次乾涸見底,水源涵養能力汲汲可危。遊客前往觀賞時,不妨多加留意姐妹潭周遭生態區的變化,若是遇見潭水豐潤之期,則更能體會其珍貴的美景了。

(資料來源:嘉義縣觀光旅遊網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