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細說細木作 
細木作大師 
細木作原料 
細木作工具 
細木作過程 
訪談側錄 
相關報導 
專題簡報 

 

 


二、細木作大師


photo  slideshow

1、王肇楠個人檔案

學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

專長

台灣文化研究、民俗學、傳統細木作(家具)研究

專業證照

中華民國「家具木工」乙級技術士證 2001

資歷

中華民國傳統匠師協會發起人、籌備委員、第一、二屆理事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助理教授

大葉大學設計暨藝術學院造形藝術學系 講師

大葉大學設計暨藝術學院造形藝術學系 助理教授

得獎事蹟

第六屆國家工藝獎-其他類佳作獎 2006

工藝頂真攝影比賽-入選獎 2005

第五屆國家工藝獎-其他類佳作獎 2005

第一屆國家工藝獎-其他類佳作獎 2001

第三屆傳統工藝獎-其他類佳作獎 2000

2000年小木器設計競賽-佳作獎 1999

第二屆傳統工藝獎-其他類佳作獎 1999

第一屆傳統工藝獎-其他類三等獎 1998

 

2、嚴師嚴父-----王漢松


 photo  slideshow

    傳統細木作藝師—王漢松先生,從事重要民族藝術—細木作已有六十餘年的經驗。其經歷及作品,榮獲李總統 登輝先生、連副總統 戰先生、教育部、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台灣省政府,及民族工藝獎、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傳統工藝獎及工藝之夢等高度肯定。

    1923年,王漢松先生出生於日治時代的古都鹿港,自小聰慧靈敏,深受台灣傳統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喜愛動手動腦「玩」著各類玩具器物。十四歲公學校畢業後,進入一家傳統木器店,學習並研究傳統木器藝術。在台灣早期的「工藝界」流傳著一種習慣,「拜師」之後,需要苦心勞力地熬過三年四個月的學徒,才能「出師」。王漢松先生的習藝歷程也不例外,經過三年四個月的學徒訓練,能夠不斷自我深造,並繼續研究所習得的傳統榫卯技術。王漢松先生師承清末的技法,秉持著日據時期一絲不苟的精神,加上吉祥與祈福的圖紋的累積及經驗,形成了其個人特有的風格特色,使細木作藝術的價值一再提昇。

    在為人處事方面,王漢松先生處處展露出樸實敦厚的風範,以及和氣的修養與內涵。「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其作品特色亦是如此,能以傳統文化的內涵為基礎,或循規制、或展新意,皆能表現出獨特的文人氣息及個人風格創意。他高風亮節的個性亦展現在其作品上,作品的整體架構是含蓄、工整而敦厚的,但在細節上卻能有所揮灑,無論是線腳、鑲嵌異木或墨繪紋飾,皆能非常完整、妥貼。

    研究傳統藝術細木作技巧有成的王漢松先生,堪稱為臺灣傳統細木作界的巨擘。王漢松先生投入木器工藝界,至今逾一甲子的鑽研火侯,不但激發了最高的藝能技巧,更結合了傳統榫卯、雕刻、繪畫等技巧的轉化,不斷創造出新的藝術品,讓社會大眾欣賞到台灣傳統細木作藝術之美。

   

3、學習歷程

    王肇楠大師出身於傳統工藝氣息濃厚的家庭之中,小時侯的他身性愛玩,常圍繞在父親身邊,手裡拿著小塊的檜木玩疊疊樂蓋房子。直到國中畢業後,在父親的「賜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藝」的觀念下,遵循傳統學徒制,拜過祖師爺--魯班公,從17歲起師承其父王漢松先生,正式進入了「細木作」的殿堂中。在習藝過程中,因為父親非常嚴格,曾言「學藝無父子,嚴師出高徒」。所以在學藝上偶有因不專心或粗心大意而作錯時,父親總是以捏上眼皮的方式做為處罰,表示要小心每一個環節,決不容許稍有錯誤,因為「累小錯必成大誤」,他也就在這樣戰戰兢兢的三年四個月的學徒生涯中出師了。

    出師後,正好台灣的傳統家具開始沒落,也正面臨轉型與否的重要關頭。有一次他的朋友從義大利的威尼斯回來,告訴他,他們旅行團付費去參觀一家家具修復的工作室,朋友的經驗讓他訝異,原來外國傳統藝師這麼受到尊重,反觀台灣本土的技術卻備受忽視,因此他下定決心,不能只作家具,要藉由出版的方式,把家傳技藝記錄下來,並且和政府合作傳承計畫,以提昇傳統家具工藝的地位。

    

4、作品風格

    家具有兩大類,分別是「祭祀用具」和「民宅用具」,王肇楠先生製作的細木作家具主要以民宅用具為主,如神明廳的供桌、太師椅、羅漢床等皆屬此類。王家承襲南唐遺風的泉州派,不太花俏,注重精細的榫卯結構,因此在細木作的裝飾技法上,王肇楠先生以傳統細木作榫卯工法,配合「檜木入茄苳」的異木鑲嵌技法,製作出各類作品。以「方正圓融—方櫃」為例,以硬斜?皮岔嘴榫、平頭榫等施作於各構件間之榫卯結合;圓牙榫施作於櫃門,以供開闔;每個器面施以「檜木入茄苳」的異木鑲崁技法,以各種傳統紋飾如萬字不斷紋等,萬字為佛教表示瑞相的一種護符和標誌,而萬字不斷代表連綿不斷,生生不息之象徵。本方櫃每一立面皆開一門,以四分之一圓為輕徑,合此四半圓則可以成全圓,與方櫃之方形相互呼應,謂「方中有圓、圓中存方」之理。或是利用「水墨線繪」的技法,在淺色木料上,畫出高雅的圖案。

王肇楠先生在製作作品時,總是落實著以傳統技藝為本位,以審美要求為輔這樣的觀念。他說,「就以太師椅而言,就是要要求怎麼做才能讓它味道更好、更漂亮、更舒服,光是這個椅子,也可以無限延伸,可以改個角度、尺寸稍微放大一點、放小一點等等的,或是坐起來合不合人體工學、坐的時候舒不舒服……等,如果太強調舒服,若讓第三者一看就說:『這不是傳統工藝。』那我就失敗了,因為我的技術是屬於傳統領域的,所以在創作的時候你還是不能忘本,你還是在傳統工藝這一個領域上,所以我們會有一些框架的限制,不能天馬行空。」

 

5、薪火相傳


 
再生傢俱修復處理研習班講師

 


 
大葉大學授課

 


 
中原大學授課

 


 
彰化縣企業經營研究協會演講

教學傳承

透過教學,細木作的技術得以傳承與發揚。王肇楠先生曾在鹿港社會大學開課,他發現學生們的興趣越高,就會越想去追求更高階、更困難的榫卯技術,因此在訪問王肇楠先生時,他說了一句深具啟發的話:「你的興趣有多少,技術就有多高!」可見興趣是追求高深技術的重要關鍵,而王肇楠先生又說:「在學習之前有個前提,就是你應該問你自己,為什麼要把這個細木作技術當作興趣?而不是去養蘭花還是玩改裝車?」針對這個問題,王肇楠先生給自己的答案是「因為那麼多的工藝裡面,只有木作和木雕是可以在家裡完成的,而且我把這項技術當作興趣而不是專長」。這些話都帶給學習者很大的啟發。   

王肇楠先生在大葉大學教授期間,先教授基礎的五個技法概念(有刨、鋸等技法)及技法練習,每一個技法教授一個月,因為基礎的紮根很重要,所以需要花費時間練習。其次在教學的時候,他除了要求技法的磨練之外,也會將台灣傳統細木作家具做一說明,包括傳統工藝、木作的分類、歷史面的傳承、使用的度量、工具的認識以及材料、木材的認識等讓學生全盤了解,在期末時便在傳藝中心舉辦作品展覽。

 教學方面,王肇楠先生當然希望能從中培養出專業的匠師,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學生重視文化傳承的觀念,並進一步希望藉由學員將這些傳統文化的觀念轉換帶到各行各業中,讓大眾得以重視並珍惜細木作這項藝術。

 

著述傳承

    王肇楠先生在創作之餘,有感於傳統工藝的傳承者多以「口述心傳、不立文字」的方式傳承,導致傳統工藝逐漸式微沒落,為了將傳統細木作的文化價值進一步發揚光大,在王漢松先生指導及行政院獎助之下,出版了「台灣傳統細木作榫卯集」、「王漢松作品集」、「台灣梳妝台的研究與修復記錄—以富貴喜春細木作為例」三本書 ﹔並提出論文三篇〈民間藝術傳統細木作之保存、活化與創新-以細木作家具藝人王漢松技藝傳習計畫為例〉、〈鹿港傳統工藝細木作之傳承與發揚—以藝師王漢松之技藝成就與技藝傳承為例〉」、〈魯班尺、人因工程應用於「太子樓」梳妝台尺寸設計之探討〉,期能將台灣傳統文化中之細木作藝術廣為週知及發揚。

 


 
                                 大師作品                         photo  slide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