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6 科舉考試等第示意圖
 

  針對清代的科舉考試而言,因為科舉與學校結合,故此在參加正式科考以前,考生要先取得「入學」的資格,即成為生員(秀才)。入學有兩個途徑,一是通過稱為童試的縣、府、院三級考試,這是大部分士子用的方法,被認為是入士的正途。另一種方法則是進入最高學府─國子監,並成為監生。因為此途徑主要是靠捐獻財物或者是族人曾為國建功,非正規的考試途徑,所以社會地位通常較為低下。
  正式的科舉內容,共分為三級,分別為鄉試、會試、殿試。
  鄉試為正式科舉的第一關,每三年一鄉試,清代在子、卯、午、酉年的八月份舉行,地點在各省省城的貢院裡考試,若遇上皇帝喜慶,會下詔加開考試,稱為「恩科」,是較為特別的加考。通過鄉試的生員稱為「舉人」,考上舉人便代表具有任官的資格。
  會試為正式科舉的第二關,通過鄉試的舉人可在次年二月繼續考試,地點亦在各省省城的貢院裡,通過會試的舉人稱為「貢士」。
  殿試是正式科舉的最後一關,過會試的貢士可再同年的四月應考,這次主考官為皇帝,考的是對策,題目只有一題,過殿試的貢生稱為「進士」,第一名為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考到進士已經是科舉的最高榮耀,未來將要為國家規畫政事,是國家的高階人員。
  賴樸園是在公元1818年,被皇帝欽賜為文舉人,當年正是科舉的寅科,而皇帝當時送給賴樸園兩片硤杆石,贈送時間是在公元1818年的吉月(吉利的月份),因為單數不成對,所以當時並未立旗杆座,直到他的孫子賴步雲和賴登雲中舉後,才順便立起屬於賴樸園的旗杆座。
  賴樸園的孫子賴步雲和賴登雲是在公元1859年恩科特考中上榜,當時科舉原本應該在公元1858年舉辦,由於當時正值英法聯軍之役,故延後一年於1859年進行恩科特考,因此他們兩位的旗 杆座是於公元1859年的葭月(11月)建立的。
  武舉和文科舉一樣有狀元、榜眼、探花之名。武鄉、會試都分內、外3場。首場馬射,35步遠靶子,只要10發3中即可,二場步射距離80步,10發2中即可,三場是內場,考策論,首題用《論語》、《孟子》,次題用《孫子兵法》、《吳起兵法》、《司馬兵法》,還要考技勇,內容為「拉硬弓、舞大刀、掇重石」,而錄取名額不固定,都臨時請皇帝裁定,通過考試的就被稱為「武舉人」,可參加次年在京師舉行的武會試,但跟文舉不同的是,武舉最初並沒有殿試,通過會試者皆稱「武進士」,直到公元1631年才設立,與文舉人一樣有狀元、榜眼、探花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