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在嘗鮮美食時,亦應對其歷史典故有所認識和了解,故舉三例分享:

生包「中」

  農曆五月五後,雖然端午節已經過去了,緊接而來的是一年一度密集的升學考試,許多家裡有考生的家長都會親自包個粽子取其諧音(包中)討個好彩頭;在台灣許多鄉鎮首長舉辦活動時也常常會穿插動手包粽子或是請參加活動的鄉民分享素食粽子的節目,其用意不外乎期望來年再次高票中選。

考生包「中」
【圖片來源引自聯合新聞網】

粽結 化心結

  現今人們都知道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但是根據專家的考證,粽子只不過是一般民間普遍的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一定只在端午;流傳習俗端午吃粽祭屈原,是後人好心附會而形成的,這也剛好反應民眾對屈原的景仰。事實上,在大陸某些地方為了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介子推而形成的民間節日 「寒食節」〈清明前一天〉吃粽子,起源比端午吃粽子還要來得早。至今,在中國許多地方仍舊通行清明節前一天吃粽子的民間習俗。

  不過中元節吃粽子這一個習俗倒是比較少人能理解了,由文件中得知近幾年來這個習慣在台灣有有日漸成俗的趨勢,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台灣粽串串成結的形狀。我們都知道農曆七月十五是普渡往生弟兄的日子,中元節的由來有著相當多的典故與傳說,而種種的信仰與習俗不外乎祭拜祖先和陰間的鬼魂,基於追思故人發揚孝道匯集而成一個定型的節日。傳說中 「好兄弟」會在七月來到陽間接受人們的款待,由於好兄弟們在死前多有未了的心願或是盼望與在世親人敘面,心頭難免積存許多解不開的陽間情結,這對於升天成佛是一大障礙,因此,有人便以粽子祭拜好兄弟象徵 「唯有解開心頭千千結〈解繩〉方可直通天庭〈食粽〉」這個動作〈解繩食粽〉在台灣有個相當有意思的辭叫做 「解結頭」。

  在臺灣嘉義地區流傳著一則端午節的特殊習俗:結婚第一年,端午節時男方送女方「粽子」;女方送男方「香包」。此特殊習俗,來源可能追溯至中國,清代河北一些地區,端午男女姻家互饋粽子,稱為「追節」;湖南一些地區,互饋粽子又稱為「探節」。而其代表意義,是民間使用相似律原則,取其諧音「中子」討個吉利,與結婚或新年時,講「食甜甜,乎(給)你生後生(生子息)」的俗諺,有異曲同工之妙。

  還有一個易與贈粽混淆的習俗名稱,「送節」,名稱相似意義卻大不同。文獻記載:「節前,製粽,饋親友,曰「送節」;尤以在此年中,家有不幸者,則不製粽,概由親朋饋之。」新喪之家,不做角黍而有親戚饋送之。

【資料來源引自林家素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