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草創與萌芽(1919~1930)

日治初年,臺灣人尚未有飲用啤酒的習慣,臺灣也還未有啤酒廠,為滿足在臺日人需求,啤酒才開始從日本、香港引進。但隨著在臺日人的增加,加上臺人飲用習慣的改變,啤酒需求量漸增。於是,為避免仰賴進口過深,政府開始扶植啤酒廠的成立。

在此背景之下,1919年,由芳釀株式會社社長安部幸之助等人發起,「高砂麥酒株式會社」成立,並於上埤頭興建了「高砂麥酒株式會社臺北工場」,是日治時期唯一的啤酒工廠。成立的目標是要滿足臺人需求,並且外銷南洋。1920年6月,第一批臺灣啤酒上市,在「以米釀酒」的米酒文化之外,又出現了「以麥釀酒」的西化風潮。然而,由於生產條件對熱帶地區的先天不利,加上未經妥善規劃,高砂麥酒株式會社初期經營不善,市場占有率不佳(約為所有啤酒之14%),負債累累。

1922年,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實施酒專賣,但將啤酒「暫時除外」。有人說是因為高砂麥酒株式會社成立不久,根基不穩,加上其出口導向的性質,不甚符合酒專賣的條件;也有人說由於創業時的決策錯誤,高砂麥酒株式會社的經營面臨困境,政府並不想收購。

在專賣排除啤酒的背景下,在1922至1930年間,由於具備自由出售的優勢,銷售業者全力推銷啤酒,加上需求增大,銷售量、市占率逐漸攀升,高砂啤酒品質也有所提高。1925年,高砂麥酒株式會社生產的特淡啤酒還在試飲會中被評為第一名。然而,由於啤酒市場的潛力甚大,各廠競爭激烈,使得促銷費用甚高,也讓高砂麥酒株式會社經營上仍面臨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