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bar
網站地圖
水田溼地
溼地生態
學習活動
訪談記錄
相關採訪
研究札記
研究足跡
專題簡報
 
行政推動
 
陳慈慧
吳音寧
 
參與農民
 
割稻前
割稻前-鄭勝峰
割稻前-廖明欽
割稻前-謝寶元
割稻前-廖宗富
割稻前-陳元振
 
割稻後
割稻後-廖明欽
割稻後-廖宗富
割稻後-陳元振
割稻後-謝寶元
 
生態專家
 
張育誠
陳嘉宏
葉大詮
 
訪談記錄參與農民割稻前陳元振
 

時間:102年11月23日(六)08:30-11:30
地點:大庄水田溼地(陳元振)
受訪者:陳元振先生

  今天我們去陳元振會長的田,陳會長曾擔任溪陽國中的會長,非常熱心公益。陳會長有三塊田參與水田溼地復育計劃,三塊田位於不同的地方,地形也不一樣。第一塊田位於綠筍路旁邊,有很多大樹和一塊溼地和對面或隔壁的田相隔,不用擔心農藥飄過來的問題;第二塊田是因地形關係屬於水比較難引流到田裡,有電線桿麻雀喜歡停留並且啄食稻穗,鳥害很嚴重;第三塊田位於舊濁水溪河道旁,是屬於養份和生態比較豐富的田地,會有許多的動物跑來覓食,也會有許多的水鳥、白鷺鷥、大捲尾,而且隔壁還有甘蔗田,等到甘蔗割下來的甘蔗葉也可以拿來當有機的堆肥,於是我們就在這裡進行訪問。


訪問內容
Q1予媜:「請問陳元振會長,為什麼會加入計劃?」陳元振會長:「因為公所的吳音寧秘書希望有一個屬於溪州自己可以提供在地的食材給予幼托中心的小孩子吃,我本來就有和吳秘書合作,所以當吳秘書邀我參加時我欣然同意。」
Q2唯弘:「請問陳元振會長,參加這個計劃家人都支持嗎?有試著溝通嗎?」陳元振會長:「雖然我們父母不知道這個計劃,但是現在家中的農事都由我負責,所以我自己是很支持這個計劃。」
Q3柏程:「請問陳元振會長,水田在插秧和採收時用人工還是機器?」陳元振會長:「因為科技的進步和發達所以用機器來插秧和採收。」
Q4唯弘:「請問陳元振會長,對於水田的種植方式你會接受別人的建議嗎?」陳元振會長:「如果別人提出的意見是對自己好的當然可以接受。」
Q5莉珍:「請問陳元振會長,對於蟲害有沒有用生物防治法?」陳元振會長:「有啊!可以利用自然界的食物鏈來做生物防治的工作。」
Q6予媜:「請問陳元振會長,如果上游的水已污染,又再流入你的農田怎麼辦?」陳元振會長:「有考慮水源污染的問題,但是我們這裡位於水源頭比較少污染。」
Q7唯弘:「請問陳元振會長,參加計畫後你有沒有在田裡發現不一樣動物?」陳元振會長:「有,比較多的水鳥來覓食。」
Q8金意:「請問陳元振會長,你們會不會搶水源或是乾旱沒水了怎麼辦?」陳元振會長:「這裡是水源頭不會發這種問題,但是水源就是農田的生命,如果沒水就種不下去。」
Q8-2金意:「請問陳元振會長,天災暴漲時,你會怎麼辦?」陳元振會長:「這裡會一個排水系統,將水排到濁水溪。」
Q9莉珍:「請問陳元振會長,有沒有考慮用鴨間稻的方式?」陳元振會長:「有考慮,但是因為野狗和成本的問題,很難在這執行。」
Q10唯弘:「請問陳元振會長,你會不會讓人進來參觀?」陳元振會長:「開放參觀,如果需要介紹會跟大家說明。」
Q11莉珍:「請問陳元振會長,什麼時候放乾一次水田?」陳元振會長:「這次灌溉下去就等土地乾掉,但是收割前不可以放乾,要讓它自然乾。」
Q12予媜:「請問陳元振會長,如果你的農田被破壞,你會怎麼辦?」陳元振會長:「應該不會,破壞沒有,但是天然的鳥害有。」
Q13:羽岑:「請問陳元振會長,如果稻子的得嚴重的病怎麼辦?」A:陳元振會長:「稻子的間隔不要太近,讓空氣可以流通,稻子就不易生稻熱病。」
Q14:莉珍:「請問陳元振會長,遇到困境會克服嗎?」A:陳元振會長:「會一起去找老師,並且跟老師ㄧ起討論。吳秘書他們有請專門的老師來教怎麼克服種植上的困難,我們11位農民也會聚在一起討論種植上的心得,交換經驗達到克服困境。」
Q15:柏程:「請問陳元振會長,這個計畫失敗了怎麼辦?」陳元振會長:「如果失敗會自己去找出原因,下次不要再失敗。」
Q16:柏程:「請問陳元振會長,如果甘庶田噴農藥怎麼辦?」陳元振會長:「還隔著一條水圳,鄰近的農田農藥噴過來比較沒有那麼大的影響。」
Q17:予媜:「請問陳元振會長,參加這個計畫的面積有限嗎?」A:陳元振會長:「沒有,但是自己的農田面積有限,沒那麼多可以加入。而且計劃才剛開始執行,可能要等這次執行結果後,大家才會有進一步的打算。」
老師:「非常感陳元振會長為我們回答問題,還帶我們參觀三處的水田溼地,希望下次還能訪問謝陳元振會長。」

訪問記錄
陳會長第一塊水田溼地
訪問記錄
陳會長第二塊水田溼地
訪問記錄
地上是鳥吃完的稻殼
訪問記錄
陳會長第三塊水田溼地
訪問記錄
鳥與貓的腳痕
訪問記錄
陳元振會長接受訪問
訪問記錄
陳元振會長和小組合影留念
訪問心得

王柏程-今天我們去陳元振會長的田,陳會長曾擔任溪陽國中的會長,非常熱心公益。陳會長有三塊田參與水田溼地復育計劃,三塊田位於不同的地方,地形也不一樣。第一塊田位於綠筍路旁邊,有很多大樹和一塊溼地和對面或隔壁的田相隔,不用擔心農藥飄過來的問題;第二塊田是因地形關係屬於水比較難引流到田裡,有電線桿麻雀喜歡停留並且啄食稻穗,鳥害很嚴重;第三塊田位於舊濁水溪河道旁,是屬於養份和生態比較豐富的田地,會有許多的動物跑來覓食,也會有許多的水鳥、白鷺鷥、大捲尾,而且隔壁還有甘蔗田,等到甘蔗割下來的甘蔗葉也可以拿來當有機的堆肥,於是我們就在這裡進行訪問。

宋莉珍-今天我們去陳元振會長的田,會長的田一共有三個,三個田位於不同的地方,地形當然也不一樣,第一個田在鳳凰花隧道旁,有大樹遮著就不用擔心農藥飛過來的事,第二個田在馬路旁,那邊的水很難留下來,而且是三個田裡面最常被麻雀吃的田,第三個田在一座甘蔗園旁,所以我們就在第三塊田那裡進行訪談。

宋唯弘-會長早上我們到綠筍路,會長的田,會長還沒來,於是我們先在那裡聊天,沒多久會長就待我們參觀他的三個田地,我在第三個田地訪問會長,在甘蔗田邊邊的溝渠上訪問會長,在訪問過程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爸媽支持嗎?答:支持。因為這個回答跟其他的人不一樣。

鄭金意-這次要訪問的人是陳元振會長,會長帶我們參觀他的三塊田,最後我們選了第三塊田來做訪問,當我們再做訪問的時候,大家都仔細聆聽會長再說他的有機田,訪問完之後就要跟會長說再見了。

許宜蓁-經過一次一次的訪問後,我們今天在「陳元振會長」的田,會長先帶我們去他的三大田,之後我們才在他最後一個田那邊問問題,問到有一題是說:「您遇到困難怎麼處理?」會長說:「會一起去找老師,並且跟老師ㄧ起討論。」會長說完後,讓我覺得他們好像甚麼困難都一一消失了,要離開時,我跟金意聽到了某個聲音,讓我嚇一跳,老師才跟我們說那是有人再把甘蔗葉拔掉的聲音,才讓我鬆了一口氣。

鄭欣瑜-我不能去,但是透過以上的圖片發現,我們吃剩的飯菜都可以當肥料,也是有機的一種,也很省錢,我們附近的人都有用農藥,我自從參加網博之後,我有一次問阿伯:你為什麼要用農藥呢?阿伯說:我已經盡力了,沒用農藥種不起來,又很麻煩。

鄭雅蓉-我雖然不能去,但我從同學的心得裡發現了我都不知道甘蔗的皮也可以拿來當有機的堆肥,我以為只能拿去丟掉,還有王柏程說元振會長的田各不同,第一個田是屬於旁邊有很多棵大樹於是就不用擔心對面或隔壁的田的農藥飄過來的問題,而且我覺得也不用再種一些防農藥飄過來的植物了,而第二個田是屬於水比較難留過來的問題,因為水裡面會夾著一些土壤和一些有養分的東西,但是流過去的水越多那那些土長期沉積的話就越造成水沒有辦法流過去的問題,那就沒有水來灌溉了,第三個田是屬於養份和生態比較多的田,會有許多的生物跑過去那邊覓食,稻子有可能會被鳥吃掉,這些資訊讓我學到了一些知識。

botton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