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的由來(構成因素)
    • 人類本能意識:

      人類早期,當活著的人看見死去的人無聲無息時,會很自然地產生一種本能的意識,認為此無聲無息是人生不可挽回的轉折,人人都會遇到,應當採用一種適當的方法進行處理。

    • 靈魂觀念影響:

      當時的人們受到落後的社會文化的影響,並認為人的靈魂是不滅的,人死但靈魂不死,對於後代不但可降福,也可以施禍,關鍵是要看人們對死者的態度及安葬的方式、如果死者滿意,人們也就可以安然無事,反之就會給人們帶來禍害。這個意義上說,殯葬產生於最早人們的靈魂觀念

    • 宗教信仰產物:

      殯葬的起源以及發展,除了人類的「本能意識」和「靈魂不死」觀念的因素外,還有落後的宗教信仰方面。古人在對死者處理中,出於各式各樣的目的,給死亡和殯葬添加了許多宗教色彩,人為了把對死者的安葬和生者的福禍相關聯,給殯葬本身賦予了不少迷信的意涵,漸漸地把喪葬神化。宗教信仰視為殯葬的影響,現在仍表現得相當明顯。

圖片來源:電影/命運化妝師
  • 喪禮禮儀
    • 殯葬文化:

      喪禮禮儀是中國文化中的人生四大禮儀(冠禮、婚禮、喪禮、祭禮)之一,也是古今中外各個民族都非常重視的禮儀。中國的喪葬禮儀式自周代以來歷代都有改革,而繁簡儀式也有不同,但是自古以來中原都以漢族為代表,其基本的觀念也未曾動搖,台灣殯葬習俗延續了漢族的文化,內容極為豐富、多樣,也極為複雜與多元,並夾雜著各種價值的世俗化與變革化,很難釐清其真正的文化本質。而喪禮是指人們在喪事活動所遵循的定型規範。簡單來說,僅指喪事操辦的行為與語言規範,即為人們所指的殯葬禮儀。更進一步來說,則還包括葬式、謐法、陵墓、廟、碑銘、祭祀、神道的擺設、陪葬物等規定。

    • 禮儀安排:

      若深入研究殯喪禮儀的設計,可看出是生者所單方面制定社會禮儀與行為規範,一切是生者按自己的理解及期望的方式來設計。大陸學者研究殯葬文化,認為喪禮原始的心理根據是「靈魂不死 」,或者說「死者仍然活著」,由此對死者所產生的既「怕」又「愛」的雙重感情。

    殯葬
    圖片來源:商業不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