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簡報頁

研究相關資訊

研究計畫總覽

研究計畫要素

貢獻度表格

作品網頁

研究相關資訊

 

 

我們的專題作品

 

   大會位址  

學校首頁

   http://163.23.77.66

專題完成日期

  2013年 2月 18 日

學校 | 縣市

彰化縣溪湖鎮湖北國小

指導老師

  周育本老師 葉連源老師 王靖伶老師

學生年紀

參與研究學生人數

  11-12歲

6人

連絡信箱

 yupenhb@hbps.chc.edu.tw

 

研究計畫總覽

 

 

我們參加的競賽類別地方人物領袖

我們的「地方社區」

       我們的學校湖北國小位在彰化縣溪湖鎮。溪湖鎮位於彰化縣的中心,很多活動都會聚集在此舉行,這裡是全縣的物流中心,各地文化的交流地帶,還是全台最重要的蔬菜產地及集散市場之一。溪湖鎮有很多企業,大部分是從事羽毛加工業,曾經為溪湖鎮帶來不少的稅收,可惜在1980年代逐漸沒落。

今日之溪湖以糖廠的觀光小火車、冰棒為著名的景點,地方有名特產則以羊肉爐、溪湖巨峰葡萄著名。

我們的專題研究計劃概要

          班上有位同學的家長曾經在社區大學上過楊木爺爺的摺紙課,對爺爺的摺紙藝術很是佩服。班上同學知道楊木爺爺的技能後,除了對傳統的四色牌感到興趣,也對一張張薄薄的紙牌可以做成供人休憩的桌椅,感到非常稀奇,這種種的好奇,都是促成我們後來開始訪問的動機。

        經過一連串的準備與訪問,我們透過和楊木爺爺對談,參觀欣賞他的摺紙作品,還有實地動手摺紙,終於一步一步了解摺紙世界的奧秘。

我們的網際網路環境

        我們大部分時間都是使用學校的網路,只有在製作各自負責的部份,才使用家中的網路。家裡的電腦是屬於ADSL寬頻的,學校的則是學術網路T1。大家把各自製作好的部份結合在一起,完成這份網頁作品。所以網路對我們來說除了是蒐集資料的利器,同時也讓我們可以分享彼此的成果。

我們所遭遇和克服的難題

1.時間有限
由於平時上課學校已經安排很充實的學習活動,所以除了午休和社團時間,實在沒有其他時間來蒐集資料。老師們於是說要利用周三下午的時間,帶著我們到處採訪,但是其他的問題討論和資料整理、網頁製作都是利用「擠」出來的時間完成的,再加上學校有很多活動需要我們配合,所以時間實在是不夠用。「時間不夠」是我們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大家只好把放寒假的時間拿來運用。 

2.語言能力
因為楊木爺爺習慣講閩南語,同學中有的人卻不習慣用台語講話,遇到了要和楊木爺爺溝通的時候,常常講到一半就講不下去了,還好同學中有一個台語很「輪轉」的,可以幫大家解圍,老師也會適時地的提醒我們要怎麼說,才不會講不下去。

3.器材操作
另一個難題是器材問題,因為大家很少使用數位相機,或是爸媽不准我們使用數位相機,所以碰到要用相機攝影的課程,或是要採訪的時候,有些人就不曉得怎麼使用。還好老師有先教大家簡單的用法,慢慢練習後也就上手了。

心得箴言

        學習的過程果然是辛苦的,但是成果是甜美的。外出採訪的片段,看到摺紙作品的興奮,還有在教室努力生出報告的辛苦,都是令人難忘的經驗。不管我們研究的結果最後有沒有受到肯定,我們都會記得參加這次活動的經驗。

 

 
   

 

研究計畫要素

 

 

 

我們的專題研究計劃是如何與九年一貫教學與學校本位課程相結合

        在做專題的過程中,我們運用了在語文領域.社會領域.藝術與人文領域,還有平時爸媽與老師教我們應對進退的禮貌,來完成這一整個專題研究。社會課程當中,我們曾經學習以前的農業社會生活,聽過水車.穀倉.還有三合院等等傳統的器物與建築,但是很少能夠親眼看見。採訪楊木爺爺讓我們不僅可以親眼看到農業社會的器物模型,也可以聽到那時候的生活樣貌,真是更進一步體驗了課本上所學的內容,也運用了課堂上所學的知識。

        除了這些能力,我們還用了電腦課所學習的技巧,將訪問到的內容化成文字檔,在轉換成網頁。過程很辛苦,因為我們的電腦能力其實不太行,最棒的技巧大概就是打字了,還好透過老師的教學和同學間互相觀摩,總算還是完成了網頁。

 我們使用了以下資訊科技來完成我們的專題研究計劃:

       攝錄影機    數位相機      電腦    網路    隨身碟   錄音筆

我們用什麼樣的方法透過線上或個人、團隊的接觸來扮演「大使」的角色?

我們是從班上同學的媽媽那裡,得知楊木爺爺的摺紙故事。於是透過電話與楊木爺爺取得聯絡,老師們先找了時間去拜訪楊木爺爺,向爺爺說明我們要做的專題研究,並詢問爺爺是否能接受訪問還有對我們做一些簡單的摺紙指導,爺爺答應後,接下來每次的訪談都是先用電話聯繫爺爺的空閒時間,再到摺紙工作坊來訪問爺爺。 

尊重智慧財產權與引用說明

專題研究中,我們對四色牌的起源.玩法做了網頁上的搜尋,尋找一些基本的資料。把這些資料閱讀整理後,在呈現到網頁上,也把參考網站附錄在之後。其它資料的取得,像是摺紙作品照片,教學照片,作品介紹文字,心得文字等等,都是我們自己寫出來的。

 專題研究計劃對地方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與衝擊?

        以前聽到的名人總是遠在它方,好像很遙遠沒有辦法親近,所以就算聽到甚麼稀奇的事,也都是聽聽就算了,這一次就在自己的家鄉,聽到了楊木爺爺的摺紙手藝,就在距離學校這麼近的地方。大家都很想親眼看看楊木爺爺的作品。等到看到楊木爺爺,才發現他是一位非常樸實的人,一點一滴慢慢地把自己的摺紙作品完成,也沒有畫藍圖草稿,就憑著自己的印象保存台灣古早農業社會的建築與器物,這種精神真是值得敬佩。

發現、教訓和驚奇

       以前從來沒有聽過四色牌,看到四色牌這樣一張小小的紙牌,可以做成那樣實用的器物,或是雖然小但精緻寫實的建築模型,除了敬佩楊木爺爺不用畫藍圖.打草稿,在腦海中構思然後成型的功力外,也讚嘆他萬能靈巧的雙手。自己動手做了之後,才發現四色牌其實有點厚度也有點硬,摺了幾張手就會開始酸有點痛,而楊木爺爺的作品都要摺個幾百張,甚至幾千張的紙牌,應該是需要很大的耐心和毅力,才有辦法做出這樣的成就吧!

       以前上課時很少有機會到外面的社區去訪問不熟的人,就算有也只是用紙筆寫作,這次的專題研究還使用了相機.電腦等等科技工具,然後又要自己想問題自己整理資料,一切通通自己來,真的是很大的考驗。做到一半曾經想說不定沒辦法完成,沒想到最後還是完成了,不禁也很想給自己拍拍手鼓勵鼓勵。

 

 

 

貢獻度表格

 

 

參與人員

工作事項

百分比

 

學生


1.訪問並拍攝照片

2.設定訪談問題並記錄

3.蒐集資料並整理

4.編輯書面資料

5.紀錄進度報告

6.編輯網頁草稿並打字

60%

老師


1.擬定專題方向與內容大綱

2.指導訪談方向

3.指導網頁編輯

4.資訊器材使用教學

5.電腦技術指導

30%

地方相關人士

接受訪談,提供資料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