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告】

    

        根據現存清乾隆年間的《芝蘭廟碑記》得知,神農宮最早可追溯到1709年(康熙48年)的下樹林埔「福德祠」,但由於該祠於1741年(乾隆6年)被大水沖毀,遂由地方人士李應連等9人,將廟遷至芝蘭街重建改名神農宮(1)。從乾隆六年開始至今已有271年的歷史,最早移民過來的人民,皆是來自中國大陸,與台灣原居住者原住民們爭奪土地開墾,當初受民間、清朝海禁政策影響,移民者大多皆為男子,幾乎見不著女子的蹤跡,因此開墾者漸漸與原住民通婚,由於居住於平地的平埔族們,大多為母系社會,而這些土地由女兒繼承,而與這些平埔族女子通婚的漢人,藉此得到土地。也有些人 向原住民買土地,買後捐出來蓋土地公廟,作為人民信仰的中心,而周圍剩餘的耕地,則出借給後期的移民耕種。一般在台灣來講,大部分都是這樣的模式。長生祿位牌目前還貯存在神農宮內。(1)


清乾隆年間的《芝蘭廟碑記》

        神農宮就位在臺北市士林區前街74號,俗稱「舊街廟」,和芝山巖惠濟宮、新街慈諴宮並稱為士林三大廟,這座廟到現在兩百七十一年的歷史,是依照乾隆六年開始算起,也是廟齡最為年邁的一座。此三廟以前曾由聯合寺廟管理委員會共同管理過,是到後來才各自獨立。(1)(2)(3)(4)

 



神農宮位置圖

 

(4)

大   事       

1709~1722(康熙四十八年)

其原始由庄民集資興建福德祠於下樹林埔中,為奉祀福德正神故廟原名為福德祠,是在用於庄民祈福膜拜之廟堂,此據本宮現存乾隆年代【芝蘭廟碑文】得以證實。

1741(乾隆六年)

因洪水之災將原有之福德祠全部付之蕩然致使民眾頓時失去崇拜福德正神之場所,後因廟首李應連,賴玉倉,曹朝昭,吳廷誥,黃必興,黃福文,林禹言,郭光鎮,張國瑞等九人,有鑒及民眾失去膜拜場所,便發起募捐集資重新建立福德祠,但因思及於原有廟第遺址近於洪要地,非人神所能安居之地,故擇現芝蘭街以為重建之地,逐於十月興工,重建後亦將原有福德祠更改為芝蘭廟,而所供奉之主神為福德正神,民咸藉此地保土佑民,是庄民共同所崇仰的。

1789(乾隆五十四年)

芝蘭廟之廟依然,而廟之樑棟已不太穩固,故有廟中信女吳門李氏,有鑑及廟堂之典雅不定,應具輪奐以壯其觀,於是發心令其子吳勤,來修建芝蘭廟。

1792(乾隆五十七年)

邀同廟首及庄民協議,果於乾隆五十七年壬子(公元一七九二,及民國前一二零年)再行募資修建廟堂。

1822(嘉慶十七年)

再行修建,並將芝蘭廟改稱為{神農宮}崇拜主神改為神農大帝(及五穀先帝),副主神仍供奉福德正神,故現廟內仍存有二百餘年前之五穀先帝及福德正神之神像

1848 (道光二十八年)

資金充足時,在大家的協議下再行修建一次廟宇。

1891(光緒十七年)

由改建董事潘盛清,林友仁,賴兼才等人及鄉民再度集資改建神農宮,復於民國十八年己巳(公元一九二九)修建一次。

1966(民國五十五年)

修建一次,並增建戲臺一座。

1969(民國五十八)

復行增建前殿及鐘鼓樓。

1977(民國六十六年)

本宮前殿內磚柱及外磚壁改為石雕刻龍柱及石堵。

1980(民國六十九年)

建牌樓並慶祝本宮建廟二四零週年紀念。

1983(民國七十二年)

向台北市政府民政局申請寺廟登記。

1986(民國七十五年)

信徒大會通過新建圖書館案,審議寺廟工程承包商,並選董事十一人,監事五人成立董事會及監事會,推選董事長,副董事長及常務董、監事並將全案成台北市政府民政局。

1988(民國七十七年)

神農宮捐助財產全部登記,過戶後核准法人登記證書,新建圖書館於民國七十六年丁卯(公元一九八七)七月十六日開工

1988(民國七十七年)

落成,為了紀念本宮主神,神農大帝特定大帝聖誕日(農曆四月二十六日)作為本宮財團法人成立圖書館紀念日。


日治時期神農宮(5)                         民國58年增建的前殿(5)                                 民國100年的神農宮       

 
        神農宮已有二百七十一年的歷史,當地有很多神蹟的傳說,這次的專題,我們訪問了地方耆老何阿俊老先生,他今年己經八十四歲,目前是神農宮北管老師,他告訴我們,傳說以前當地的人們只要生病,就會把神農宮裡的土地公請過去,藉由乩童來當作溝通的媒介,不知不覺中不管是生病還是有什麼隱疾就會突然好了。以前的漳泉械鬥中,通常在械鬥中都會有很重的傷亡,有些人死了但也有一些人只是受傷而已,但那些受傷的人只要來到神農宮傷勢就會不知不覺的好轉許多,而且跟他們打的泉州人也不會追到神農宮這裡,追兵會不知不覺的消失。 為了要防禦泉州人的攻擊,所以漳州人會建立很大的土牆來防禦泉州人,(土牆就是現在的隘門),但是土牆的土很重又很大,所以要在一天建成是很不可能的事,但神奇的是土牆在一天就完成了,有人說是土地公化成一位白鬍子老翁來幫助村民切土塊、搬土塊。所以才會很快就完成。(6)(7)


訪問耆老何阿俊老先生



    古蹟的存在,延續著歷朝歷代先民走過的生活足跡,具有承先啟後的文史教育功能,保有古蹟愈多的城市,愈能襯托該座城市的文化氣息
。民國64年,士林地區經核定為古蹟有芝山岩隘門、神農宮、惠濟宮、慈諴宮,由民政局移交台北市文獻委員會接管(8)。後來神農宮曾於民國73年向臺北市文獻會申請列為三級古蹟,但因文獻會復勘時,殿前木刻龍柱已全部油漆刷新,故被取消古蹟之名,目前僅三川殿前石雕龍柱、交趾陶及土地公廟神像保存較好,並珍藏保存有乾隆年間「芝蘭廟碑記」及五方石碑兩項史蹟,為臺北市定歷史建築。


參考文獻:
1.舊佳里里長 何逸松口述。

2.趙莒玲(1992)。臺北市古街之旅。臺北市:高長印書局。P184~185。

3.臺北市士林區公所(2010)。士林區志。臺北市:作者。P263。
4.財團法人臺北市士林神農宮董事會(2000)。士林神農宮二百六十週年紀念特刊。臺北市:作者。P2~7。
5.照片摘自 林衡道(1977)。<<台灣勝蹟採訪冊>>第二輯。台灣省文獻會。
6.北管老師 何阿俊口述。
7.財團法人臺北市士林神農宮監事 吳美雄先生口述。
8.張中訓(2004)。台北市士林區大事記及歷史文獻目錄彙編。臺北:東吳大學文學院人文社會實驗室。
P43。

◎橫幅動畫設計:劉昶樂

© 2011∼2012 雷族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