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文昌宮除了正殿奉祀文昌帝君外,偏殿分別供奉文魁夫子、朱衣神君及關聖帝君,還有太歲星君--魁星點斗占鰲頭,朱衣點頭上金榜,關帝讀經允武文,太歲保安過好年--主殿偏殿,諸奉相輔,神力無邊,入文昌宮不能有眼不識諸神面目。
文魁夫子
文魁夫子,又稱魁星爺、魁星帝君、大魁夫子、大魁星君,魁星爺乃
「文曲星」轉世,為讀書士子的守護神。明朝年間,魁星爺在一次進京赴考途中經過一處山崖,不慎失足跌落懸崖山谷之中,滿身受傷,五官變形,幸蒙山神福德解救得免於難,魁星爺憑一身志氣,仍然忍痛赴京
,勉強應考,結果高中狀元。
魁星爺造型完全是根據「魁」的字形而來,一腳向後翹起,如「魁」字的大彎勾
;一手捧斗,如「魁」字中間的「斗」字,另一手執筆,意謂用筆點定中試人的姓名--魁星爺用筆點定應試學子的名字,就能高中金榜,也就是所謂的「魁星點斗,獨占鰲頭」--為高中之兆,金榜題名、魚躍龍門的象徵。
唐宋之時,皇宮正殿台階正中石板上,雕有龍及鰲,考中的進士要站在台階下迎榜,僅狀元一人站在鰲頭上迎榜,以示為首及尊榮,故稱
「獨占鰲頭」。古代時科舉放榜形式,乃是拆一名,唱一名和填一名,方法是從第六名倒回來揭曉,一直填到最後一名,再重頭開始宣佈前五名的高中者,這前五名就叫作「五魁」,第一名的狀元叫「魁首」,可見魁星爺與考試的關係是很密切的。
相傳文昌帝君是專門執掌人的「祿籍」(就是學運),而魁星帝君則是掌管中試與否,所以民間有句話叫「魁星點狀元」就是此意。
朱衣神君
朱衣神君,又稱朱衣聖君、朱衣帝君,是祀文昌帝君的祠廟中必有的神,本省文昌廟中大多
皆祀有朱衣神君,與文昌帝君一同坐鎮殿堂,輔弼文事--文昌主文運,武曲主財帛,因此朱衣神君除本職之外,也兼佐功名利祿之事。
關於「朱衣神君」其人,有二說:一為宋代大文學家朱熹,一為穿著朱色衣服之人或某一職務之人。這裡的朱衣帝君不是指某個人,而是指專門掌管祭典的官員,地位相當崇高,
之所以稱為「朱衣」是因為擔任祭典的官員大都穿著紅色衣服,因為官位崇高,也成為讀書人祭拜的對象,用意在於求得考題遂意,希望自己金榜題名。
關於朱衣星君的信仰,則和宋代的大文豪歐陽脩相關。傳說歐陽脩在擔任科舉主考官之際,每當閱卷時,都會有一位身穿紅衣者站在身旁,跟著批閱自己手中的考卷,歐陽
脩發現:每當紅衣人點頭,這份卷子必定是篇好文章,其冥冥中顯靈,以點頭示意可否錄取,歐陽脩據此寫就一詩云:「文章自古無憑據
,惟願朱衣暗點頭。」這就是所謂的「朱衣點頭」。
民間相信紅衣人便是掌管科舉的神明,因此古代中舉或進士者,在祭孔大典時都會有一位紅衣者在前方引領。
關聖帝君
關聖帝君,亦即一般人所稱的關帝爺、關公,儒教則稱其為「文衡聖帝」,為文教守護神,亦為參與考試者祈求能助其錄取之神。
拜關聖帝君,主要是要效法關帝爺忠直之心,不為俗務煩擾,以求心神一致,由於帝君生前常讀春秋,並且極為重視教育和誠信道德,逝後被尊
為「忠義之神」,不僅被奉為「五文昌」之一,同時也是生意人崇拜的商業之神。
關雲長是一個講忠孝節義、忠勇雙全的不凡人物,是非常受到敬仰與崇拜的賢聖,因此文昌宮可說是「雙全文武
」之廟宇。
太歲星君
太歲也就是「歲神」,亦即年神,俗稱太歲星君,主掌人之禍福吉凶,依六十甲子輪流值歲,總稱為六十甲子太歲,當值者稱為「值年太歲」。每位值年太歲皆有姓氏名諱,如今年(庚寅年)則輪由鄔桓星君值年。
諺云:「太歲當頭座,無喜恐有禍;太歲出現來,無病恐破財。」因為太歲星君位高權重,民間對祂敬畏有加,深怕觸怒了祂而對己不利,於是所有善男信女在出生年遇到與太歲相冲之年,都必安奉太歲神,以祈求一整年
之安泰。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中文版、台北文昌宮農民曆(2012版)、台灣人的神明(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