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藷種類

  在台灣甘藷品種眾多,編碼由台農57號、台農64~73號共11種,但目前較常見的為台農57號、台農62號、台農64號、台農66號、台農70號及芋頭甘藷等,各有特色。

台農57號黃皮黃肉
秋冬季節(農曆11~3月)盛產,俗稱黃心地瓜、雞爪子甘藷(葉子外型似雞爪)或金錢仔蕃藷,黃色外皮肉色呈金黃、橙黃色,略帶栗香味,口感很鬆軟,不論炸、烤食、蒸煮或加工製成糕餅點心都很適合。

產地:雲林水林鄉、台南、高雄、南投竹山、新北市金山
全台產量最高的品種,其中,以雲林、台南縣等地區種植最多,種植面積超過五千公頃以上。

台農62號紅皮黃肉

產期為農曆9~12月,特色為紅皮黃肉,適合炸(甘梅)薯條`,塊根為下膨紡錘形,表皮淡紅褐色,肉色橙紅,切面易氧化變為綠橙紅色.

產地:雲林、嘉義

 
台農64黃皮粉紅肉

香味及口感、甜度等都介於台農 66 號及台農 57 號之間,具肉色橙紅、食味佳、適合秋裡作栽培特性,竹山地區主要栽培作物,裡作區分布佳里、七股等地區,適合煮稀飯。

產地:南投竹山、台南佳里、七股等

台農66號紅皮紅肉
春夏季節盛產(農曆9~12月)俗稱紅心地瓜或紅心尾仔蕃藷,紅色外皮肉色呈橙紅色,內質水份含量較高,鬆軟中帶點粉泥的口感,不但甜度高就連裡頭的β胡蘿蔔素含量也高,適合蒸煮、烤以及煮地瓜飯、粥、湯。

產地:新北市金山為主要產地、南投竹山、桃園大園、苗栗後龍、台中沙鹿、龍井的清泉崗大肚山一帶也都是產地。

台農70號紅皮黃肉

肉色橙紅、切面褐變度極低,適合冬作栽培。台灣產量最少的甘藷品種。

產地:雲林、台中、彰化、台南、高雄、屏東

紫心甘藷(芋頭蕃薯)紫皮紫肉

纖維最多,吃起來較有彈性、有咬勁,顏色特殊,但因產量較少,價格也相對比較貴,紫皮紫肉(中南部) 白皮紫肉(東部),一般用於做餡料或是米麻糬外皮,蒸或煮湯,最易煮熟。

產地:花蓮新城、南投竹山

桃園3號紅皮紅肉

又稱金寶甘藷,是桃園區農業改良場於96年5月16日育成胡蘿蔔素含量高、早熟、品質佳且產量穩定之甘藷新品種。食用口感佳,非常適合製作甘藷飯、甘藷粥及烤甘藷等,塊根之胡蘿蔔素含量高,可開發為多元化食品加工之添加材料,提高產品附加價值。屬早熟之紅心甘藷品種,生育期較短,約120天即可採收,可避免東北季風危害。適合於嘉義縣以北地區栽培,台北、桃園及新竹為主要推廣地區。

產地:桃園縣新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