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1664年,荷蘭人被鄭成功擊退第三年,有一隻艦隊徘徊在台灣西南部海域,伺機奪回台灣。為了航海和作戰需要,荷蘭人繪製了一張「台灣南部航海圖」,途中在近大鵬灣位置所標示出的地名疑為「笳藤」。
   又因大鵬灣位置險要,正好位於沿海口岸,為了防 範盜匪窩藏、查驗無照偷渡、私闖口岸舟船等等勤務, 從清康熙58年開始,就陸續有笳藤塘(或汛),或駐兵五名,或輪守各防汛間.。
   清代台灣的禦單位,以綠營為主。又因各地方的防禦性的輕重考量,又分營、汛(設弁帶兵)、塘(僅安兵者)、堆(城內置兵宿守者)。查閱清代方志文獻大鵬灣及東港駐兵如下:

(1)清康熙58年(1719年),設有笳藤塘,駐防士五名。東港汛:砲  台一座、煙墩一個、望高樓一座。
(2)清雍正11年(1773年),下淡水營中設有笳藤汛,駐有士兵五名  。位於沿海口岸的東港地區,還有舊船頭汛和新船頭汛。
(3)同治初年設茄藤港汛,安兵五名。東港汛:協防外委1名,兵丁  30名。

   而清朝初年「台灣圖說」所附的地圖(約1723年繪製),就在今大鵬灣的位置標示為「佳丁港(淺)」(音近茄藤港)。這些都足以說明,清代時期大鵬灣活躍的軍事機能,屢屢見諸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