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遊客服務中心


在早期是為公車總站,一樓是售票窗口,二樓則是讓司機先生還有車掌小姐休息的地方。目前作為遊客服務中心,提供諮詢的服務,以及園區地圖的索取處,和紀念戳章、嬰兒背帶與輪椅等用品的借用。


二、四連棟(生活美學體驗坊)


四連棟是在日治時期所建的日本高級職員的宿舍,四戶都有各自的玄關、廚房、浴室、廁所等設備,從它的建築外觀,例如:瓦片是屋頂以及它的設備完整,雖然是連棟式的宿舍,可看出它是屬於高級宿舍,現在修建為生活美學體驗坊。第一戶為會議室,第二戶為播放四連棟修建過程的影片,第三戶為日治時期的家居擺設,第四棟為光復初期的家居擺設。

0
四連棟外觀
四連棟外觀

建築特色:

臺灣現存不少日治時期由企業所興建之員工宿舍,稱為「社宅」,金瓜石占地偌大的日式宿舍區即為典型代表之一。此區的日本宿舍,內部建材多使用臺灣檜木,據考證為1930年代由日本礦業株式會社所興建,以提供當時日籍的礦場技術人員及其眷屬居住。為順應山區地形,所有日式房舍均整齊排列於坡地上,橫向的宿舍區則由垂直的石梯作為彼此的聯絡道路。其住宅的類型可大至分為四種:獨棟獨戶、雙併、連棟(1棟3~4戶)及長屋等四大類。而住宅面積、樣式等,會因住戶在公司職位高低而有所不同。


空間配置:

這個連棟式宿舍,從日治時期到光復後臺灣金屬鑛業公司時期,都屬於高階主管的家族宿舍。四連棟的規模雖不像日治時期高等官官舍(多為獨棟式建築)一般寬闊,但從內部空間配置、通氣窗和走廊拉門上的設計,以及使用機能完備等處來看,亦屬高規格住宅。其空間構成大致可分為四種不同的機能:

(一)起居性空間(座敷、居間、茶之間、女中室);
(二)服務性空間(台所、浴室、便所、洗面所);
(三)通行性空間(玄關、緣側)
(四)儲藏空間(押入、物入)等。

第 二 棟 (播放四連棟修建過程
0
0
影片撥放室
防空洞


第 三 棟(日治時期的家居擺設)
0
0
0

第 四 棟 (光復初期的家居擺設)
0

三、三毛宅


在四連棟前的「三毛宅」是金瓜石礦業事務所最後第二任的所長三毛菊次郎(末代所長是戶田貢)所使用的所長宿舍。園區簡稱為「三毛宅」。是甚具代表性的獨棟獨戶式建築。住宅面積寬敞,並有前庭後院。昔日擁有寬闊的庭院與視野,如今被時雨中學(前身為日本人小學)的新建大樓阻擋了前方景觀,在日本房舍建築群,其具有階級觀念,所長房舍應在上方而非在最下方,乃因三毛菊次郎其平民作風,並創立公學校(臺灣人小學現址瓜山國小),故將其住所遷至離臺灣人最近的日本房舍。曾經是早期電視或電影拍攝需要日式建築物的場景。


四、環境館


主要介紹金瓜石地區生態環境與地質礦體特色,讓民眾清楚了解金瓜石地區的自然環境特色。透過整個金瓜石地區的環境大模型的互動設置,介紹金瓜石的自然環境地形的形成、氣候因素、植物生態、聚落分布、金瓜石礦業運輸系統等。另外礦石展示區主要介紹產自金瓜石地區許多特殊而珍貴的礦石,讓民眾了解金瓜石地質的特殊性。


1.金瓜石的自然地形


因板塊運動擠壓史的台灣島隆起,金瓜石則是因為板塊運動,使的熱水礦液向上噴發史的金瓜石含有豐富得金屬礦產。

0
0

金瓜石三面環山的口袋地形,南面是金瓜石本山,本山是金瓜石礦脈蘊藏最豐富的山脈,東邊的茶壺山因型體像是沒有提耳的茶壺,而稱為無耳茶壺山,台灣俗語:「金瓜無蒂,茶壺無耳,台灣才沒有出皇帝」,從另一角度觀看,則像一隻獅子趴在岩石上遙望遠方,所以又稱為獅子岩山。西面則為基隆山但從園區方向來看,則基隆山就像一位懷孕的婦女斜臥在海邊,所以又稱大肚美人山,如果從十三層遺址看則像一隻黑金剛,也有人稱他為黑金剛山。

大肚美人山
黑金剛山
無耳茶壺山
金瓜石本山

2.金瓜石的氣候

金瓜石正迎東北季風,在強烈東北季風吹襲下,雨量受地形影響,使得迎風面的金瓜石潮濕多雨。特別在冬季與初春時期,陰雨綿綿,雨季長、濕度大、雲霧多,為當地氣候主要特色。在環境館裡面有關於氣候的動態影片,有介紹到這裡特殊的風壓、風剪及基隆山戴帽,風壓風剪是因為受到強烈的東北季風,使的這裡的植物好像被修剪過一般。至於基隆山戴帽就是要下雨了。當地俚語:冬看山頭,春看海口。


3.金瓜石的人文與聚落

金瓜石聚落因礦業生產而興起,聚落形式主要由日式宿舍區與台人聚落所構成的。日式宿舍區為日本礦業時期興建所留下,主要為日籍職員及其家人所居住,空間階級分明、井然有序,高級職員與一般礦工的居住區有明顯區隔。臺灣人自行興建的祈堂老街,是早期臺灣人向公司租地自行建設的聚落,與日式宿舍群完全不同,建築依山勢而興築。居民多環山闢地而居,受地勢限制,房屋多淺短而窄小,住屋集中戶戶比鄰而居,或成一長排住屋建造形式,至今仍有工寮式民宅。因金瓜石多雨潮濕、強風的聚落特性,多採用石頭、紅磚、木頭及油毛氈等建材,形成一棟棟黑屋頂錯落的聚落景觀。


五、煉金樓


煉金樓過去曾是金瓜石的重要地標建築物,藏著許多大家口中的煉金傳說,他見證過了黃金山城的豐功偉業、也了解他們的起落。最早的日治時期曾為外國顧問的招待所,具有每扇窗戶都有陽台就可以看出外國人曾經住在此處。後來做為小型的煉金廠,多年後的現今,從這棟日治磚造的建築物裡,挖掘出了地底下蘊藏多年的秘密,也一一解開了台灣的黃金歷史!也是此棟命為煉金樓的由來。光復後則將這裡改為銀行、發放員工薪水的地方,從窗戶上的鐵條得到印證。

煉金樓現狀
煉金樓舊貌
煉金樓外觀
煉金樓解說


園區小心翼翼將這棟具歷史價值的日造磚屋恢復昔日光采重新整修,賦予它新的生命。

 

項目

內容

呈現方式

一樓常設展展示區

1.金瓜石煉金樓紀錄片
2. 煉金樓老照片動態展覽
3. 辦公室懷舊情境展出

建築特色及煉金土實物展出

一樓礦山故事劇場影片

礦山故事劇場,結合真人演出及手繪動畫風格,依個深情重義的鬼魂,一群懷有煉金夢的礦工們

地下遺址配合及投影劇場影片

二樓展示

金工特展室,不定期有金工藝術家展覽及工坊課程

金工大賽
手飾和器物組

三樓觀景台

左看基隆山(大肚美人山),右看獅子岩山(茶壺山),遠看陰陽海

0

廣場

煉金鏡池及竹林、公共藝術:運金獸及鍊語

0

斜坡索道步道

以前採礦重要的運輸工具,現在改為有台車的斜坡索道

0

礦工食堂

未開放:將來整修為社區圖書館及金工教室

0


常設展展示區
常設展展示區

不定期展示區
不定期展示區

觀景台
觀景台

六、金水特展


金水特展原為台金辦公室,現在裝修為黃金博物園區的金水特展室,邀請藝術家做不定時的作品展示。


七、太子賓館


1.太子賓館的緣起


太子賓館成立於民國11年(西元1922年)。是當時金瓜石的田中礦業株式會社為招待日本當時昭和時期的皇太子(即裕仁天皇)來台視察時所興建的臨時行館。民間以太子賓館稱之,為台灣現存日式木造房屋中最具特色的建築物。

0
0


2.太子賓館的建築特色

太子賓館背靠金瓜石本山,面對東海,右依無耳茶壺山,左傍雞籠山,視野開闊,景致極佳。太子賓館佔地360坪,屋瓦、天花板、地板皆依據當時日本皇宮式樣設計,取用上等檜木並以榫頭銜接的傳統工法建造。建築空間配置與外部庭院融合成雁行排列。其建築有內外玄關,主因配合金瓜石的多雨氣候而設計,而窗花共有23種不同的雕刻方式,玄關上方為裸雕圖為富士山,怕太子想家而設計,再者紫色的魚鱗板則是顯現出皇家的貴氣。

0
0
富士山裸雕圖
紫色的魚鱗板


在日式的建築最能代表主人身份的擺設在於床之間及床之柱,太子賓館的床之柱共有3種不同建材,檜木代表健康、櫻花木代表長壽、黑檀木則代表皇族的尊貴。

檜木  (太子主臥室)
櫻花木 (貴客房)
黑檀木 (太子書房)


為了讓皇太子在這裡能有休閒活動,在後花園上有射箭場及高爾夫球場,而高爾夫球場則是用水泥鋪設,其有兩層涵義一個是利於排水另一個則是因水泥是非常昂貴的建材,可以顯示身分象徵。因為日式建築都是利用木頭建造的,其內部拉門都是用紙糊,金瓜石雨季漫長,所以整棟建築物皆有防颱板的設計。花園內有兩顆特別的植物,九芎一年四季會有四種不同的顏色蛻變,黃、褐、綠、白,8、9月開小白花,會隨風飄落有如下雪般的日本雪景,以解其思鄉之苦,另一為無患子,其種子可作為當時的清潔劑,故又稱為肥皂樹。

高爾夫球場
射箭場
九芎樹
無患子樹
太子賓館導覽
太子賓館導覽

八、黃金館


  黃金館是黃金博物園區最主要的館社,原為辦公室重新整修而成的,以外露的銀灰色鋼樑包覆水泥本館,最外層再以玻璃圍繞,並在透明玻璃上印上了大大的「金」字做標記。略顯灰沉的建築,內觀則代表金瓜石昔日礦業的歷史及文化。

photo


   黃金博物館共有三層樓,一樓剛開始會先看到鋪滿金箔的金牆,上面則有「長河淌淌,爍爍流金」的字語,其是從基隆河發現黃金的由來。開啟台灣的黃金傳奇廊道,從西班牙人時期稱台灣為福爾摩沙開始,台灣就被稱為「金銀島」。清領時期因建造鐵路發現的沙金。日據時代,正式開啟台灣的金礦旅程,此時黃金被日本人大量的開採。光復後由台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接管(簡稱台金公司),直到70年代因採礦技術及成本增加,最終以關閉收場。

0
0
鋪滿金箔的金牆
台灣的黃金傳奇廊道

  接著是由九份聖明宮重建而挖出了金球,黃金博物園區因此向廟宇借來展覽。一樓上有採礦的工具、坑道模型及各種運輸礦石的車道,最後則是私人煉金的模型及器具。

  二樓則以黃金為主題的各項展示,最主要還是展示一塊重達220公斤且擁有金氏世界紀錄的999純金的大金磚,成為黃金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其外尚有跟黃金有關的歷史、文化。現在則是展示黃金在全世界的分布圖,及婚喪喜慶的金飾跟藝術家的黃金藝術品一同展示。

三樓則是淘金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