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旗山有「香蕉王國」之美名

 

   
     
早年旗山以種植香蕉聞名,香蕉為旗山人帶來了財富,很多旗山人因種植香蕉而致富,帶來旗山經濟繁榮,造成旗山經濟的奇蹟,據說 當年旗山的茶室就有數十家之多,可見一般;也為我國賺進大筆外匯,香蕉輸出賺取外匯曾達臺灣輸出的八分之一;看到香蕉,就會讓人聯想到旗山,旗山之名因而 遠播。


      
或許您不曾去過旗山鎮,但您不得不知它有「香蕉王國」的美譽,光復後旗山鎮發展與香蕉產業的興衰息息相關,至今旗山的農業仍以香蕉為主,隨處可見的香蕉園,依舊是旗山的一大特色。


      

香蕉的全盛時期,本鎮栽培面積達四千餘公頃,連屋前屋後都種植了不少蕉株,因為這些香蕉帶給蕉農不少財富,當時『旗山鎮農會』也因此在全省農會界獨佔鰲頭。民國五十三年(本會成立五十週年)盈餘突破新台幣一億伍千萬元,擁有巴洛克式建築之辦公大樓及農會界最早成立的棒球隊,並在五十週年慶時運用飛機作為開場工具,成為全省最耀眼奪目的焦點。

  約民國五十六年至六十年之間,當時一公斤香蕉約六至七元之間,割一串香蕉大致可賣一百、兩百元左右,那時候蕉農到茶室喝杯茶僅需花費五元。當時酒家、茶室的女侍者,只要見到穿著沾滿蕉汁衣服前來的客人,無不奉為上賓,招待更是無微不至,而衣物乾淨者,就只有坐冷板凳的份了,由此可知蕉農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了。

   一九六一年到一九六八年,是旗山香蕉第二次的全盛時期。那時候,旗山生產的香蕉品質佳價格好,深受日本
人歡迎。因此,全鎮種滿香蕉,蕉旗處處隨風飛揚,旗山因而有「香蕉王國」的美名。那時,台灣的香蕉佔日本
市場百分之八十以上,香蕉的出口值佔外銷的八分之一,為台灣賺取大量外匯,旗山農會與信用合作社的存款數
,曾居全省第一。據說那時蕉農拒絕旗山一分田換高雄三民區一甲地,旗山的繁榮富裕,可見一般。

 



 

相信住旗山地區的人都曾聽過,香蕉大王「盧廷」(香蕉廷)的故事。某日,「盧廷」(香蕉  廷)到農會領錢 ,由於櫃台小姐有眼不識泰山,不認識這位大蕉農,服 務怠慢了一下就引起「盧廷」的不滿,一氣之下,一口氣提領數十萬元存款(註:若以當時來講,提領幾十萬圓,農會一時間幾乎無法籌出那些錢),一時震驚了全 農會人員。上至農會總幹事,下至職員紛紛上前向「盧廷」道歉賠不是,趕緊端茶招待他到總幹事室休息,才化解「盧廷」的不悅。


  
由此可知蕉農在那時候是旗山服務業的衣食父母。 
     
旗山是個典型的農業城鎮,它那純樸的農村風貌及明媚的山光水色,有利於發展旅遊事業,可結合特有的人文、歷史、地理,為旗山開創出另一個新的生命。

 

2.南投
 


       位於台灣中心位置的南投縣,是全台為一不臨海的縣市,也是台灣的心臟地帶,而過去水里鄉恰好位於南投縣出入口的要衝,因此在南投伐木的興盛年代,扮演著相 當重要的角色。雖然往日繁華落盡,當年盛況也早已不復見,但是「小台北」曾經擁有的黃金歲月,卻是水里永遠不變的歷史與文化。

     
水里鄉屬於中央山脈的丘陵地形,全區為濁水溪與水里溪貫穿,明媚的山川景致及溪流沿岸形成的地形,構成水里獨特的地理環境與景觀。水里在台灣開發史上,是屬於較晚開 發的地區,根據水里鄉志的記載,水里地區原本是台灣原住民的聚落,於清光緒三年,平地漢人陳世傳來到水里狩獵定區,才開啟了漢人遷居水里的第一步。


      
因為水里地區物產豐富,加上先民胼手胝足的開發,造就的輝煌的水里,從早期的蔗糖、日據時期電廠興建至光復後木業的發展、香蕉的盛產外銷,連帶使得車埕、集集支線的熱絡發展,那幾十年的時間,可以說是水里的黃金時期。

      
水里鄉是集集支線的終點,也是進入玉山、阿里山的起點,因此交通流量大、商品交易流通頻繁,加上電廠興建,生產香蕉、木材等重要外銷經濟作物,使得台灣各地的工人紛紛湧至,開啟了水里的黃金歲月。

   集集站因位於集集線鐵路之中心點,日據時期屬台中州新高郡,為地方行政中心。昭和八年(1933)將原車站拆除加以改建,採純檜木建材,外型極為典雅拙撲,據今已六十餘年之歷史,為目前本省僅存之少數古 老火車站。在921大地震中已經全倒,現已重新興建完成,不失原本老車站的味道成為觀光旅遊、攝影、拍照之最佳外景。

 集集最著名的,就是那奔馳七十餘載的鐵路支線集集線小火車,不但是集集最珍貴的活古蹟,
也是全省觀光火車的成功範例。集集支線火車通車初期以載運工程材料為主,不過隨後亦負擔起運輸
沿線鄉鎮的旅客、香蕉、稻米、水果和木材的功能。在昭和五年(1930)年,是臺灣香蕉外銷日本的黃
金時代,當時的中寮、水里、社寮、秀峰一帶所產的香蕉,都在集集集散,再藉由集集支線運往外地
以外銷日本。

 

3. 龜溝

  先民們以刀耕火種的方式在這塊土地上墾荒種植,養家活口繁衍後代,在所有農作物面中以香蕉種植歷史最久,面積最大。早年種植香蕉外銷日本致富的人很多,民國五.六 十年間穿著沾滿香蕉汁的蕉農,在草屯風月場中被奉為上賓,至今還有人津津樂道。當時本鄉的香蕉集貨場有福龜、龜溝、國姓、長流、三支寮、大坪、北港、北山等八個場,稱它為香蕉王國並不為過,尤其本鄉坡地生產的秋冬蕉品質好、口味佳,台中青果合作社曾以「金手指」為名,在日本行銷而大受歡迎。

    曾幾何時由於蕉農年邁後繼無人,加上黃葉病肆虐,至今尚無防治對 策。農改機構培育出不易傳染黃葉病的新北蕉,希望能取代目前種植面積 最廣的北蕉。但蕉農接受度不高,且外銷日本時由於爭取市場的外貿商彼此放話,造成日本獨愛北蕉,推廣種植新北蕉的計畫就胎死腹中了。

    最近農業改良單位又從印尼引進品種,經過研究改良定名為「玫瑰蕉」, 透過青果社等團體向蕉農推廣試種成功,據種植成功農民陳常雄表示:目前全鄉種植玫瑰蕉約有ㄧ萬株,和北蕉比較玫瑰蕉結果要比較小,尤其第ㄧ年生的產量不高,但到了第二年生每株香蕉結果可達卅 五台斤 以上。玫瑰蕉的優點是不怕黃葉病侵襲,且口味清香獨特,很受消費者喜愛,目前國內市場每公斤在50元至70元之間,試銷日本也很受歡迎,可惜貨源不足。

    這項消息無疑是ㄧ劑強心針,雖然本鄉的特產如鹿茸、枇杷、草莓、 蜜棗等,但以香蕉種植最容易,且管理也最方便,很多農民們好幾代人都在種香蕉,對這種農作物最瞭解也最有感情,如今又有對抗香蕉天敵黃葉病新品種出現,正是再造本鄉成為香蕉王國的最佳契機。希望能從目前ㄧ萬株推廣為十萬株、ㄧ百萬株,再次看到本鄉到處都是香蕉集貨場。

    南投縣政府觀光處長洪文能在主持鄉長就職典禮致詞時表示,他任職 中央觀光機構時派駐日本有年,曾介紹日本觀光團前來國姓鄉,體驗枇杷管理採收的過程,很受到歡迎。目前類似生態人文觀光旅遊很受日本觀光客喜歡!

    而日本人最喜愛的應該是香蕉。,鄰近埔里鎮推動日本人來埔里鎮「龍仕第」長期旅住,具有相當成就。我們應予借鏡,請日本人也來國姓鄉「龍仕第」在香蕉園的農舍中,觀察台灣蕉農如何種植香蕉,而很隨意的可以吃到香蕉。這種「龍仕第」長期旅住,日本人ㄧ定會趨之若鶩。

 

4. 屏東

   屏東是香蕉主要產地,全縣3000多公頃蕉園主要分佈在高樹、長治、潮州一帶,面積全台最多,可稱上「香蕉王國」;數十年
前香蕉外銷景氣興盛時,看到穿著佈滿香蕉乳汁「香蕉衣」的蕉農,大家都知道那是「大戶人家」,但隨著外銷環境式微,香蕉
產業逐漸走下坡,但有些人還是默默為香蕉事業奮鬥。

   農業處強調,香蕉經由農政單位啟動調節措施,包括收購加工及國外促銷,現在企業界大量採購,價格已有回升,縣政府持續
辦理促銷活動,包括超市及消費地,縣府也籲請鄉親多多食用營養豐富、品質最優,價格最合理的屏東香蕉,除了可以幫助蕉農
,還可保持身體健康。

   香蕉係一年生的果樹,為目前臺灣最主要經濟作物之一,亦是農作物中外銷金額最大,數量最多的 作物。香蕉為熱帶及亞熱帶 作物,臺灣地處亞熱帶地區,風土氣候均適宜香蕉的生產,因此,在臺灣各地區都可以周年生產,又因地處亞熱帶,所以所生產 出來的香 蕉糖度、風味、口感等品質,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好品質之一,除供應國內市場消費外,每年都有外銷日本市場。外銷日 本市場之旺季為每年2~6月及9~11月。但9~11月外銷香蕉的蕉源,係 自臺灣中部地區的山坡地香蕉,且為數不多。而2~6月之外 銷數量,幾占全年外銷數之90%以上,蕉源來自高屏地區及其他地區平地蕉。所以優良香蕉果園之栽 培管理、病、蟲、草害防治 、採收處理、分級包裝及檢疫作業等規範,都是以生產2~6月香蕉為主要對象。生產其他月別香蕉的作業,可以參照此規範及各 地區風 土、氣候之特性,略作調整,仍能適用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