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蘇文魁老師

 

  自古以來,台灣沿海風浪險惡以致船難頻傳,淡水位處船舶航運的要津,有許多船隻固定出入,需要導航的燈塔嘉慶元年(1796年)由民間籌資自建,在沙崙以石塊砌出一座燈塔,稱為「望高樓」,是全台最早的民營燈塔。望高樓的守樓雇工以花生油燃火,利於在黑夜時引導船隻平安入港。現在在淡水福佑宮的前殿壁上,還嵌著一塊「望高樓碑」。從碑文記載當時建塔立碑的「泉廈郊出海,戶尾街董事」來看,當時的大貿易團體「泉郊」、「廈郊」都設在艋舺,淡水這裡只是幫郊商管帳、收管貨物和隨船出海的職員來負責,由他們出資建塔,保佑出海安全。當時入港的船隻皆會至福佑宮捐獻香油錢,一方面祈求平安,一方向委請廟方代表購置照明用的油火以及支付守樓雇工的費用。

  望高樓坐落在岬的沙丘上,附近地勢皆是海灘或不及三公尺高的沙丘群,因此由望高樓的塔上瞭望時,視野廣闊,是理想的導航標的,然而,這座古老的燈塔之後因淡水開港,往來的國際船隻漸多而不敷使用

  光緒14年(1888年),清朝時劉銘傳在今日的油車口及淡水國中裡,建造兩座一高一低的西式淡水燈塔,望高樓功成身退,也因無人管理而逐漸傾倒裝用六等煤油定光燈,光力一百燭,見距九浬者為所謂的「低燈」。「高燈」則是另立於今淡水國中前之白色燈塔,光力三百燭光,見距十五浬,此燈塔戰後已廢

 

 

  光緒年間建立的燈塔是高15.8公尺高的白色方形塔,文獻記載:「在淡水海關之側,以石建之,為四角形白色,距水面三丈三尺,燈光一百燭,可遠照九海浬。」日治時期,於1926年改用電燈,到1951年改用閃光燈,每三秒一閃,光力四千燭光,見距十一浬

  光復後,1969年政府在昔日低燈之址重建目前所見的方形鋼架鐵塔,塔高32.7公尺,主燈裝用四等交流電燈,每八秒一閃白光,光力為二萬八千燭光,見距為十七浬。主燈下方並安裝新式分弧導燈,用以指示船隻進入淡水港航道。今日航行台灣海峽的船隻,多半已裝設有衛星導航系統,但許多駕駛舢舨出海的淡水漁民們,仍會利用這個無人看守的小燈塔,為他們指引正確的航向